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北角脱贫纪实

2020-04-18  A+ A-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红村党员张福顺将大红灯笼挂在自己的家庭旅馆房檐上(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新华社哈尔滨4月18日电 题:中国东北角脱贫纪实

  新华社记者

  1月17日拍摄的夕阳下的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鄂族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张涛 摄)

  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鄂族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磊在查看脱贫档案(1月16日摄)。新华社发(张涛 摄)

  这里是中国东北的东北角。

  曾经,原始、荒凉与贫穷如魔咒般纠缠、禁锢着这片旷远苍茫的大地。

  今天,一群顽强、乐观、奉献的勇士,誓与贫困搏斗,书写壮丽史诗。

  2020年,中国吹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号角。“中国东极”迎来“全面小康”的新曙光,“中国北极”在脱贫攻坚中找到了“北”,“高寒禁区”里的鄂伦春人告别苦寒大步迈向小康。

  春已至,贫正去。随着黑龙江省宣布贫困县全部“摘帽”,中国东北角脱贫攻坚取得了关键性胜利。

  “中国东极”迎来“全面小康”新曙光

  黑龙江省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鄂族村驻村第一书记张磊在春节前走访慰问脱贫户(1月16日摄)。新华社发(张涛 摄)

  当新年阳光照射“东极”黑龙江省抚远市的大地,这里已甩掉贫困“旧帽”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光景。

  清晨5点,70岁大娘屈晶开启新一天劳作,烧水起灶,赶制粉皮。水汽升腾中,日子的热乎劲儿,让人忘记了屋外还是乍暖还寒。“现在一天能做50来张粉皮,往超市里送。”她说。

  患病老伴给家庭带来的贫困,曾让屈晶丧失了天伦之乐。她十几年如一日,笑对日子的艰难。

  无论多难,屈晶都没向命运低过头。她起早贪黑,推自行车送粉皮,腿落下了病根,如今稍微多走些路,就得吃去痛片。

  随着脱贫攻坚好政策照亮“东极”,屈晶迎来幸福曙光。从住房、医疗到发展边贸、光伏发电等产业,抚远的脱贫政策让她看到希望,干劲儿更足。

  “比以前强天地啊。”柴火正旺,暖意融融,住在崭新彩钢房内的屈晶在灶旁娓娓道来,她去年收入了24513元,这有她做粉皮、种小菜园的收获,还有公益性岗位和享受国家、地方好政策的补助。

  每一分钱,她都记得仔细,花得精细。腊月里赶集,屈晶一口气买了猪前槽肉、猪手和5斤牛肉,“过年了,孩子想吃牛肉。”屈晶说,只要还能劳动,她就要坚持干下去。

  疫情来袭,驻村工作队一手抓防疫,一手抓扶贫,仍然惦记着屈晶的生活,还给她带来了又一个好政策,“我们带资入木耳种植企业,风险不担,一年下来还能再收入千八百元。这几天合同都已经签了。”屈晶说。

  如今在抚远,脱贫户“想干事、要干事、干成事”的信心特别足。他们说,国家政策好,没有理由不往前奔。

  “供一饥,不能向人家要百饱。”在脱贫户康丽艳家中,她跟记者盘算过去一年的收入,“2019年养了8头猪,驻村工作队和村里帮着找销路,卖了4万多元。”

  康丽艳家从前的日子并不如意。她和丈夫身体欠佳,靠打工赚钱,日子过得紧巴巴,想买豆油都得左右掏兜、前思后想。“那时候挣点钱光打针吃药了,就寻思混一天少一天吧。”康丽艳神情中透出苦涩。

  村干部起初动员康丽艳养猪,她怯怯地没底气,寻思“养不好可咋整”。几经开导,她在2017年养了3头猪。

  “小猪崽儿刚抱回来时20多斤,卖的时候400多斤。”康丽艳笑得合不拢嘴。一旁的村干部搭话道:“那猪养得跟年画里一样,圆滚滚的,邻居们都来学。”摸出门路后,康丽艳开始扩大养殖规模。

  就这样,好日子一串一串地来了。康丽艳一家搬出住了30多年的小草房,住进新的彩钢房,还置办了大衣柜。“结婚都没有大衣柜。”康丽艳说,“有新房了,生活顺了,养上小猪和家禽,这日子就转起来了。”

  从眉角向下到嘴角上扬,康丽艳家墙上的几幅照片,记录着生活的变化。康丽艳说:“你再看看我这门帘上的挂贴。”

  记者抬头望,上面写着——“好日子”。

  从1994年被列为国家级贫困县,到2018年被国务院扶贫办列为脱贫摘帽县,“好日子”三个字今天回响在“东极”大地。

  “中国北极”在脱贫攻坚中找到“北”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红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广新(右一)在脱贫户(中)家中慰问(1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搁以前,党员和群众没啥不一样,但这几年却‘翻个儿’(不同)了。”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红村一些村民说。

  作为昔日中国最北贫困村,2018年底北红村实现一户不落整村脱贫,这里有怎样的脱贫故事?记者乘车穿越莽莽大兴安岭,赶到这里一探究竟。

  “怎么‘翻个儿’了?”记者按捺不住好奇。

  “党员家有旗、有牌,一目了然。”“党员有‘责任田’,帮扶户有困难都找他。”村民们七嘴八舌。

  在北红村,党员家很好认,插着党旗、国旗,挂着党员责任牌的就是。党员不仅亮身份,还定期到联系户家开展包政策、包时事、包思想、包劳力、包技术、包文明的“六包扶”。

  “党建脱贫的关键发力点,就是党员干部先行一步。”北红村党支部书记赵民兴说,当地曾是深度贫困地区,党员、党组织发挥出表率作用,给村民打了“强心针”。

  虽然“最北之地”漠河早已名声在外,但北红村吃上“旅游饭”并不早,七八年前才零星开起家庭旅馆。

  党员张福顺回忆,有一年冬天,村里来了几个游客,那时都住“木刻楞(一种木屋)”,哪有宾馆。张福顺把游客领回家,杀鸡炖肉,尽地主之谊。

  “菜上来了,游客却很少动筷子。”张福顺弄明白后哭笑不得,原来客人是怕上厕所。村里都是室外旱厕,最冷零下40多摄氏度,不冻透才怪。

  北红村无霜期一年仅80多天,庄稼产量不高。森林禁伐后,收入也没了。

  怎么办?村两委一再合计。“咱这地理位置,冷就是最大资源,必须干出名堂。”赵民兴说。

  2013年村两委决定争取资金,改造老房建家庭旅馆,但响应者寥寥。

  “虽然政府补贴,但自己也得投几万元钱,半辈子积蓄啊。”村民李云才交完钱却心疼了,思来想去又把钱讨回来。

  关键时刻,党员挺身示范。张福顺花了半年时间翻盖新房,福顺客栈开张。赵民兴建起农家小院,集民宿、餐饮一体。

  找对发展路子,仅一年,张福顺投入翻修的成本全部收回。在党员带动下,家庭旅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那年冬天,这个常住人口仅300多人的小村庄,接待过夜游客近万人。

  脱贫户李桂英原来家庭十分贫困。村里结合她家情况帮助贷款,建起东北民俗主题家庭宾馆,4铺大炕、2个标间,2018年纯收入四五万元。

  随后北红村还建起家庭宾馆协会,张福顺任会长,4个副会长里3名是党员。全村家庭旅馆数量增至70多家,220多人直接从事旅游业,北红村一跃成为富裕村。

  赵民兴说,基层党组织的核心还是发展产业,不仅巩固脱贫成果,还促进乡村振兴。北红村迄今发展了乡村旅游、生猪养殖、面粉加工等产业项目,将六成收益所得用于全村49个贫困户出工分成,2019年户均分红4897元。

  贫困户不是坐在家里就分红。驻村第一书记周广新翻开一本账册,上面记录着贫困户公益岗位等出工天数。“脱贫更要注重培养内在动力。”他说。

  在“中国北极”漠河,党组织站到脱贫攻坚前台,实现党建与产业双促进,北红村不是个例。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漠河市以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为目标,进一步打造“身在最北方,心向党中央”党建品牌,激活扶贫一盘棋。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飘扬着红旗的战斗堡垒,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

  “高寒禁区”在奔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黑龙江省漠河市北红村驻村第一书记周广新(左三)在村中巡查(2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松 摄

  住了一辈子斜柱子

  不知受了多少痛苦

  霜来了

  草荒了

  我呀

  也已经衰老

  ……

  在我国最北的巍巍兴安岭,曾活跃着一个古老而神秘的游猎民族——鄂伦春族。这首记录了鄂伦春人漂泊生活的歌谣,在茫茫林海飘荡了千百年。

  作为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鄂伦春族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走出白桦林,实现从原始社会到现代文明的跨越。

  如今,凛冽的寒冬还时常令58岁的鄂伦春族妇女葛丽红回想起过往,那里充满了关于寒冷的记忆。

  “早晨起来,你经常会发现屋里水桶结冰。”这是葛丽红儿时住在木头房子里对寒冷的直观记忆。

  葛丽红的家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这个被称为“高寒禁区”的地方,极端最低温度在零下40摄氏度以下。

  鄂伦春族下山定居30周年时,政府给鄂伦春人盖了第一批砖房,葛丽红的冬天变得不再那样难熬。“但冬天在屋里要穿棉袄,半夜炉火熄灭后常被冻醒。”她说。

  2013年,鄂伦春人在下山定居60周年时又一次搬进政府提供的新居。宽敞明亮的房子,将冬日严寒挡在门外,集中供热让葛丽红的冬天变得温暖。

  然而,突如其来的疾病令葛丽红和丈夫再次感到丝丝寒意。他们丧失了部分劳动能力,成为村里贫困户,每年约1500元的取暖费成为负担。

  2018年,鄂伦春族下山定居65周年之际,葛丽红也迎来了好日子。在政府帮扶下,通过种植木耳等途径,她与村里其他100多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也标志着黑龙江省人口最多的鄂伦春族聚居村整体脱贫。

  葛丽红与丈夫在新居前合影(1月16日摄)。新华社发(张涛 摄)

  2020年春节,记者到访葛丽红居住的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鄂族村,清脆的鞭炮声在村子上空回荡,大红灯笼高高悬挂在房檐上。零下30多摄氏度的低温无法压制乡村里升腾的年味。

  “以前鄂伦春人靠神灵驱赶疫病,现在靠党和政府。”葛丽红说,鄂伦春人基本的住房、教育、医疗全都免费,吃穿不愁。

  “压力很大,不敢松懈。”正带领群众防控疫情、恢复生产的当地驻村第一书记张磊总结自己的状态和下一步工作时说,目前本村鄂伦春特色旅游展馆建设正在收尾,木耳种植还在细化,北药产业已经启动,这些对巩固脱贫作用很大。“我希望在驻村期间能把产业基础打好。”张磊说。

  约70年间,鄂伦春族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再到小康社会的变迁,正是中华民族“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的践诺和缩影。

  高高的兴安岭上又响起粗犷、空灵的歌声:

  鄂伦春告别了千年的古老

  新天新地新感觉

  新新的猎民村

  新山新水新时代

  新新的鄂伦春

  ……

  (记者:韩宇、李建平、强勇、闫睿)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