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渝全国政协委员:进一步盘活农村宅基地助农增收

2017-03-09  A+ A-
如何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国家相关部门现场办理全国政协提案——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业提质增效

本报北京电(记者 罗静雯)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要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今年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完成易地扶贫搬迁340万人。

如何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3月8日下午,全国政协就“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广辟农村增收致富门路”主题,与国家相关部门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

委员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献策

围绕如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委员们在办理协商会上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郑建邦呼吁创新农用地流转机制,盘活土地承包经营权,确保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界定农用地三权分治的权能结构,保障各项权能的实现。二是以“股田制”为主导,将农民承包地经营权折价入股,完善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三是建立土地流转风险金制度,消除承包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四是制定差别化的农业供给政策,激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落户贫困地区。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建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农民增收致富。他表示,民进中央在调研中发现,全国58.8万个行政村中,没有经营性收入的村占到一半,已成为脱贫攻坚的短板。建议中央适时出台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明确村级集体经济的地位、功能,提出扶持和发展措施。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组织支撑。尽快整合和盘活现有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业态,依托创新驱动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建议进一步盘活宅基地助农增收

住渝全国政协委员、市政协副主席李钺锋在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发言。他表示,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最重要的财产使用权,保障和提升其价值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关键之一,建议进一步完善盘活宅基地的相关政策,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李钺锋在调研时发现,当前各地的宅基地确权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宅基地确权面积存在缩水现象,有的与实际面积相差较大,意味着农民财富和农村资本也随之缩水。二是确权过程没有按照实际用途做经营性区分,比如在各地蓬勃兴起的乡村旅游中,大量农家乐占用的既有农村建设用地,也有农民宅基地,如不区分确权,将影响其交易、抵押和融资,不利于农村新业态发展。三是对农村空置宅基地处置的法规制度不够完善,直接影响农民对宅基地的处置积极性。

“进一步盘活农村宅基地,对促进土地流通利用、推进精准扶贫意义重大。”李钺锋建议,要认真总结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创新盘活宅基地的增减挂补政策。在确权中适度扩大和提升农民宅基地的财产性权益,尽快完善宅基地收回的相关法规,切实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国家相关部门积极回应委员提案和建议

在提案办理现场,中央农办、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等部门负责人先后发言,回应委员的建议。

中央农办副主任韩俊感谢委员们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他表示,委员的提案和建议对中央农办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举措、落实好各项重点任务有重要参考价值。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了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和重点任务,提出“调优产品结构、调绿生产方式、调顺产业体系”,就是要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培育农村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中央农办会充分吸纳委员的建议,并体现到下一步的政策制定和实施中。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勇表示,国家发改委将积极研究和采纳委员的建议,进一步改进工作。今年将加快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制定绿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着力培育农村产业新业态,支持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进一步明确投资重点,集中资金抓好全局性基础性战略性项目建设;努力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加大农业环境问题治理力度;深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和收购制度改革,让价格真正释放出市场供求信号。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农业部将认真办理委员提案,扎实开展精准扶贫,深化农业农村各项改革,落实好强农惠农富农工作。将以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通过补短板、增效益、提质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