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扫黄打非”部门打出护苗组合拳迎“六一”

2017-05-31  A+ A-
  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记者 王佳宁)记者今日从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获悉,在“护苗2017”专项行动中,全国“扫黄打非”部门精心设计方案,周密部署安排,强化市场清查、案件查办、宣传教育等工作措施,坚持“打防并举”原则,突出整治校园周边文化市场和净化未成年人上网环境两项重点,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绿书签2017”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打出了一套“护苗”组合拳,努力为“六一”国际儿童节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

  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全面清查市场

  从春季开学前后至4月,各地“扫黄打非”办公室协调教育、文化等相关部门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园周边书店、文化用品商店、电子产品维修店等开展市场检查,大力取缔无证销售出版物的游商摊点,坚决收缴含有淫秽色情、血腥暴力、校园霸凌、自杀自残等有害内容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据统计,1至4月,全国共收缴少儿类非法有害出版物6.7万余件、盗版教材教辅73.2万余件。

  2017年5月19日,安徽淮南市田家庵区洞山街道黎明社区扫黄打非志愿者配合民警参与网吧监管,净化社区、校园周边文化环境。

  各省(区、市)在3月底前组织对辖区内中小学校园周边文化市场进行了一轮全面摸底调查,建立有关市场监管台账,确定重点监管场所并开展专项检查。湖北多地采取错时查、定期查、突击查等多种方式,全面深入摸排整治校园周边安全问题隐患,对打字复印店、书报刊店、印刷企业等进行检查4000多人次。安徽多个地市抽调执法人员成立出版物市场专项整治工作组,围绕校园周边文化环境整治、出版物源头治理、印刷复制业整治、游商地摊出版物专项检查等方面重点发力。浙江、湖南、江苏、福建、重庆等地“扫黄打非”部门广泛落实校园周边执法检查,收缴非法出版物及音像制品,对发现的问题特别是教辅类非法出版物问题大力整改。

  开展网络专项治理,严查涉未成年人案件

  各地积极开展涉未成年人网络有害信息专项整治,深入净化互联网文化环境。北京、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加强对辖区内网络文学、游戏、动漫等网站及应用的监测,特别在休息日、节假日等青少年易接触网络的重点时段,强化网络监测,清理含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有害网络出版物及信息。据统计,1至4月,全国共清理、删除淫秽色情等有害信息42万余条。

  江苏省“护苗”案件工作成果突出,从严查办了苏州“2·08”特大微信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南京“2·21”利用微信跨省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等多起涉未成年人传播网络有害信息的案件。如苏州“2·08”特大微信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多名家长举报某微信群向未成年人传播淫秽色情视频,苏州市公安机关根据线索,成立专案组大力侦办,追根溯源,于2月16日赴广东省将张某等9名犯罪嫌疑人抓获。经查,犯罪嫌疑人吴某、张某等通过微信群大量传播有害信息牟利,群内成员达十多万人,遍及全国20多个省市。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强化正面宣传教育,“绿书签”活动异彩纷呈

  4月份开始,各地全面推动“绿书签2017”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护苗进校园”,引导青少年绿色阅读、文明上网。除举办各类启动仪式,在学校张贴宣传海报,派发绿书签,组织签名、发出倡议外,各地还大力创新活动载体、形式,积极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福建南平邵武市向中小学生开展“护苗2017”专题讲座。

  江西继续组织开展“绿书签”“百场公益讲座”进学校活动。湖北、江苏、河北、四川等地结合全民阅读活动向中小学推介优秀少儿出版物、举行经典诵读。湖南、黑龙江、浙江多地组织中小学学生参与开展“护苗”少儿漫画或手抄报比赛。山西、江苏等地组织在多家电视台、高铁车厢媒体、户外大屏幕播放“护苗”公益动漫视频。安徽、天津等地将“扫黄打非”纳入开学第一课。宁夏银川市开展“扫黄打非”三字歌评比活动,“我中华,五千年。承薪火,文明传。衣食丰,读书兴。文市旺,要守法。扫除黄,打击非。保产权,示公平。盗版书,不能看。非正版,莫听传。非法报,要停办。黑印刷,连根端。亲网络,不迷恋。……”由学校老师创作的“扫黄打非”三字歌生动诠释了“扫黄打非·护苗”行动的现实意义。同时,多地“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当地新华书店开展“绿书签”购书优惠活动。

  “网络安全进课堂”活动正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成为“护苗2017”行动中的一大亮点。为了让孩子们安全上网、文明上网,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腾讯公司,针对青少年设计开发网络安全课程,将个人隐私保护、远离不良信息、防止网络诈骗等当下网络热点问题纳入课程,并结合未成年人心理发展特点,创新讲课、互动形式。截至5月31日,在各地“绿书签”活动中,“网络安全课程”已受邀走进北京、上海、广东、浙江、贵州、宁夏、陕西、甘肃、河北、湖南等省份的十余所中小学,受到师生的广泛好评。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