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校园立起朗读亭颇受追捧 朗读者络绎不绝

2017-03-14  A+ A-
原标题:朗读亭里,遇见更好的自己

  ▲朗读亭在清华校园内颇受追捧,朗读者络绎不绝。

   朗读亭内设有一套专业的录音设备和一个摄像头,每位朗读者进门后对着麦克风就可以开始朗读自己心目中的好文章。

  本报记者 吴镝摄

  本报记者 路艳霞

  昨天,清华大学蒙民伟音乐厅前,总有人从一个小亭子里进进出出。这个有着复古风格的小亭子,正是央视《朗读者》栏目组设置的“朗读亭”,不论你是谁,只要你愿意,都可以在亭子里待上几分钟,朗诵点儿什么。

  亭子间不大,设置有麦克风、简易录音设备等。按照提示,每位朗读者可读5分钟以内的内容。朗读一开始,周围一下子就变得静谧,只有自己的声音和空气在交融,世界变得单纯起来。走出小亭子,朗读者总会合拢手中书,蓝天下,淡淡的笑从脸上泛起。

  准妈妈将母爱念给孩子

  通过一段朗读,纪念一段崭新生活的开始,不少人不约而同做出了如此选择。

  “念这本书,是为了纪念我即将逝去的青春。”清华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王时从朗读亭走出来,手里拿着自己从小就喜欢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他读了书中的一段:16岁的中学生霍尔顿·考尔菲德被学校开除后,和妹妹一起坐旋转木马,突下倾盆大雨……王时不久前在国企找到了一份工作,他说,当面对户口、柴米油盐这些现实问题时,昔日的梦想被抛在了后面,他终于明白,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好在他没有沮丧,“我想把这本书献给未来的自己,希望自己将来就像霍尔顿一样敢于坚持做自己,敢爱敢恨。”

  清华大学女教师葛女士抚摸着自己高高隆起的腹部,幸福地笑了,“我念了席慕蓉的诗《爱的絮语》,送给我未出生的孩子。我想在孩子出生前,给孩子一份礼物。”葛女士说,孩子的预产期在本月底,就在她刚刚读诗的时候,小家伙还在腹中踢了好几脚。为孩子读诗,葛女士更包含了一种美好期许,“希望孩子将来喜爱读书,做更好的自己。”

  “年轻,并非人生旅程的一段时光,也并非粉颊红唇和体魄的矫健……”清华大学图书馆馆员杨红梅念的是塞缪尔·厄尔曼的散文《年轻》。再过一年多,她就要退休了,她想用一段朗诵纪念新生活的开始,“以积极的心态过好以后的生活,接下来的日子,我不是耗尽生命,而是燃烧生命。”

  读一段《背影》感念父亲

  通过一段朗读,感恩自己的父母,感恩曾经遇到的美好,有些朗读者专注讲述自己的过往。

  “我的父亲也是胖胖的,他也给我送过水果。”航空材料研究院的崔晓黎原本是来开会,一见朗读亭就停了下来。她朗读了朱自清的散文《背影》,她说这篇文章朴素得让她流泪,也让她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崔晓黎在北京上研究生的时候,远在外地的父亲赶来看她,买了香蕉、苹果,“我说,你怎么买那么多水果。我爸说,这不是给你吃的,是给你的同学吃的。”往事如烟,如今父亲已是75岁的老人,而她也从一个年轻女孩变成了45岁的母亲。

  今年28岁的庞广威来自广西,在万圣书园库房上班。他说,自己刚站在麦克风前,紧张感让他念得有点儿结巴,但他很快就稳住了,顺畅地朗读完了自己写的诗歌《大地上的漂泊者》——“走在三百年前的石板路上,你为所有人唠叨这里的美食……”这首诗是去年庞广威去扬州时写的,从2010年至今,他已写了上百首诗歌了,但一直没有勇气投稿。在北京这七年,庞广威改变了很多,他会利用闲暇时间旁听北大中文系教授陈平原、曹文轩讲课,还会到英语系旁听《实用英语词汇学》,他感谢这些老师,“他们欢迎我去旁听。”对庞广威来说,今天的朗诵是个伟大的跨越,要知道他刚来北京时,因为口音重,没人听懂他讲话,他也一度变得沉默。

  远行游子以朗诵激励自己

  阳光下,更多的年轻学子,通过朗读来给自己打气。

  19岁的李昊念完了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作为清华大学国际预科的学生,再过几个月,他就要去英国曼彻斯特上学了,“我们都是中华民族的儿女,我选择这篇文章来朗读,是为了增加自己的民族荣誉感。”李昊说,他在完成英国的学习后将回到祖国,报效国家。金融专业学生张叶青选择了朱自清的《匆匆》,她感叹时间过得真快,“念这篇文章,是对自己的督促和提醒。”

  北京、上海、杭州、西安、广州,4个朗读亭在多座城市流动。据清华大学研究生会负责人介绍,从上周五至本周五,朗读亭将在清华大学停留一周,截至目前已有朗读者300余人。对他们来说,朗读什么不重要,因为读书,而遇见最好的自己,才更重要。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