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移动4G商用三周年,大连接推动大发展

2017-03-30  A+ A-
近期,安徽移动4G商用迎来三周年,一直以来,安徽移动努力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以创新驱动发展,现已建成全省规模最大、连接最广、用户最多的精品网络。截至目前,安徽移动4G用户已超过1800万,宽带用户达到438万,4G应用、4G服务已经走进百姓生活、走进各行各业,有力推动了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的“普遍连接”。

去年12月,合肥地铁1号线正式开通,安徽移动实现地铁4G网络全覆盖。

网络建设全覆盖,连接规模更广

三年来,安徽移动4G建设不断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4G用户数超1800万,就我省常驻6195万户人口(截至2016年末)来看,每4位居民中就有1位使用移动4G。为了服务好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安徽移动已经建成全省规模最大的无线网络和光纤通信网络,目前4G基站达到了6万个,传输光缆长度已超过40万公里。

在网络覆盖方面,移动网络已实现安徽全省乡镇及以上城区、交通干线、重要风景区的连续覆盖和农村地区的基本覆盖,在全省开通了VoLTE业务并在各地市主城区开通了4G+服务,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加高速、清晰的网络服务。在国际漫游方面,安徽移动也已开通客户热门出访的83个国家和地区的4G漫游服务,不断拓宽4G网络的覆盖范围,方便客户出行。

工作人员为学生客户推介学子特惠4G终端。

终端产品更丰富,连接服务更优

对于终端产业而言,4G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手机终端产品的更新换代,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血液。目前,支持移动4G的终端手机已逾1000款,品牌涵盖苹果、三星、华为、联想、酷派等国内外主流手机厂商,覆盖高中低各价位,4G终端以优惠的价格、多样化的选择,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今后,安徽移动也将继续协同产业链,为客户带来更多质优价廉的4G产品。

智慧应用利万家,连接应用更强

一直以来,安徽移动利用技术优势加强信息化应用推广,为转型发展提供支撑。4G商用三周年来,也已经逐渐融入社会的方方面面,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推进器、倍增器。

在政务信息化方面,安徽移动利用4G网络为各级地方政府提供电子政务、平安城市、移动执法、数字城管、环境监控、税收征管等信息化应用,为打造服务性、效率型政府提供了支撑;在企业信息化领域,安徽移动与省经信委合作,在“万家智慧企业”活动基础上开展“互联网+智慧企业”建设活动,在过去三年里,吸引5.5万家企业参与,建成“智慧企业”1.53万家,有力推动企业信息化水平及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在教育、医疗、保险、交通等民生信息化领域,4G网络同样大展身手,如“4G医疗便民平台”可向医保用户提供互动咨询、续保提醒等服务;“和教育”以最新的教育资讯、丰富的教育资源、智能化在线教育平台等满足用户的需求。目前,安徽移动已开通集团专线16万条,为全省15大行业提供信息化服务,惠及超过14万家企业用户,为我省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贡献了巨大力量。

工作人员向用户介绍支持4G+的终端产品。

提速降费落实处,客户体验更好

近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要求提速降费要加大步伐,作为全球最大的运营商,中国移动积极响应政府和总理要求,宣布将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资费。在安徽,安徽移动同样认真贯彻落实关于推进网络提速降费的要求和部署,在工信部的指导下,加快建设高速率网络、持续下调通信资费。

在用户最关注的资费方面,安徽移动主动优化资费体系,推出“飞享系列”的长市漫一体化套餐,继续贯彻落实包括夜间流量套餐、假日流量套餐、话音短信不限量套餐、订购1G以上套餐送1G闲时流量、国际漫游新资费、4G流量卡、套外安心服务、“流量共享服务”在内的“降网费”八项举措。同时,还面向特定目标客户,推出两大针对性优惠措施:一是面向国际市场,持续降低国际漫游资费;二是面向企业客户,降低企业接入专线价格,推出“双创宽带”产品和优惠套餐,降低“双创”企业互联网接入成本。

在4G作战室,安徽移动工作人员认真讨论4G基站选址及建设工作。

在最影响用户使用感知的网速方面,安徽移动秉承“网络质量是企业生命线”的理念,按照“提速、定向”的总体思路,一是围绕客户感知,持续打造精品4G移动宽带网;二是打造高品质有线宽带网络,新建宽带全部采用光纤到户;三是推进电信普遍服务,切实提升农村及边远地区信息化水平,缩小数字鸿沟。

三年来,安徽移动4G网络建设不断完善,用户规模不断拓展,智慧应用不断丰富。今后,安徽移动将继续推动4G发展,提供更优质高效的网络服务和信息化应用,为推动我国网络强国战略、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建设“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提供更可靠的网络支持。 

4G网络实现安徽重要风景区的连续覆盖,在黟县西递村,游客使用手机扫描景区内的二维码。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