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的“通渭路径”——来自甘肃深度贫困县的报告

2020-04-14  A+ A-
  新华社兰州4月14日电 题:摆脱贫困的“通渭路径”——来自甘肃深度贫困县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张文静、王铭禹

  陇中苦瘠甲天下。在甘肃定西这片旱渴苦焦的土地上,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倒计时,这片土地将彻底“脱胎换骨”,摆脱贫困。

  产业到户见实效 增收有底气

  过去5年,定西市通渭县累计减少贫困人口2.65万户12.28万人。目前,通渭县仍有贫困人口1.5万余人,贫困发生率3.89%,分别居全省第一、第二位。

  通渭县委书记邵志刚说:“脱贫致富,归根结底,就是要发展产业。”

  说给群众听,不如做给群众看。2013年,通渭引进山东一家公司带动当地发展金银花产业。户均种植3亩金银花,丰产后年收益在1.5万元以上。2017年,群众思想观念逐渐转变,通渭大面积推广金银花种植。

  “金银花扶贫”使襄南镇黑石头村村民王建忠摘掉了“贫困帽”。他在这家公司的育苗基地打工,自己又种了3亩金银花,有两笔收入。

  “通渭特别注重特色产业的覆盖达标,力争做到贫困户都有主导产业、有稳定的增收渠道。”通渭县委常委徐斌科介绍,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人口4.7人,确定一项主导产业和一至两项辅助产业,每户年收入就能达到2万元以上。

  黑石头村贫困户王三龙就是产业扶贫受益者。2017年,当地政府为他免费引进了一头基础母牛,他又贷款买了一头。现在,他有6头基础母牛,很快要出栏两头,能卖2万多元。再过两个多月,他的3亩金银花也将进入采花季。如期脱贫不成问题。

  干部帮扶“在状态” 脱贫更带劲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看干部。6713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扶贫干部正在通渭靠前帮扶。

  站在棚圈里,马营镇华川村驻村工作组组长马金龙和76岁的贫困户徐万余拉着家常。“‘牛生牛,钱滚钱’。去年你卖牛犊2万多元,今年出栏多的话,挣得更多。徐叔,你要伺候好这些‘摇钱树’。”

  34岁的马金龙是养牛行家。父亲是养牛大户,他从小耳濡目染,深知“养牛可以赚钱”。

  2018年,马金龙带领村里贫困户赴外地学习观摩。看到规模化的养牛场,听到养殖户的致富经,贫困户“心动了”。

  在扶贫资金支持下,20多户贫困户均免费引进了一头基础母牛,政府还配套建设了青贮饲草池、发放了铡草机。

  “嘴宽蹄圆、线条好的牛,上膘快、生长快,这才是好品种。”马金龙说,自己帮着贫困户精心挑选“发财牛”,传授养牛技术。

  如今,华川村有29户贫困户养了牛,户均3头半。马金龙和村干部还引导村民改种饲草。一池饲草就够几头牛吃好几个月,省出来的劳动力还可以就近务工。

  龙头企业真帮扶 脱贫更自信

  通渭县扶贫办主任廉国斌表示,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一批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生根落地,为通渭持续增收、防止返贫筑牢了基础。

  在常家河镇胜义村,刚刚萌生绿意的山头上、山脚下,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

  去年,通渭籍企业家常海增返乡创业,依托企业的资本、人才和技术等优势,成立了福兴德农牧林专业合作社,打造田园综合体千亩山楂园。现在,该合作社通过多种方式吸纳劳动力100多人。

  春天赏花,夏天观叶,秋天食果。常海增对山楂园的经济效益很乐观。“今年秋季,将有400亩山楂树挂果,后续我们还会生产山楂饮料,提高产品附加值。”

  出于对家乡的感情,一批批通渭籍企业家返乡创业,建立扶贫车间。事业有成的李威龙就是其中之一。他在通渭建起服饰公司,吸纳170多人稳定就业。

  目前,通渭已建成31个扶贫车间,带动农村劳动力近1000人,其中一半以上是贫困户。

  “产业发展有门路,干部群众‘在状态’,龙头企业真帮扶,这为通渭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实基础。”邵志刚说。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