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首日 四川各地迎祭扫高峰

2017-04-03  A+ A-
  4月2日是清明小长假第一天,四川全省各地公墓、陵园迎来祭扫高峰。当天,四川省的24个民政部、省级祭扫观察点公墓共接待祭扫群众49万人次、祭扫社会车辆6万台次。

  今年清明,各地民政部门、各殡葬服务单位真诚服务,公安、医疗、消防、公交等相关部门同心发力、合作保畅。4个民政部祭扫观察点、20个省级祭扫观察点为方便群众祭扫,精心筹划组织开展的“思念墙”“清明诗歌朗诵”“免费赠送鲜花”“插花寄深情”等公益活动,受到祭扫群众赞扬。据统计,部、省观察点当天共接待祭扫群众49万人次,祭扫社会车辆6万台次,各公墓出动工作人员1652名,没有发生突发事件,各地祭扫井然有序。

  清明小长假期间,全省民政部门继续提倡不烧香蜡钱纸,不燃放鞭炮,部分公墓持续开展香蜡纸钱免费兑换鲜花的活动,同时招募志愿者发放生态环保祭祀宣传资料。此外,网上祭祀也渐渐兴起。

  清明节前,绿色殡葬、环保祭扫再次成为热点。今年,全省18个市捐赠的免费生态墓位(穴位)共计2449个,包括花葬、树葬、草坪葬、格位等,免费金额达3000多万元,具有四川省常住户籍、死亡后实行火葬的逝者均可申请免费生态安葬。需要注意的是,申请免费生态安葬墓位,除了提供相关证明之外,还须签订“绿色环保承诺书”,承诺拜祭亲人时,不燃烧香蜡钱纸。免费生态安葬须按照公墓要求提供相关资料,办理相关手续,社会公众可以向具体的公墓单位电话咨询。(记者 李丹)

  同步播报

  免费生态葬 何时入人心?

  现象

  广安生态墓遇冷送不出

  临近清明,到广安天福陵园扫墓的市民逐渐多了起来。然而,陵园一角,占地约100平方米的生态殡葬区却很安静。自2015年修建以来,这里18个墓穴只安葬了两位逝者。尽管民政部门和公墓管理人员极力宣传和推荐,但生态葬依然在广安“遇冷”。

  在该市岳池县、华蓥市、邻水县等区市县,生态葬推行同样困难。据介绍,2015年起,广安民政局要求建有公墓的每个区市县规划出50个生态公墓,且每年向社会捐赠6个生态墓位。几年过去,推行效果并不理想。

  广安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负责人认为,“这与传统‘入土为安’的厚葬观念有关。要推动生态墓,关键是要引领民众转变思想观念。”下一步,广安市民政部门将做好社会舆论宣传引导工作。(王林 记者 刘川 王诗侠)

  短评

  助推好风气 要有好办法

  ·临宜

  一边高喊墓地太贵“死不起”,一边又不能接受环保又廉价的生态葬,这样纠结的殡葬怪象在目前社会中普遍存在。

  究其原因,一是中国人自古以来“入土为安”“厚葬示孝”的传统观念难以转变,二是政府对生态葬法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明显不够,导致很多群众对其不了解,甚至排斥。

  冲破旧观念,助推好风气,一定要有好办法,而且注定要费一些功夫。

  笔者认为,推崇“生态葬”,首先需要相关部门进行持续不断地有力宣传和组织。建议相关部门号召和发动社会公益力量,经常性地安排和开展生态葬的宣教活动,特别是在清明节,更要以多种创意与形式,着力宣传生态葬。

  二是带动。2014年8月,四川省曾下发《关于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推动殡葬改革的带头作用,“带头火葬和生态安葬,保护生态环境。”正所谓风成于上、俗化于下。党员、干部以积极姿态践行生态安葬,也能产生示范效应。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推行生态葬不能仅仅倡导,更需着眼于机制建设,以减负和有温度的政策性激励,吸引更多群众选择。比如给予生态葬一定补贴,并对逝者及其家人从精神上给予褒奖,也可以考虑特别建立一个生态葬姓名墙,把逝者名字刻在上面,甚至配上一张照片,让亲友来祭扫,同时建立生态葬先人网站,让人们远程凭吊。

  行动

  眉山举行集体公益生态葬

  4月1日,眉山市第五届集体公益生态葬暨清明文化周启动仪式在该市彭山区牧马镇莲花公墓举行,不需逝者家属花钱,不放鞭炮、不烧纸钱,50名逝者的骨灰依次被放进深不到1米、总面积不到1平方米的墓穴里,再用土掩埋。

  今年清明节期间,眉山将在全市经营性公墓范围内开展节地生态安葬活动,并提供不少于150个免费生态葬穴位。该市殡葬场所还将开展“思念墙”“时空信箱”“丝带寄哀思”等活动,积极引导家属文明祭祀、环保祭祀。(记者 袁丽霞)

  达州推出103个生态墓穴

  今年清明节期间,达州市民政局将开展“清明节节地生态葬”公益活动,免费为达州市民提供生态墓穴103个。

  “市民可以到当地民政局或公墓免费申请,不设任何条件。”达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科负责人介绍,达州市从2014年开始开展“清明节节地生态葬”公益活动,至今已4年了;生态葬的主要方式有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不留坟头等方式。“居民的殡葬理念不是短时间能转变的,所以才会连续几年推出免费申请生态安葬方式进行引导。”(徐洋 记者 徐莉莎)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