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县:宗日文化之乡

2016-07-07  A+ A-

   ■ 宗日遗址与宗日文化

   宗日遗址是马家窑文化在青海境内黄河上游分布的最远点,因其文化内涵有一定的特殊性,被命名为宗日文化(遗址起初定名为兔儿滩遗址,后来经进一步调查了解,发现命名不妥,改称为宗日遗址)。

   据碳14年代测定,宗日文化开始于58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时期,结束于4000年铜石并用时代的齐家文化早期,前后延续了1600年的历史。

   宗日遗址的墓地与青海本省其他地区发现的同类墓地有很大的差异,有强烈的地域特点。类似这一文化的遗址,在青海省贵南县尕马台、贵德县等地也有发现。

   宗日遗址中最常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的文化因素,与甘青地区其他已知的新石器时代同类衣物具有明显差异。文物考古学者认定,以宗日遗址为代表的这种文化遗存是具有一定地域,存在于一定时期,有着自己独特器物群的新的考古学文化,因此,学者将这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命名宗日文化。宗日文化类型的确定,为进一步研究青海土著文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宗日文化独特属性极大地丰富了这一地区远古文化的面貌,它填补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大空白。

   宗日文化对研究高原早期民族如藏族、羌族的起源历史和社会发展以及民族交流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的发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包括同德县在内的高原腹地在远古时代并不是蛮荒之地,而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过去人们认为西藏的卡若文化遗址(昌都以南,距今为4000年左右)、曲贡文化遗址(拉萨市北郊,距今4000年左右)是青藏高原腹地最重要的,但比黄河流域其他文化的产生时间相对较晚。宗日文化的发现说明在新石器时代,青藏高原已不只是某一个单一的原始部落在活动。

   ■ 发现过程

   20世纪70年代中期,同德县团结村的村民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偶然发现了大量的人、动物的尸骨和一些彩陶,当时,他们将这一情况上报了相关部门,但当时未引起重视。此后村民们将尸骨和彩陶碎片大量遗弃于田角和河中。

   1983年,省文物考古所来到团结村,决定对该村兔儿滩周围的墓葬遗址进行试发掘。在这次发掘中,发现一座圆形土窑,窑内有6件未出窑的陶罐和木炭。同时还清理出墓葬两处。这次试探发掘出土文物25件,其中陶壶8个、陶碗3个、陶罐14个。这些文物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泥质红陶器,共4件,陶质细腻,呈砖红色;一类为夹砂粗红陶系,共21件,陶质坚硬火候高,胎壁薄,其中5件带有黑彩。虽然它们的胎质不同,形状各异,但造型均匀对称,饰纹和谐统一,属半山型早期。

   1986年7月,兔儿滩遗址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文物考古工作者扩大了对兔儿滩原遗址的勘探发掘,涉及团结村、班多村和卡力岗村地区。当地群众称此地为宗日,即人群聚集的地方。为尊重当地群众的习惯,考古学者将兔儿滩遗址定名为宗日遗址,其古遗址文化被称之为宗日文化。

   1994年考古学者选择了团结村西的一条大沙沟方向的第一台地作为发掘点,从6月底进驻至10月初撤出,共清理墓葬80座,出土文物包括生活用具、生产工具、装饰品等共计2571件。

   1995年4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对生活区进行发掘,有了重大发现,为进一步揭示文化性质提供了宝贵资料。考古工作者在第二台地和第四台地前沿清理了一些墓葬及灰坑,出土了包括骨叉、细石器在内的大量文物。

   1995年和1996年,在大沙沟西侧卡力岗村农田前沿的空地清理中,发现了被媒体广泛报道的“国宝之冠”的舞蹈纹盆及双人抬纹盆。

  舞蹈纹彩陶盆

   舞蹈纹盆出土于宗日遗址159号墓,橙红色泥胎上用黑彩描绘出精美的图案;较窄的口沿上画有成组的弧线三角纹和短斜线纹,显得匀称、自然;外腹绘有稍粗的四道弦纹,简明流畅;最让人赞叹的是内壁上部,两组舞蹈人像,分别为11人和13人,头饰较宽大,下着裙装,手拉手,一幅活生生的集体舞蹈画面,古朴中透着灵动,隐隐弥漫出一种远古文化的神韵。总体上看,这件陶器达到了古代彩绘艺术的极高境界,令人赞叹不已,被称之为稀世珍宝当之无愧。

   “二人抬纹盆”发现于192号墓葬,唇彩为斜线三角纹,外彩为三线扭结纹,这些都是马家窑类型彩陶盆上的流行纹饰。内彩绘在中腹以上部位,主题纹饰为四组对称的双人抬物图案,间以横、竖、粗细条纹组成的辅助图案,上下两端分别以一道和五道弦纹界定,构成一幅四方对称,两方连作,优美和谐的完美画面,彩陶盆二人抬物图案,作者以圆点表示人的头部,粗线描绘人的躯干,细线表现人的四肢,两人相向分腿而立,腰背微屈,双手共抬一个硕大的圆形物体,寥寥几笔,就把两人着力抬起重物的形象刻画得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

  “双人抬物”彩陶盆

   “双人抬物”彩陶盆,这件距今5000多年前的古代作品,制作精致,图案精美,人物形体鲜明,造型和动作既抽象又生动。这种劳动纹饰的彩陶盆在全国属首次发现,在马家窑文化中仅此一件。

  宗日遗址出土的腹耳壶、无耳壶、碗、盆

  (资料来源,《考古》1998,5陈洪海等文)

   宗日遗址出土遗物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考古研究价值。如14号灰坑出土了一件进食餐具——骨叉。骨叉的发现至少可以说明,数千年前宗日遗址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制造和使用骨叉一类的进食餐具的本领,从而向世人展示了所谓的“西式”餐具并不是西方文明的“专利”,在遥远的东方,在古老的青藏高原,它早就问世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宗日人的经济生活来源的多元性。 1996年底,宗日遗址发掘工作进入尾声,共发掘墓葬341座,探方31个,灰坑18个,祭祀坑18个,出土文物23000余件。

   ■ 宗日文化遗址

   宗日遗址由兔儿滩中遗址、林场古文化遗址、兔儿滩东遗址、兔儿滩西遗址四个遗址构成。

   兔儿滩中遗址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存,遗址西与多合日龙洼、西台宗日滩隔沟相望。南200米为黄河与兴海大米滩相隔,东与兔儿滩东台遗址基本相连,东和北为团结村,隔团结村为同兴公路,遗址南部为断崖,北与林场古文化遗址相连。东部有当地村民自西南向东北夯筑的土墙作为林场的围墙,遗址的大部分已经被林场占用,地表种有树木,地表起伏不平,对遗址造成一定的破坏。遗址东西长约240米 ,南北宽140米,面积约33600平方米,地表散布大量夹砂陶器残片,在遗址的东偏北部边沿暴露有文化层,距地表30厘米,厚约8厘米,土色黑灰,夹杂有夹砂粗陶片。

   林场古文化遗址位于同德县巴沟乡团结村西南角兔儿滩中部遗址的北面,西靠多合日龙洼,南约300米为黄河,北为团结村和同兴公路。东与兔儿滩东遗址接壤。遗址南部为断崖,断崖下为农田,隔农田为巴曲河。遗址东西长180米,南北宽80米,呈半圆形。现为林场,对遗址造成了一定破坏。地表无遗物和文化层暴露。

   兔儿滩东遗址南部为断崖,断崖下100米为黄河,与兴海县大米滩隔黄河相望,东面是农田与班多村隔沟相望,北面基本上是梯田;北部和西南均为团结村,遗址中偏南部有一条通往民居的自北向南的小路穿过遗址。西南有条通往黄河边的小道,东西长150米、南北宽180米,面积约25663平方米。北高南低,整个平整为梯田,地表散布大量的彩陶片,无文化层暴露。1986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兔儿滩西遗址东为多合日龙洼与兔儿滩中台以沟相隔,南为黄河,隔黄河与兴海县曲什安镇相望;北面为卡力岗村农田,东北为团结村,整个地势北高南低,南北宽60米,东西长80米,面积约为4800平方米。地表散布大量残陶片和彩陶片,无文化层暴露。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