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北京通州故城遗址入选

2017-04-12  A+ A-

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新闻发布会现场 (人民网邹菁 摄)

人民网北京4月12日电(邹菁 汤诗瑶)2016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今日在京揭晓。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北京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入选。

1.宁夏青铜峡鸽子山遗址

发掘单位: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青铜峡市文物管理所

项目负责人:彭菲

简介:宁夏鸽子山遗址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的荒漠中,出土了数件直径不超过2mm的鸵鸟蛋皮装饰品,这是迄今同时代发现最小的同类型遗物,革新了我们对万年前人类认知水平和复杂技术能力的认识。

意义:首次在西北沙漠边缘地区建立了距今约1.2万年-5千年,即晚更新世末期-全新世早中期的文化演化序列。在鸽子山遗址发现了原地埋藏的磨盘,磨棒和典型的两面器与尖状器,明确了这类具有重要文化特征的遗物的时代属性。

2.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洞穴遗址

发掘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

项目负责人:陈星灿

简介:贵州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是一处保存状况较好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洞穴遗址。经过持续五年的调查和发掘,专家判断这里最早距今一万五千年,最迟已进入春秋战国时期,首次在黔中地区建立了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年代序列。

意义:牛坡洞遗址的发掘与研究,对于认识贵州地区史前文化特征和内涵,构建该地区史前文化,特别是洞穴遗址考古学文化的基本框架和序列,确立贵州在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探讨整个黔中地区的洞穴遗址、贵州史前史、云贵高原地区的旧新石器时代过渡、史前人类行为模式、人类体质、古代环境及其变迁和人与环境间的互动关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 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

发掘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天门市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孟华平

简介:湖北天门石家河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发现面积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等级最高的史前聚落群。2014-2016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该遗址核心区域进行勘探并发掘其中的印信台、谭家岭、三房湾等遗址,取得一批新成果。

意义:新发现的谭家岭古城城垣内总面积17万平方米。其年代不晚于屈家岭文化早期,是同时期我国发现规模最大的史前城址,也是石家河古城形成的重要基础。印信台遗址揭示的人工堆筑的大型台基、沿台基边缘分布的瓮棺类遗存、台基之间填埋大量的排列有序、相互套接的套缸堆积等显示,这里是石家河文化晚期多次进行祭祀活动的特殊场所,也是长江中游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史前祭祀场所。三房湾遗址揭示的陶窑、黄土堆积、黄土坑、洗泥池、蓄水缸以及数以万计的红陶杯残件,具有典型的制陶作坊特征,是一处石家河文化晚期至后石家河文化时期以烧制红陶杯为主的专业窑场,丰富了石家河古城功能分区的内容。谭家岭遗址新发现的神人头像、双人连体头像玉玦、虎座双鹰玉饰等一批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的玉器,技术精湛,其普遍使用的圆雕、透雕、减地阳刻等工艺代表了史前中国玉器加工工艺的最高水平。

4. 福建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

发掘单位:福建博物院 泉州市博物馆 永春县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羊泽林

简介:永春苦寨坑原始青瓷窑址位于泉州市永春县介福乡紫美村西南面“苦寨坑”的一座山坡上。窑址分布范围约1500平方米,于2015年12月发现, 2016年1月进行试掘,确定内涵后,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6年11~12月,福建博物院联合泉州市博物馆、永春县博物馆再次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约350平方米。共发现9条龙窑遗迹,均依山而建,沿着山坡向上掏挖洞穴而成,分布密集。

意义:苦寨坑窑址是我国目前已知烧造最早原始青瓷的窑址,与浙江地区夏商时期的原始青瓷窑址相比,两者无论是窑业技术,还是产品,均有较大差别,应属两个窑业技术系统。因此,苦寨坑窑址对探讨我国原始青瓷与印纹硬陶的关系以及瓷器起源有着重要意义。

5.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

发掘单位: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中国国家博物馆 宝鸡市考古研究所 凤翔县文物旅游局 凤翔县博物馆 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田亚岐 

简介:位于秦都雍城郊外的雍山血池遗址,面积达470万平方米。近年随着持续考古工作逐步确认出该遗址系首次发现由坛、壝、场、道路、建筑、祭祀坑等各类遗迹组合而成的“畤”文化遗存。这是与古文献记载吻合、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性质明确、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秦汉时期国家大型祭祀遗址。

意义:此次考古发现以实际文化内涵印证了秦汉时期国家在这里曾举行最高祭天礼仪的历史一幕,填充了既往在雍城遗址布局中唯缺郊外以畤祭天相关遗存的空白。

6.北京通州汉代路县故城遗址

发掘单位: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通州区文化委员会

项目负责人:孙勐

简介:为配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2016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通州区潞城镇开展了大规模考古工作,勘探122万平方米,发掘4万余平方米,发现汉代路县故城城址及其周边的墓葬群。汉代路县故城位于潞城镇古城村。该城址平面呈近似方形,总面积约35万平方米。

意义:汉代路县故城城址保存较为完整,将会填补汉代县级城址考古的学术空白。以路县故城城址为中心呈环状分布的墓葬,时间延续性强,是综合研究该城址的重要资料。2017年1月9日,北京市政府正式批准对汉代路县故城城址进行原址保护,建立遗址公园和博物馆,这将极大地推动北京乃至全国考古和文物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

7.浙江慈溪上林湖后司岙唐五代秘色瓷窑址

发掘单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慈溪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项目负责人:沈岳明 郑建明 

简介:后司岙位于上林湖越窑遗址最核心区域,通过这次发掘,首次确认了晚唐五代时期秘色瓷的基本面貌,首次确认秘色瓷的生产工艺与兴盛过程。

意义:后司岙是晚唐五代时期烧造宫廷用瓷的主要窑场,代表了这一时期的最高制瓷水平,其开创的以天青色为特征的秘色瓷产品,不仅是制瓷史上的一大飞跃,同时成了此后高等级青瓷的代名词,影响到后代包括汝窑、南宋官窑、龙泉窑、高丽青瓷等一大批名窑生产与整个社会的审美取向。

8.上海青浦青龙镇遗址

发掘单位:上海博物馆

项目负责人:陈杰

简介:青龙镇位于今上海市青浦区白鹤镇,为上海地区最早的贸易港口。2010-2016年,上海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长期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发现了唐宋时期大量的遗迹和遗物,有隆平寺塔、房址、水井、铸造作坊等重要遗迹,基本弄清了唐宋时期青龙镇布局特征。

意义:考古证明,青龙镇是上海城镇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环,在唐宋时期市镇考古中具有典范意义。同时,这些考古发现与文献相印证,确证了青龙镇是上海最早的对外贸易港口,为海上丝绸之路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9.山西河津固镇宋金瓷窑址

发掘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河津市文物局

项目负责人:王晓毅

简介:固镇瓷窑址位于河津市樊村镇固镇村遮马峪北、东岸台地上。出土的北宋细白瓷,胎体致密度高,釉面莹润光匀,可媲美邢定白瓷;出土的金代瓷枕,在造型和装饰上均独树一帜。据统计,全国宋金瓷枕中达到珍贵文物级别的有1786件,其中有168件为河津窑产品,比例约占9%,国外亦有多个博物馆将其视为艺术品珍藏,固镇窑址的发掘明确了此类瓷枕的烧造窑场。

意义:此次固镇窑址的发掘及重要发现,是山西乃至全国陶瓷考古的一次重要突破。发现的四组制瓷作坊及瓷窑炉,填补了山西地区无相关制瓷遗迹的空白,从原料制备到装烧成器的整个制瓷产业链保存相对完整,为研究北方地区古代制瓷工艺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10.湖南桂阳桐木岭矿冶遗址

发掘单位: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桂阳县文物管理所

项目负责人:莫林恒

简介:桐木岭遗址位于桂阳县仁义镇大坊村和浩塘镇桐木岭村交界处,遗址面积约11万平方米。遗址中心的山体平台上,呈“品”字形分布三个大的功能单元,一个用于焙烧,两个是冶炼用的。中国是最早掌握炼锌技术的国家之一,本次发现的炼锌遗存代表当时最先进的炼锌技术。

意义:发掘出土的多个成排圆形焙烧炉填补了我国炼锌技术史研究的一项空白,槽形冶炼炉是国内迄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炼锌炉遗存,对于完整复原古代炼锌术将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对研究我国古代炼锌技术的起源、发展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