“下世纪中叶的地球变成水球,因温室效应而上升的水位将人类的世界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人类只能漂浮在人造岛上求生。稀缺的土壤、淡水以及仅有的陆地,成为幸存者厮杀争夺的资源……”这是1995年上映的电影《未来水世界》中的场景。在虚拟世界,人们或许觉得这只是想象。在现实空间,人类却担忧,这一幕是否会成为明天的现实。
近年来,人类与自然环境间不和谐关系日益显现,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了棘手的全球性挑战。 4月22日,第52个世界地球日如约而至,事关人类命运的领导人气候峰会也由此拉开帷幕。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峰会,并发表题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讲话。 纵览讲话全文,“共同、共生、共赢”成为高频词。习近平主席不仅阐明了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之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还勾勒出全球环境治理体系的美好蓝图,为世界携手应对挑战与威胁提振信心。 天下胜,是故合力。面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共同的挑战,各国唯有勠力同心,方可战胜困难。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提出“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就是站在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为加强全球环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为凝聚世界合力“建群”。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高举多边主义旗帜,倡导公平正义的全球环境治理。设立“中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做法,得到了回应以及充分肯定。从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到领导人气候峰会,多个国家领导人均表示,愿同中方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可以看出,世界已将合力作为全球环境治理的主旋律,“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将成为促使人类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必然选择。 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但人类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如果不正视和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的后代或许会像《未来水世界》中描述的那样,只能在人造岛上苟且偷生。“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一主张,指明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之道。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这不仅是中国的哲学思想,也彰显了中国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决心。从植树造林,到践行“垃圾分类”,再到将生态文明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将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促成为全社会的共识。而由此衍生的成果,更令世界为之感叹。截至2019年底,中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8.1%,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中国对外承诺的碳减排2020年目标提前完成。带着这样的雄心与行动,中国必定会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格局道路上为世界树立典范。 用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换取可饮用的淡水,是《未来水世界》中幸存者的生存之道。但如果幸存者都能掌握净化淡水的方法,是否就能避免杀戮、赢得更多生存空间?答案的关键在于人类是否可以摒弃隔阂,以共赢的姿态,探寻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国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绿水青山中“寻宝”。在山西右玉,林木绿化率从0.26%增至56%,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生态牧场、特色旅游鼓起村民“钱袋子”。借助电商,贵州赤水的春笋、甘肃兰州的百合、湖北秭归的脐橙走出深山、走出乡村,成为网红产品。 中国不仅走出了一条兼顾经济与生态的新路子,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益帮助。非洲的气候遥感卫星,东南亚的低碳示范区,小岛国的节能灯……在寻求气候治理共建共赢的路上,中国以坚持不懈的努力诠释了绿色发展的价值。 气候变化带给人类的挑战是现实的、严峻的、长远的。但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坚持“共同、共生、共赢”的价值观,人类必将能够应对好全球气候环境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