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江碧水串起绿色岛链——重庆江心岛“生态留白”调查

2019-12-21  A+ A-
  新华社重庆12月21日电 题:一江碧水串起绿色岛链——重庆江心岛“生态留白”调查

  新华社记者张桂林、陶冶

  这是11月15日无人机拍摄的重庆广阳岛景象。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在690余公里长的长江重庆江段,有10多个常年露出水面的江心岛。近年来,重庆市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求,把这些江心岛作为重要“生态留白”,全面加强保护与修复,使之成为“生态岛”。

  开发叫停

  据统计,长江重庆段境内的13个江心岛有6个位于重庆主城江段。这些江心岛,有的是珍稀动植物生长地,有的存留着大量历史人文遗迹。但前些年,不少江心岛成为商业开发的“香饽饽”。近年,重庆市全面叫停江心岛商业性开发,将其列为重要“生态留白”。

  位于重庆主城南岸区江段的广阳岛,枯水期面积约10平方公里,是长江上游第一大岛,岛上山水林田湖草资源丰富,拥有植物383种,鸟、兽、虫、鱼等动物近300种,其中不乏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岛上还有4000多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迹。

  此前,广阳岛规划了不少房地产开发项目,最大规划量一度超过300万平方米。2017年,重庆市坚决取消广阳岛房地产开发,调整规划,打造生态绿岛。如今,每到春天,岛上成片的油菜花田,迎来大批重庆市民和各地游客。

  前几年,巴南区江段的木洞中坝岛和桃花岛分别也规划了商业旅游项目和房地产项目,桃花岛已经完成征地拆迁。去年,根据市里统一要求,区里对江心岛规划全面调整,房地产项目取消,按留白方式进行管控,停止新增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供应,停止农地流转,已流转的农地禁止非农化。

  这是11月15日无人机拍摄的重庆广阳岛景象。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修复先行

  叫停“大开发”后,在新的生态保护利用规划出台前,重庆各江心岛所在区县都从生态修复入手,强化江心岛自然资源监管,不让其生态功能继续恶化。

  记者近日登上广阳岛了解到,一期投资约10亿元的岛内生态修复工程已经启动。重庆广阳岛绿色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王岳介绍,广阳岛正积极规划实施“护山、理水、营林、疏田、清湖、丰草”6大修复工程,力争将岛内植物恢复到430种以上,为更多动物提供栖息地,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

  在长江入渝第一岛的江津石蟆中坝岛,尽管是寒冬时节,仍然是一派原生态的田园风光,岛岸翠竹环绕,上千亩甘蔗林即将成熟。

  石蟆镇镇长聂剑峰介绍,岛上有两个村民小组,居民长期以传统耕种为主,这两年随着乡村游兴起,开办了四五个小型农家乐。从去年开始,根据上级要求对岛上建设全面冻结,同时严格监管破坏生态的行为。

  “这座岛位于珍稀鱼类保护区,鱼类资源丰富,砂卵石富集,前几年村民捕鱼、采砂现象较多。去年底全面禁捕,全镇44条渔船转产上岸。流动挖沙船也全部被打掉。”聂剑峰说。

  在巴南区木洞中坝岛,木洞镇党委书记万耀东告诉记者,每到春天,岛四周上千亩草甸郁郁葱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踏青。为防止上岛市民破坏环境,岛上安装了多处摄像头,组织起村民志愿巡护队。针对岛上还有部分农户进行蔬菜种植,当地政府强化面源污染治理,实施农药、化肥减量行动,并已安排农业生产逐步从岛上退出。

  这是11月15日无人机拍摄的重庆广阳岛景象。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构筑绿色

  目前,重庆已启动编制《主城区江心绿岛保护利用规划实施方案》,将在加强管控的基础上,着力摸清各个江心岛的自然、人文本底和建设情况,坚持生态修复先行,运用生态方法、系统思维实行以自然维育为主的生态恢复,保护好生物多样性,突出绿色展示功能,构筑长江生态岛链。

  其中,将以广阳岛作为示范,按照“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的规划和功能定位,将广阳岛连同周边168平方公里范围建设成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区,努力探索出一条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

  王岳介绍说,广阳岛将从规划立法、保护方式创新、支撑政策配套等方面,全方位探索推进“大保护”工作的方法和制度体系,最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岛”保护利用模式。

  王岳等基层干部建议,为进一步高质量、可持续保护好江心岛,还须拓展生态修复投资渠道,创新绿色发展投融资机制;同时做好江心岛协同保护、差异化利用。

  这是11月15日无人机拍摄的重庆广阳岛景象。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