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南京1月29日电
题:加快形成“租购并举”新格局——地方两会代表委员谈房地产调控
新华社记者
全国各省份地方两会陆续召开,记者采访获悉,加大租赁市场供地力度、多渠道筹措租赁房源、加快形成“租购并举”新格局,是各地2018年完善房地产调控的大方向,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话题。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特别是长期租赁,保护租赁利益相关方合法权益,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
今年地方两会上,各地纷纷将增加租赁房供给、搭建租赁服务平台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市提出“推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鼓励产业园区建设职工集体宿舍”;上海市今年“新建和转化租赁房源20万套,新增代理经租房源9万套”;福建表示今年“福州新开工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5000套、新增供应5000套,厦门新开工12000套、新增供应8000套”;南京市“2018年将筹集租赁房源100万平方米,保证租赁房供地占住房供地比例达到30%以上”;广州市明确“要率先实施‘租购并举’,组建3家国有住房租赁公司,搭建‘阳光租房’平台”;深圳市今年“新开工和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10.2万套,建成住房租赁监管和服务平台”……
“十九大报告把‘租’的位置提到‘购’之前,这是一个重大转变,旨在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扩大租赁市场,首先要加大土地供给。”江苏省政协委员周岚介绍,今年1月4日,南京市新年首拍就拿出几大开发区核心位置的5幅地块,全部用于建设租赁住房,面积达到18公顷。此外,还计划从4个渠道筹集土地,比如原来低效的工业、办公、商业用地,第四种是农村集体土地。
杭州市市长徐立毅在浙江省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表示,“到2020年,杭州新增租赁住房总量将占新增商品住房总量的30%。同时盘活存量土地、用房,探索村集体10%留用地上建设租赁住房。”
“北京试点集体土地建租赁住房已经有了样本。”北京市政协委员、中国中建设计集团副总经理吴宜夏表示,目前,北京海淀、朝阳、昌平等5个集体土地建租赁房项目、1.28万套房源已经开工。“国家允许集体建设用地建租赁房,这是增加租赁供给,盘活集体土地,振兴乡村的重大利好。”
河南省人大代表、华融房地产公司董事长荣瑞丰认为,一些大城市周边长期存在“小产权房”,多数是村民自建出租、环境散乱差,安全隐患大,且不合法。企业化是可以成片开发,设计和质量肯定明显优于小产权房,物业和服务能跟进。深圳市正在大规模推进企业收购改造小产权房计划,值得各地借鉴。
湖南省人大代表、蓝思科技生产经理罗承林说:“我们企业每年的用工缺口都达到4万人,招聘中心24小时开门。我们最希望形成稳定长期的租赁市场。”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在热点地区政府工作报告中被屡次强调。北京市提出“对于与民生直接相关的居住用地,不仅不会减少,还会适度扩大供应并优化结构”。上海提出“严控高房价高地价不是权宜之计、减少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对房地产业的依赖也不是权宜之计,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不放松。”浙江省提出“更加注重分类调控、因城因地施策,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和购房行为。”
各地保障房建设持续投入。北京市今年推进已完成供地290万平方米共有产权房建设;福建今年要完成棚户区改造4.3万户;河南今年继续推进棚户区改造,新开工50万套,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住房34万套;安徽省今年新开工28.18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23.75万套,完成10万农村危房改造;湖南城镇棚户区改造27.76万套。
此外,“去库存”任务仍在一些地方持续。天津2018年将盘活空置楼宇300万平方米;甘肃表示要将商品房去化周期保持在合理区间。
相关链接:
一线城市房价连续15个月回落 坚持房地产调控目标不动摇
2018房地产开启定向调控 建立多元化供应格局成重点
房地产调控总基调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