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南宫黄韭盆景“栽”出好风景

2019-02-09  A+ A-
原标题:【新春走基层】南宫黄韭盆景“栽”出好风景
  从热销年货看供给侧改革⑧

  用创意提升种植方法 用创新丰富营销方式

  南宫黄韭盆景“栽”出好风景

  在华盈合作社直销店,长势旺盛的黄韭盆景主要是做样品,销售主力还是装箱的未发芽长方盒式盆景。 通讯员陈雷摄

  1月28日,腊月廿三。南宫市华盈蔬菜专业合作社的直销店里人来人往。“都是来买黄韭盆景的,既能摆着看,又能做着吃,一举两得。”合作社负责人曹志强说,春节前他们已经卖出近两万件黄韭盆景。

  小关庄村北侧的南宫市黄韭种植示范基地内,一排排现代化的温棚整齐排列。在一间温棚前,华盈合作社营销主管关宏君正忙着将一件件黄韭盆景装车。温棚外露天码放着上千件家用洗手池大小的盆景,里面的韭菜根尚未发芽,而温棚内则密集摆放着上百件已经吐绿的盆景,“这是给一些愿意直接看到长势或早点吃上黄韭的客户准备的。”

  关宏君说,前两天,他刚和北京一家蔬果连锁超市签约,送去了一批鲜黄韭和刚出苗的黄韭盆景。“我们今年准备多参加各地的农业博览会并加强合作洽谈,早点拿下更多的订单。”

  南宫市种植黄韭始于明清时期。2017年,“南宫黄韭”成功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地道的南宫黄韭种起来并不容易。”曹志强介绍,每年五一前后种下青韭一直不能割,等着入冬韭叶枯黄后,再把养好的韭菜根挖出来栽到温棚里,收获期集中在春节前后的两三个月。而从温棚收割的新鲜黄韭不易储存和运输,因此只能就近销售。

  几年前,有人想出了将韭菜根栽植到盆中的主意,大家一试还真可行,于是逐渐完善为集食用和观赏于一体的黄韭盆景,在市场上大受欢迎。韭菜根需求的大幅增加,一下子拉动了韭菜种植,南宫的韭菜种植规模很快扩大到近万亩。借助快捷的物流,如今每年约有上百万盆黄韭盆景销往全国各地。

  润农粮棉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去年培育了200多亩韭菜根,出产的近6万盆盆景已经销售一空。2013年合作社成立以来,专门从事黄韭盆景经营,注册了爱鲜乐品牌,通过了无公害认证,今年的目标是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卖得好要归功于我们从销售渠道到营销方式都顺应了市场的变化。”合作社负责人朱国荣介绍,他们的产品主要销往京津和东北、新疆、山西等地,一盆连土带韭菜根重十几斤的盆景,平均售价近百元,养一个多月能收3茬近十斤黄韭。“除了网上销售,我们还开发了企业团购和礼品定制订单,有一家大企业一次就订购了四千多盆。”

  “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黄韭盆景比青韭和黄韭更让人放心。”说起黄韭盆景的俏销,南宫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王立峰认为,消费者亲眼看着盆中的黄韭一天天长大,自然不用担心农药残留问题。不过他也担心,随着本地和周边地区种植户的激增,会有人钻消费者不了解黄韭特性的空子以次充好。

  “南宫的黄韭不等于‘南宫黄韭’。”王立峰说,为了保证质量,南宫市支持龙头企业加大品牌建设和宣传推广力度,从去年开始搭建黄韭品牌可追溯体系,免费为质量可靠的规模企业发放黄韭正品的二维码标签,让消费者通过扫码即可辨别真伪。同时,积极引导鼓励散户加入合作社实施标准化生产,共同经营和维护好“南宫黄韭”这一公用品牌。(记者闫立军、王永晨)

  【记者手记】

  解决痛点 找到卖点

  短短几年,“南宫黄韭”从困于一隅到卖向全国,并成功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命名,黄韭盆景功不可没。它解决了新鲜收割的“南宫黄韭”怕冷又怕热这一“痛点”,将黄韭的辐射空间从两三百公里拓展到几千公里,将市场份额从零做到了数千万元级别。

  “黄韭盆景是个含金量很高的点子,提高了供给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迎合了人们绿色鲜食的需求。”南宫市农业农村局专业技术人员温晓涵认为,去年底开始有些人感慨黄韭盆景市场不好做,恰恰是因为眼光局限在本地和周边。而黄韭盆景做得比较成功的企业则已走上了质量和品牌路线,附以多种宣传推介手段有效拓展了外地市场。因此,在做好“南宫黄韭”公用品牌的基础上,企业需要做优做强自有品牌,进一步加强营销精准开发市场对接需求,让更多人了解这一产品,共同把市场做大。(王永晨)

 
 
(责编:陈思危、史建中)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