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否认医院停用必需用药 医保基金未现收不抵支

2017-12-21  A+ A-
  贵州否认医院停用必需用药

  贵州省卫计委回应,贵医大附院仅停用部分辅助性用药;2015年国家卫计委已划定公立医院控费指标

  近日有消息称,贵州省某三甲医院因医保基金面临穿底压力而停用部分医疗耗材,致正常治疗受影响。昨日,贵州省卫计委就此事回应新京报记者称,网传消息不实。经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停用了部分辅助性的可用可不用的耗材,并未停止临床必需用药。目前贵州省医保基金运行平稳,未出现“收不抵支”。

  多地传出限用部分医疗耗材

  日前,一则落款为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内部通知在网络流传。通知称,按照省政府、省卫计委对公立医院控费的要求,医院将采取以下措施:停止骨科、介入、神经外科、手术室、眼科、心内科等科室及其他科室部分医用耗材;停止所有止血防粘连材料、吻合器、切割器、补片及生物补片、医用胶、穿刺器、一次性负压引流装置等的使用;除部分特殊科室外,停用除丝线以外的所有其他缝合线的使用;暂停办理高值耗材入库手续。

  这则通知引发热议。在某知名问答网站,认证信息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外科住院医师”的网友“菲利普医生”表达了不满。

  在他看来,医疗耗材被停用对外科医生影响颇大,“结肠癌的话不用肠吻合器,医生用丝线一针一线缝合,手术时间翻倍,能微创腹腔镜做的也要开腹,肠瘘概率增大,伤口长好以后容易出现皮下硬结。”

  不过,一位业内人士对此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吻合器用与不用其实是开车和走路的区别,都可以到达目的地。”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四川、山东等地部分三甲医院也曾传出停用、限用部分医疗耗材的消息。

  贵州卫计委否认医保收不抵支

  贵州省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调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按照控费的政策要求,控制不合理用药和耗材的使用,经统计发现辅助性用药占比很高,故停用了部分可用可不用的辅助性用药。医院始终实事求是地根据病人情况合理用药和耗材,鼓励使用国产药和耗材,确实手术需要的,病人需求的进口药和耗材都需要申请审批使用。

  该负责人介绍,实施控费工作以来并没有停止临床必需用药,必需的辅助用药都是根据专家意见审批使用,医院把审批权限下放到了科主任。医院也成立了手术管理委员会,根据病人情况研究动态调整用药,该接收的病人一个也不拒之门外,该做的手术一台也不停。

  此外,贵州省卫计委宣传处负责人表示,目前贵州省医保基金运行平稳,并没有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

  ■ 释疑

  公立医院为何限制医疗耗材?

  医疗领域有大量不必要费用支出;2015年已划定控费指标

  早在2015年10月,国家卫计委等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划定了全国公立医院的控费指标:到2017年医疗费用增长幅度降到10%以下。《意见》提到,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医疗费用上涨幅度得到一定控制但仍不合理,其中就包括医用耗材收入占比增加较快。

  今年8月,国家卫计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医用耗材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其中提到,要“强化对高值医用耗材特别是植介入类医用耗材的价格监管”,“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使用情况”。

  “医疗领域确实有大量不必要的费用支出,控费的出发点是合理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江宇介绍,过去我国的公立医院在逐利性的旧机制下运行,需要靠药品和耗材来补偿医院正常运行所需的成本,导致药品、耗材被滥用且价格虚高,特别是不必要使用的药品使用过多,进口医用耗材价格过高。

  “控费的主要目标是解决这些问题,把不必要的费用控制住。”在江宇看来,对改善治疗效果没有作用、可用可不用的药品和耗材可视为不必要的支出,如营养药;而对治疗确实有一定效果的,就不属于不合理的。

  限用医疗耗材为何饱受质疑?

  专家称或因触动医院及药企利益;不排除部分医院医保资金不够用

  记者注意到,除了贵州,四川省、山东省停用部分医疗耗材的举措同样遭到了质疑。江宇认为,这或是改革触动利益之后必然的反弹,“药品、耗材虚高的价格背后蕴含着巨大的利益,越不合理的费用支出背后隐藏着越多的利益,像所谓的神药、营养药其实没必要用,还有很多进口耗材由于垄断导致价格虚高,一旦控制费用,把不必要的成本压下来之后,背后的利益会引起反弹。”

  江宇举例说,例如某知名的医药类公众号就连续发表“控制医疗费用导致医药企业腥风血雨”之类的文章,对这类舆论,要客观分析,不能被利益集团牵着鼻子走。

  但这并不是唯一的可能。江宇认为,不排除有些医院因为年底医保资金不够用而通过限制高值医用耗材使用的方式控费。据他介绍,每年年初医保会将年度预算总额预付给医院,年底医院把医保额度用完之后,就要限制高值耗材和药品的使用,“简单说,就是上半年花了很多不该花的钱,下半年该花的钱也没地方出了,出现这种情况的确会影响患者利益。”

  在江宇看来,出现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医保和管理体制的分割。医保部门把钱拨付给医院后只管不要超过预算,至于这么多钱有没有买到合适的服务,医保部门是不关心的。这就导致医保部门控制费用,而医院要获得正常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不到年底就把钱花完了,体制的分割最终让患者来承担后果。只有通过大部制改革,整合医保管理体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背景

  2016年城镇职工医保总支出同比增10%

  据人社部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城镇职工医保总收入10274亿元,总支出为8287亿元,两项数字较上年分别增长13.1%和10%。分地区看,医保收入最多的省份为广东省,收入976亿元;医保支出最多的省份为北京市,支出777亿元。

  各地城镇职工医保结余多少?人社部数据显示,2016年,医保结余仅广东省超过了千亿,为1303亿元。有10个省份累计结存少于100亿元,6个省份结存已少于50亿元。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曾明确表示,在医疗费用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医保基金与养老保险基金一样,也面临越来越大的支付压力。在这一问题上,一方面是扩大参保人数的“开源”;另一方面,医保基金还面临着“控费”以“节流”的问题。

  人社部相关专家表示,居民医保的财政补贴比重过大,既无法持续支撑的问题;同时也使得居民医保逐渐丧失社会保险属性,变成一种福利制度。

  为防止医保变成一种福利制度,国务院今年6月底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严格规范基本医保责任边界,重点体现“保基本”,公共卫生费用、体育健身或养生保健消费等不得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该《意见》明确,基本医保重点保障符合“临床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原则的药品、医疗服务和基本服务设施相关费用。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编制执行医保基金收支预算。意见还提出引导医疗机构建立以合理诊疗为核心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人社部相关司室负责人介绍,我国通过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使医保在医改中发挥“指挥棒”的作用,调动医疗机构主动控费的积极性。不过,这位负责人也明确提出,按照国务院有关部署,未来的监控重点将从医疗费用控制转向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许雯 吴为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