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连心桥——重庆人大代表家站“提档升级”观察

2019-11-30  A+ A-
  新华社重庆11月30日电 题:架起连心桥——重庆人大代表家站“提档升级”观察

  新华社记者 周闻韬

  如何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使代表与群众心连心?近年来,重庆市三级人大通过强化人大代表履职阵地建设,将代表家站的运行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筑牢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阵地,加强对代表履职管理,助力代表主动作为、为民尽责。

  代表家站是人大代表在人代会闭会期间开展活动的重要阵地。近年来,各地大力推进代表家站建设,但代表家站的运行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有的家站布局不合理,功能定位不明晰;有的家站对代表知情知政、搭建联系平台、组织代表经常性活动等缺乏相应的制度。

  2017年以来,重庆市在多个区县陆续启动代表家站3年提升计划,仅重庆市沙坪坝区就累计投入1000余万元完成190余个家站改造,并在全区制定了代表家站提升建设的统一标准——包括家站Logo、标牌名称、代表信息等均实现标准化、规范化。

  “代表家站不片面追求面积、规格,而是依托现有条件,科学合理设置。”沙坪坝区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主任周利说,区人大鼓励各镇街结合代表地域分布和群众需求实际,将代表家站建立在高校、企业车间等贴近群众、方便代表的生产生活第一线。同时,为进一步延伸家站“触角”,区人大还在各镇街居民楼栋设立“代表信箱”近300个,让群众“少跑路”、不出家门就能将意见反映给代表。

  记者在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的一处代表之家看到,室内沙发、桌椅、书架、投影仪等物品齐全,布置简朴,看上去就像一个普通的家庭会客厅。石井坡街道党工委书记邓朝霞告诉记者,代表家站基础是“建”,关键在“用”。为便于群众主动联系代表反映民意,街道在每个家站将进驻代表的姓名、职务、照片、手机号码等信息进行统一公示。“最初我们担心代表会受到一些无端骚扰,但事实上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群众给代表打电话大部分都是来反映诉求的。”邓朝霞说。

  一个个代表家站正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前不久,沙坪坝区人大代表陈强在磁建村代表工作站接待选民时接到反映:独居老人普遍存在用餐困难,希望能关注并解决。陈强深入多个社区调研,提出了《关于支持设立社区老人餐厅的建议》,并在磁器口金蓉社区试点设立了老年食堂,解决了周边近100名老人用餐问题。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初的重庆市人代会上,沙坪坝区代表团共提出代表建议82件,其中47件属于代表在家站接待群众时收集到的问题,代表家站已经成为代表收集民意、反映民意的重要平台。

  重庆市还进一步加强了对代表履职的管理。渝中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制定区代表述职评议办法,明确代表在任期的第二年和第四年,要向对口联系社区的选民述职,由选民对代表的履职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以强化代表密切联系群众、依法为民履职的责任担当意识。

  为进一步完善代表家站建设,今年7月,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印发文件,明确将全市四级人大代表统一编组进入代表家站,并定期组织代表开展履职活动,同时针对一些具体的、有操作性的指标进行量化。

  代表家站的“提档升级”架起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连心桥,转化为更多实实在在的效果。截至目前,重庆全市共建成代表家站8971个,仅2018年,全市近6万名各级人大代表共接待人民群众79万余人次、走访人民群众179万余人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16万余条。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