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谈农村饮水安全

2020-08-21  A+ A-

  新华社北京8月21日电 题:确保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水利部有关负责人谈农村饮水安全

  新华社记者胡璐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效果,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成色。当前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形势,尤其是贫困人口饮水安全状况如何?将采取哪些举措,确保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21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发布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田学斌、农村水利水电司司长陈明忠、水库移民司司长卢胜芳等回应热点问题。

  我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

  田学斌说,随着6月底前新疆伽师县、四川凉山州7个深度贫困县饮水安全工程陆续完成,按现行标准,我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已全面解决。

  据他介绍,继“十二五”末我国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之后,“十三五”期间,国家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通过全力推动,截至2020年7月底,巩固提升了2.56亿农村人口供水保障水平,其中解决了1710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

  截至2019年底,仅剩的新疆伽师县、四川凉山州约2.5万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是最后的“硬骨头”。水利部对新疆伽师县和四川省凉山州7个县开展挂牌督战,组织1000多人次长驻现场,与当地联合会战,如期攻克最后的“堡垒”。

  “至此,全国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田学斌说,八成以上的农村人口用上了自来水,水质明显改善,告别了为吃水发愁、缺水找水的历史。

  努力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陈明忠说,当前我国绝大部分农户已经供水到户,农村人口有八成以上通上了自来水,另外还有些分散供水工程,通过小水井、水窖等方式,把自来水管道通入户。

  他同时解释说,受客观条件影响,部分山区、牧区、偏远地区,暂时还不具备供水入户条件。有些农户家中或周边有自备水源或可方便获取的水源,自来水入户要交一定的材料安装费,暂时不愿意入户。

  下一步,他表示,要通过以大并小、小小联合、管网延伸等方式,扩大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规模,并做好服务提升供水质量,逐步推进自来水入户。还要向群众宣传供水入户的好处,推动改变平时的用水习惯,通过双方共同努力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高寒地区是农村供水的短板,水源不稳定,来水量比较少,冬季供水管网容易冻。陈明忠说,水利部在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时格外重视高寒地区,尽量寻找不受严寒影响的水源,如东北、西藏一些地区的井水对温度的影响相对小,对管网、水厂和水龙头也加强防冻措施。

  “要通过综合措施,包括一些防冻新技术的推广应用,防止高寒地区农村供水出现问题,保障长期有效供水。”他说。

  确保农村居民长期稳定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虽然现行标准下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贫困地区的水利基础设施条件也明显改善,但受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贫困地区还存在着供水保障水平不高、水利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备等问题。

  “我们丝毫不敢松劲懈怠。”田学斌说,下一步将紧盯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卢胜芳说,将继续实施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推进稳定水源工程建设。有条件的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和万人供水工程建设,人口分散、偏远的地区,则实施小型供水工程标准化建设,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保障,强化工程管理管护,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

  他还表示,将继续支持贫困地区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实施小型水源工程、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中型灌区节水改造等项目,不断夯实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水利基础。还要继续实施干部双向交流挂职,加大技术帮扶力度,开展“订单式”“菜单式”和“互联网+”培训,提高贫困地区的管水治水能力。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