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马拉松春运日” 是市场需求还是盲目跟风

2018-04-17  A+ A-
  刚刚过去的周日,全国各地举行了40多场马拉松赛,超过26万人次站上赛道

  前天,被不少马拉松爱好者戏称为“中国马拉松春运日”。据不完全统计,当天全国至少有40多场包括马拉松、越野、健身等各类路跑赛事举行,超过26万人次站上赛道。

  业内人士分析,路跑赛事扎堆在同一天举办,存在一定偶然性,但也确实是如今中国“跑步热”“路跑赛事热”的一个缩影。马拉松热,究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还是主办方盲目跟风导致赛事撞车?“马拉松春运日”背后,需要一些冷思考。

  4月是最适合跑步的季节

  马拉松是开放式赛事,比赛依仗天时,大多数节假日不能选,气温过低过高都不适宜,多雨多雪时节也不宜办。进入4月,大江南北气候舒适,赛事也就多了。

  “两个训练营的学员,有一半加入‘春运大军’。我打听下来,其他较大规模的跑团和训练营,情况都差不多。”在上海带教两个马拉松训练营的教练李昀,学生加起来共有500多人。他表示,自己的很多学员在上周五分别前去参加武汉马拉松、北京半程马拉松、桐庐国际半程马拉松、丽水半程马拉松等路跑赛事。李昀笑谈:“这种情况确实很少见,看他们奔赴全国各地,确实有点春运的感觉。”

  上海体育学院副教授陈国强,是一名有着20多年跑龄的资深跑友。“这种情况是许多情况叠加所致,并不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他认为,4月15日出现赛事井喷,偶然中也有必然,“前一周是清明小长假,再过两周是五一小长假,所以比赛都集中在这两个星期了。另外,进入4月,大江南北进入最适合跑步的季节,赛事当然多!”他说,马拉松是开放式赛事,比赛依仗天时,赛事时间分布不均是常态。“大多数节假日不能选,气温过低过高都不适宜,多雨多雪时节也不宜办。”

  浙江省马拉松及路跑协会会长龙江说,4月15日浙江省内有8场大规模跑步赛事,“时间撞车”是情不得已,“浙江3月太冷,5月雨水多,6月天又太热,下半年最适合的9月、10月份国内各种大赛都已扎堆,很多马拉松只能选择4月。”

  90%的赛事勉强完成报名

  一些影响力不大、水平不高的马拉松赛事,却面临没人报名的尴尬,这会导致办赛的物料、保障等资源的浪费。如果组织没有经验的学生撑场面,存在安全风险。

  在对“马拉松春运日”的各种评论里,有这样一句话频次特别高——跑友不够用了。

  这两年,中国跑者面临“到底该去哪儿跑”的艰难选择。“一天40多场比赛,至少有三四场对我有吸引力,选哪个真的很头疼。”复旦大学学生跑者小胡说,马拉松赛事膨胀就是这两年的事。2017年,中国各类规模马拉松赛事场次达1102场,2016年为328场,2011年注册赛事仅为22场,7年间赛事总量翻了50倍。赛事数量增加,赛事扎堆成为必然。

  以2017年为例,1102场路跑赛事,即使全年52周都有比赛,那每周也有20场比赛,即使安排在周六、周日两天,一天也有10场比赛。进入2018年,仍有不少城市首次举办马拉松赛事,赛事数量还在增加,撞车现象更为普遍。

  打“飞的”参加武汉马拉松的上海白领刘恺说,明明赛事数量越来越多,可一些知名赛事的中签率却越来越低,中签难度在提高,“像之前的上海半马、无锡马拉松,我都没有中。”上海国际马拉松这几年全程项目的中签率,基本在三成左右。北京马拉松、厦门马拉松、南京马拉松等,中签率和上马类似。

  而一些影响力不大、水平不高的马拉松赛事,却面临没人报名的尴尬。陈国强说,“我去年参加了一个省会城市的马拉松赛,全程马拉松8000人的赛事规模,实际号码簿编号3000人不到。省会城市尚且如此,其他一些中小城市的情况应该差不多,这确实会导致赛事资源的浪费。”据了解,去年4月的天津全运会马拉松首次设立5000个名额的群众组全程马拉松,最终报名参赛人数也只有八成。

  “现在国内真正报名火爆到需要抽签的比赛其实不多,90%的赛事就是勉强完成报名,或是报名不足。”陈国强通过不完全统计得到这样一个数据。“浪费,只是浪费了马拉松赛事办赛的物料、保障等资源,但更可怕的是一些安全隐患。我知道有些比赛因为参赛者不够,组织没有马拉松经验的学生参赛撑场面,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

  “路跑虚热”不必简单打压

  有一些地方因为一味追求马拉松的放大效应,让马拉松运动承受巨大压力。所有的赛事都有一个成长过程,有没有人参加,能否成功自我造血,市场自然会给出答案。

  一家马拉松运营公司的负责人说,名额报不满是目前许多中小城市马拉松共同的问题,每次报名开始后,邀请跑团参赛就成为他们这些公司的头等大事。同样,尽管许多企业青睐马拉松,但他们看中的往往是热门赛事,中小城市马拉松拉赞助商多数还得求助于政府部门。据悉,即便人气不足,地方政府还是愿意举全部资源,去扶持路跑赛事。

  个中的原因不难理解。一方面,政府确实看到跑步的人数呈增长趋势,人民群众锻炼身体、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意识在增强。此外,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地方政府,希望能把路跑作为一张“体育+旅游”的城市名片,让城市形象通过马拉松展示,打响当地旅游资源品牌,吸引更多客流,增加旅游消费等。

  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因为一味追求马拉松的放大效益,让马拉松运动承受巨大压力。一位体育运营公司的负责人曾公开倒苦水:“刚办一两年的马拉松就想创金牌、银牌赛事,哪这么容易?”该公司一年运营近10余项马拉松赛事,其中不少是县级城市马拉松,这些主办城市的野心很大,办赛伊始就提出“三年银牌”“五年金牌”的宏伟计划。而赛事等级评定对参赛人数、参赛标准甚至参赛成绩等都有严格要求,为了达到这些要求,运营赛事的公司只能花钱邀请重点选手参赛。

  4月15日的众多路跑赛事虽然冠以“国际”头衔,但难有“国际”之实:不仅参赛外国选手很少,就连外省市选手比例也很小。从实际效果看,这样的马拉松对宣传城市品牌、拉动经济效益的直接作用并不太明显。不过,这或许也是中国马拉松发展过程的必然阶段。

  原国家中长跑队主教练李国强认为,即便如今还有不少“初生赛事”在各方面都不是特别成熟,但不应该就此打压,“所有的赛事都有一个成长过程,有没有人参加,能否成功自我造血,市场自然会给出答案,毕竟政府也不会一直为一个碌碌无为、无人问津的赛事埋单。”

  现在缺乏的是品牌赛事

  马拉松不应该一味追求规模。赛事还是要把口碑做好,把赛事的趣味性做好,才能有所收获。无论从地方政府、赞助商还是跑者来说,优质赛事才是有价值的东西。

  中国的路跑时代已进入一个新纪元——不再是“我要办什么样的赛事”,而是主办方要以需求为导向办赛,“跑者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赛事”。

  拿上海来说,过去几年规模化的路跑赛事不断出现,实现距离、内容、人群细分等全覆盖。相比几乎翻倍增长的赛事数量,跑步人群数量扩大并不明显。尽管所有赛事都在宣称“报名火爆”,但乏人问津的赛事也不少。上海是全国马拉松圈内外公认的“大市场”,照样碰到赛事供大于求的问题。

  悦跑圈联合创始人兼CEO梁锋有自己的看法,“马拉松并不应该一味追求规模。我们现在缺乏一些品牌赛事,其实马拉松赛的细分是很多的,有竞速比赛、有越野赛、有集体赛,也可以设计一些有本土文化内涵的、有特殊主体的比赛,而不是全都单纯让多少万人参赛、有多少特邀选手参赛。我认为还是应该先把跑步本身做得更有趣,通过跑者、跑者圈子进行更有效的传播,这才是有价值的。展示城市形象,电视直播并不是唯一的方式,赛事还是要把口碑做好,把赛事口碑传播做好,把赛事的趣味性做好,才能有所收获。无论从地方政府、赞助商还是跑者来说,优质赛事才是有价值的东西。”

  市场也在验证他的这一观点。在上海,上马系列赛、高校百英里等赛事,受到跑者和市场青睐。动用较少社会公共资源,始终控制在较小的参赛规模,保证赛事品质——这样小而美的比赛,没法面面俱到,但力求在一个方面做到最精致、最专业。这些比赛,不是盲目召集跑者,而是因地制宜做精一个领域、一个圈子,切口小而准。拿高校百英里比赛来说,“母校情结+接力长跑”形成神奇的化学反应,“高百”被许多跑者称为“中国最有情怀的竞技比赛”。

  中央财经大学体育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闵捷认为,报名热度的“贫富差距”,也折射出目前我国马拉松赛事数量短期内增速过快的“后遗症”,问题并不是出在“数量多”,而是质量不够。只有高质量的比赛和高质量的跑步人群,才能真正将马拉松产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最大化。

  今年初发布的 《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显示,到2020年,我国的马拉松运动产业规模将达1200亿元,800人以上规模的全国马拉松赛事场次有望达到1900场,中国田径协会认证赛事将达350场,各类路跑赛事参赛人数将超1000万人次。马拉松跑友参与比赛,“配速”是取胜关键,时刻要按自己的实力跑出最适合自己的速度。各地举办马拉松赛事,同样要讲究“配速”:只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以质量带数量,才能将马拉松这把火烧热烧旺。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