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从生活之“便”到中国之变--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新”生活

2017-06-16  A+ A-
  新华社北京6月16日电特 稿:从生活之“便”到中国之变——外国人眼中的中国“新”生活

  新华社记者谢琳

  “中国的新技术比世界上很多国家发达得多。”

  “中国发展很快,如果年轻人有决心努力工作,他们就会实现梦想。”

  “一系列国际会议的举办和‘一带一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

  这些评价,源于一群在中国生活过的外国人的直观感受。他们在中国感受着便利生活的新科技,收获着个人发展的新机遇,也见证着中国国际形象的新变化。

  “新技术给百姓生活带来便利”

  缅甸人龙威作为志愿者,正在北京安贞医院帮助来华接受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治疗的缅甸儿童。孩子们时常想念家乡的食物,龙威便和其他志愿者通过淘宝订购缅甸食品,这些熟悉的味道很快就会邮寄到孩子们手中。

  对包括龙威在内的外国人来说,淘宝已经成为他们在中国生活的一部分。德勤中国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互联网零售业占全球市场的比重约为20%,并有望在2019年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消费市场。

  希腊人帕拉斯凯瓦斯·韦尔吉尼从中国返回希腊的时候,“入乡随俗”使用微信支付在网上订购了一张机票。他说,中国生活最便利之处是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在中国可以用手机买东西、订机票、转账,而在希腊和其他欧洲国家,移动支付技术没有中国这么发达,要么使用信用卡,要么使用现金,不太方便。

  网络技术的红火发展,源自市场的内生动力,但也离不开政策的助力。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中共十八大作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处于科技创新前沿的互联网行业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摩根公司全球新兴市场负责人卢克·理查戴尔认为,电子商务和金融技术是今天中国富有吸引力的“新经济”行业。

  轻触屏幕解决衣食住行——数字经济、共享经济正为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经济提供新的增长动力。中国正成为新一轮科技浪潮的贡献者,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享受着新发明、新创造带来的巨大便利。

  “微信或支付宝等支付方式,还有摩拜或小黄车,我觉得中国的新技术要比世界上很多国家发达得多!”法国在华留学生林嘉怡说。

  “‘一带一路’给更多外国人提供发展机遇”

  斐济姑娘安心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大三学生,耳濡目染中国飞速发展的她,决心毕业后留在中国工作。

  安心的愿望通过“藤蔓计划”得以实现。该计划以“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家在华留学生为主要对象,通过实习招聘、考察交流、精准派送、孵化支持等形式,深度对接中关村科技企业。环球时代集团在斐济和南太平洋地区有诸多投资项目,安心与其一拍即合,迅速达成了实习意向。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展现出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不仅改变着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面貌,也让越来越多外国人获得了个人发展的机遇。

  在TCL波兰工厂工作的波兰青年乌卡什·帕乌卡曾数次到中国惠州接受业务培训。在中国的培训生活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中国师傅”的传帮带下,帕乌卡无论专业技能还是管理知识都有了很大提升。

  “随着公司的发展,我们的收入也将水涨船高,借用我在惠州学到的一句中国俗语形容未来的生活,那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狗撵鸭子呱呱叫!”帕乌卡忍不住开心大笑起来。

  中国和世界的纽带愈发紧密。从开放包容的中国大市场到覆盖全球的自贸区网络,从推动建设“一带一路”到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加入到中国与世界合作共赢的时代洪流。

  18岁的朗嘎拉姆来自泰国,从小就喜欢听邓丽君的歌。2014年她来到中国求学。在《中国好声音》第四季中,以一首《千言万语》为许多中国人所熟悉和喜爱。打开朗嘎拉姆的新浪微博,近期的演出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中国的音乐吸引了朗嘎拉姆,中国的发展机遇更是让她决心留在中国。朗嘎拉姆对记者说:“毕业后会留在中国发展,更喜欢在中国工作生活。”

  “中国展现的责任和担当令人印象深刻”

  “毫无疑问,中国作为新兴大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方面所展现出的责任和担当令人印象深刻。”来自印度的阿尼尔·潘笛说。

  8年前,从德里大学毕业的潘笛来到北京,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担任改稿专家。亚信上海峰会、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北京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与中国同事一道参与报道的潘笛亲眼见证了中国主场外交的一个个精彩瞬间。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积极作为,不断丰富着世界的“中国印象”。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意识到,这个古老而神秘的国度不但有奇妙的中国功夫、美味的中国菜肴,还有充满智慧的中国方案和勇于担当的中国行动。

  在中国生活多年的澳大利亚人乔纳森·格兰特是金杜律师事务所国际合伙人。在他看来,“中国事”与“天下事”越来越密不可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维持全球经济稳定等方面能够大有作为。它的政治能力、经济体量使其能够快速、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这将为其他国家树立一个榜样。”

  格兰特说,他每天都在学习关于中国文化历史的知识,“生活在北京并见证这个国家的进步和成功是非常迷人的事”。

  正如德国《世界报》所说,中国人的生活质量不是在“发展”,而是在“飞跃”。如今的中国,仿佛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外国人。

  近年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实施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件便利化改革,切实提高永久居留外国人管理制度的含金量。2016年,1576名外国人获批在中国永久居留,较上一年度增长163%。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留在这个他们喜欢的国家。(参与记者:常天童、蒋国鹏、刘赞、刘健、韩梅、陈序、石中玉)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