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成都著名女作家朋友圈“晒”家信 引羡慕和感动

2017-03-15  A+ A-

 裘山山父母和他们的书信。

见字如面。在通讯方式发达的今天,短信、微信、邮件给人们带来了信息交流的方便,但手写书信的痕迹,穿越时光的价值,更加认真的态度,依然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家书、家信集也一向是被阅读的经典文学对象。比如《傅雷家书》,比如鲁迅许广平的《两地书》等等。

3月14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从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现居成都的著名女作家裘山山处获悉,她刚刚完成一部20万字的书稿,以自己在过去几十年与父母的500多封家信为核心,并加上自己的回顾和解读,书名就叫《家书》,预计在2017年年底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

朋友圈“晒”家信

引羡慕和感动

裘山山的父亲于2013年8月去世。两年后,她和家人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在一个很旧的樟木箱里,发现了满满一箱信件。“这些信件用报纸包着,细绳子捆着,上面贴着小纸条,注明了是谁的信,哪一年到哪一年。全都是父亲的笔迹。当我们看到这样满满一箱信件时,内心还是被震撼了,很感动,也很悲伤。尤其是我,自当兵后,一直没和父母在一起,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全靠写信。因此信特别多,粗略数了一下,有五百多封(510封)。”

裘山山即刻拍了几张老信件的照片,发在朋友圈,引起了很大反响。“几乎所有的朋友都被深深感动了。有的说,他的父母也为他保留了早年的信件,只是没我那么多;有的说,很遗憾自己的父母不会写信,从来没有收到过父母的信,很羡慕我;还有的说,几乎没有和父母分开过,所以没有书信往来。更多的朋友说,这些信太珍贵了,你应该整理出来,写本书。”

最终,在出版社的鼓动下,原本没有这个念头的裘山山,决定开始整理父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写给她的信。

家信藏着成长脚步

也是时代缩影

裘山山说,自己的父亲是一名铁道兵,“铁路修到哪里,他就走到哪里”。母亲是省报编辑,各有事业,两人长时间聚少离多。裘山山说,“我们这个家总是分离,分离。”最极端的时候,爸爸、妈妈、姐姐与妹妹,一家四口分在四个地方。于是,写信成了一家人非常频繁的信息、情感交谈方式。“我们的家不是在某一个地方,而是在信上,在途中……”

在整理家信的过程中,裘山山说,她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脚印,一步步,还算是踏踏实实的走来。更多的,是体味到了父母的培养教育之恩。青年时期,一直是在父母的关爱支持下成长的。同时,也一一回想起了和我一起成长的人,回想起了那些曾经爱护我,包容我的人。算是一个时代在一个小小家庭里的缩影,是漫长的生命河流的流痕。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回顾。更重要的是,我可以以此,来纪念我的父亲,感恩我的母亲。

手写信少了“很遗憾”

希望别消失太快

书信,历来是人们流露真情的方寸之地。家人之间,通过家信能够淋漓畅快地表达真切的关爱;情人之间,有时候当面无法表述的情感,通过书信就能够向对方表达出口语无法传递的细腻、动人的情感。当人们在电视上津津有味地聆听一封书信时,他们聆听的是什么?

谈到翻看当年家书的感受,裘山山对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说,自己有两点深刻的感受:“第一,幸好当年写了那么多信;第二,记忆是靠不住的,烂笔头胜过好记忆。”现在手写信越来越少了,裘山山感到“很遗憾”,“书信越来越少也是无法转变的,因为现在的交流方式太多了,也越来越方便快捷了,可能以后书信会被微信短信电话视频等等彻底代替。希望不要消失得太快。书信与电子邮件的区别,跟纸质书和电子书的区别有些相像,纸拿在手里的感觉还是不一样的,而且书信还有个更让人亲切的因素,上面的字不是印刷出来的,是写出来的。不管字好坏,都带着写信人的气息。”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张杰 实习生 侯晨曦

原标题:女作家裘山山整理 500多封与父母的“两地书”凝结成一部《家书》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