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6月20日电
题:山东:碧波绿树风光美 山海相依引人来
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随着富有“齐风鲁韵”特色的文艺展演、推介展览、非遗展示等活动陆续启动,北京世园会20日正式迎来“山东省日”。
6月9日,游客在北京世园会山东园参观。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筑梦新时代·美丽新山东”是此次“山东省日”的主题。持续至22日的活动,将重点展示山东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大力拓展山东国际交流合作,重点传播当地特色文化。山东通过着力打造的室外展园“齐鲁园”及室内展区,向公众展现齐鲁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花卉园艺的精湛技艺。
“齐鲁园”占地约3000平方米。园区设计方充分利用北方传统园林营造手段,搭建起水池、亭廊、园路、石桥等,并借助障景、框景、借景等手段,让有限的园区空间蕴含无限的观赏层次。
山东室内展区位于中国馆一层华东区块。100多平方米的展示空间,汇聚了牡丹、芍药、月季、红掌、高山杜鹃、姜荷花、多肉植物及松柏盆景、榔榆盆景、插花花艺等山东特色花卉园艺产品。室内室外交相辉映,令前来观览的游客驻足流连。
北京世园会期间,山东特意在八九月间安排了“浮云连海岱”主题室内展览,为公众呈现当地蓝色海洋活力。作为东部沿海省份,山东拥有超过3000公里的海岸线,占到全国的六分之一。海洋元素,早已融入山东经济社会的血液,并日益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海洋生态保护,更成为山东各地的发展共识。
这是2018年5月21日拍摄的山东青岛崂山风景。 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在这漫长的海岸线中,日照海龙湾约2公里的自然岸线并不显眼。然而,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船来船往的大宗货物码头。“6月底,沙滩就能与灯塔风景区相连。之后随着煤炭堆场的整体迁建,还能为市政建设腾出约2000亩土地。”身为日照港港口岸线退岸还海修复整治工程的项目经理,庄磊望着眼前的碧海金沙,颇多感慨。
随着城市扩张,原本远离市区的码头开始与高楼广宇毗邻而居。随风而起的煤炭粉尘,让身处下风向的人们苦不堪言。2013年,日照市下定决心,将这一码头及堆场整体向南搬迁。2017年,项目正式开工,如今已成为国内首个港口工业岸线退港还海、修复整治成生态旅游岸线的案例。
这是2018年5月19日无人机拍摄的山东青岛崂山区雕龙嘴村。 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保护海洋生态,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续努力。在日照市距海岸最近的新营小学,“海润人和”成为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让孩子们从小认识海洋、亲近海洋、爱护海洋。“我虽然在海边长大,却从没想过海沙、贝壳、卵石也能进入课堂,为我们认识大海打开了一扇窗户。”五年级学生张楚宜告诉记者,《神奇的贝》《金沙趣石》等是她最喜欢的特色课程。
“爱海、护海,大海自然不会亏待你。”日照涛雒镇沙岭子村村支书吕其来说,村里拆掉10个海水养殖大棚后,家门口的海岸线正逐步恢复自然状态。仲夏时节,各地游客有了亲近海洋、体验赶海的机会,村民收入也有了保障。“只要再坚持三五年的时间,这里的海岸就能更像我小时候的样子了。”56岁的吕其来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