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电 题:五星级酒店“无星级”卫生弊在监督缺位
新华社记者梁建强
用顾客用过的脏浴巾擦拭杯子,混用同一块脏抹布擦茶具、洗手台、坐便器等,从垃圾桶里捡出塑料杯盖继续给客人使用……近日,一段五星级酒店卫生乱象的视频,引发公众的关注与担忧。“无星级”卫生状况,背后是监督的缺位。
这些问题已不是首次曝光。乱象频现,且涉及多家知名酒店管理集团,再次给五星级酒店乃至整个服务行业敲响警钟。职业素养缺失的背后,是酒店培训、管理、监督环节的诸多漏洞。改善卫生状况,显然不能只寄望于服务员个人自律。
对于酒店自身,治标与治本之策必须同步推进。一方面,“行业通病”绝不能成为对顾客不负责任的“挡箭牌”,涉事酒店必须负起监督责任,倒查相关问题及责任人,并从严查处、从重处理;另一方面,酒店行业也应举一反三,完善相关监管要求,更多以制度管人,以更有力的约束措施守护好“卫生底线”。
扭转片面逐利、畸形压缩成本的理念,扭转片面追求重视高入住率、高周转率而降低清洁度、达标率要求的管理思维,需要刮骨疗毒的勇气,以及重典治乱的“真办法”。杯子统一回收洗消、清洁人员带记录仪上岗……事实上,将监管从制度走向落实,并非没有可行的方式。
除了酒店行业自身的监管之外,相关政府部门也应更加重视事前监管工作。对照《旅店业卫生标准》《旅业客房杯具洗消操作规程》以及《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卫生监督部门需要更多开展定期检查及不定期抽查等工作。同时,也应探索引入公众监督、第三方监督,并进一步加大对于违规违法酒店的公开曝光力度。
事后监管方面,相关部门的处理不能只是“罚酒三杯”,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等处罚方式,不能停留在文件之中,必要时也应降星或者摘星以示惩戒。
让妄为者不敢肆意而为,让被罚者更有“痛感”,需要多出实招和重拳。这考验着酒店行业的诚意与决心,也考验着相关部门的行动力与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