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致敬的战“疫”英雄|坚守一线战风雨

2020-03-24  A+ A-
习近平致敬的战“疫”英雄·社区工作者篇

  新华社北京3月24日电 题:他们,坚守一线战风雨

  新华社记者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最前线。在这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约400万名社区工作者夜以继日,奋战在寻常巷陌,守护着人民家园,书写着英雄答卷。

  “我们累点没事,大家没事就好”

  拨通王燕电话时,夜已经深了。

  “都说我瘦了,也不知道到底瘦了没,没时间称。不过白头发多了,皱纹也多了。”她话讲得有点快,“非常时期,慢不下来。”

  46岁的王燕,是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湖东办事处京深社区负责人。她所在的辖区,一共2017户、5528人,其中,从湖北返乡70人。

  信阳位于豫鄂两省交界处,疫情防控压力不小。大年初一以来,每天早上六点左右,王燕“暴走”的一天就开始了——辖区22个卡点,她得挨个去,有的还去好几回,查看进出人员登记情况、垃圾桶消毒了没……

  为了让辖区服务和管理全覆盖,王燕和同事以居民小区为单位,建立36个微信服务群。“我要一根甘蔗,削好皮哈”“还有里脊肉吗”“能帮忙带袋红糖不”……一天下来,上万条信息。

  “有时候群里消息太多,一些咨询类信息看不到,同事们就会相互提醒。”她说,“手机一早充满电,到中午就没电了,现在随身都要带着充电宝。”

  疫情发生以来,王燕已经连着将近两个月没有调休了,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上百个电话,脚后跟也磨出了茧子。令人欣慰的是,她所在的社区没有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王燕的忙碌是千千万万社区工作者的缩影。既当指挥员,又做战斗员、信息员、宣传员,是他们的战“疫”常态。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花桥社区志愿者蒋晨一(左)和下沉社区的干部谢文先来到一名独居老人家为其送菜(2月20日摄)。  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在湖北武汉,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全市最大的公租房小区,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桂小妹每天都至少忙到晚上10点多。小区里5235户居民,60岁以上老人占25%,其中独居、空巢、80岁以上老人占近七成……桂小妹眼里满是血丝,但说起社区情况来如数家珍。

  在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萨孜勒克社区党支部书记于燕琴带领工作队连续奋战,当起辖区内15个民族同胞的“社区保姆”。排查、测温、消毒、值守、宣传、劝返……她和网格员、党员、志愿者一起,奔走在辖区各个角落,织起一张牢固的防疫网,不只守住了社区安全,更让这个将近5000人的社区成为更加温馨和睦的大家庭。

  在江西抚州,接到诊所电话反映有名女子发烧并自行离开后,崇仁县巴山镇胜利社区党委书记陈丽娟顾不得刚吃了一半的晚饭,拔腿就奔去诊所问情况。几经辗转,找到了这名女子所在小区,挨家挨户敲门摸排后,晚上11点多终于把人找到并妥善安置……

  守好社区,就是守住城市,守护人民!

  许多居民常常被陈丽娟感动,总会由衷说一句“您辛苦了”。

  得到的回答经常是:“我们累点没事,大家没事就好。”

  2月27日,志愿者张建国(左)和儿子张洪赫在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街道花园社区车辇店胡同口的疫情防控值班点值守。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谁都不是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坚守

  战“疫”之下,每条街巷、每个网格都是战场,不容有失。

  “过去两个月,每天就像打仗,幸好我们守住了阵地,目前为止社区还没有一例病例。”说这话时,朱静玲丝毫没有喜悦之情,倒是眉头紧锁。

  在社区工作了17年的她,是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棕树营街道六合社区的党支部书记。目前,这个社区4902户、1.6万多人安然无虞,但朱静玲眼下却“脱岗”了。

  原来,3月15日,六合社区隔壁的医大社区出现一例境外输入病例,一栋楼被采取紧急管理措施,实施隔离封闭管理14天。朱静玲紧急转场,支援“邻居”。

  “我在社区工作时间长,这时候我应该冲在最前面。”从那以后,每天早上八点半,她都准时赶到隔离楼栋,电话问候隔离人员,安抚他们的情绪,记录每个人的体温。接着,帮她负责的20多户居民买菜和生活用品。

  有时,被隔离人员有情绪、发牢骚,朱静玲会耐心地一遍遍安抚他们。“虽然很辛苦,但只要社区居民安全健康,再苦再累都值得。”她说。

  社区工作者,同各条防疫战线的战士一样,时常或跟病毒“面对面”、或跟病毒“擦肩而过”,或跟病毒“掰手腕”。

  “怕么?”

  “我是社区书记,我不上,谁上?”这是安徽省马鞍山新风社区党委书记邢春桂,冒着密切接触的风险,耐心劝导并亲自护送一名情绪失控的返乡隔离人员回家后,给出的答案。

  同样的问题,“80后”新晋宝妈、湖南省长沙浏阳河社区党委书记汪硕给出的回答是:“我作为社区书记,有什么理由不上前线呢?”

  类似的例子,每天都在涌现。有人干脆把“家”安进社区,吃住在办公室;有人不小心摔伤了腿,但坚持说“就是借‘腿’也要到社区卡点去”;有人担任了20多年社区书记,年近七旬,仍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有时还通宵蹲守值班点……

  有时候,在群众眼里,他们就像踏着彩云而来的大英雄,为了群众安危顶风冒雪迎难而上。更多时候,他们关心的,是街坊邻居针头大的烦心事、闹心事:哪家老人不方便下楼买菜、谁家口罩不够用了、大伙儿没地儿理发怎么办……

  最近,网上流行几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因有人为你负重前行;谁都不是生而英勇,只是选择无畏坚守。社区工作者,正是负重前行、无畏坚守的英雄。

  北京市东城区前门街道大江社区志愿者孟连友在青云胡同一处平房院落喷洒消毒液。孟连友从除夕开始,一直在社区做志愿者,负责胡同里的消毒工作(3月10日摄)。  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战“疫”不获全胜,防“疫”决不放松

  晚上7点,刚开完区里的视频会议,北京市西城区委大栅栏街道工委书记李婕顾不上吃饭,又和街道干部一起研究怎样进一步做好辖区内境外输入疫情风险的摸排工作。

  这几天,一些地方在通报中提到“境外输入关联病例”,让大家稍有缓和的心绪又紧张起来。的确,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情蔓延扩散势头得到基本控制。但值得高度警惕的是,境外疫情快速扩散蔓延,我国输入型病例逐渐增多,防控压力持续加大。

  “辖区居民境外旅居情况,我们一定要挨家挨户,逐一摸排。”李婕琢磨着,尽快掌握底数,形成台账,同时通过与本人、家属、房东等多方沟通,将境外入境返京人员最新政策传达到位。

  “北京境外输入病例增多,疫情防控一点都不能松懈。”她顿了顿,告诉记者,最近街道正结合境外疫情输入风险增加的新情况,开展第三轮地毯式摸排工作。与此同时,封闭式管理也在不断完善升级——更换出入证,增加防伪标识,充分利用数据化手段,扎牢社区防控篱笆。

  3月17日,接到防控部门电话说要从机场送来一名境外回国人员后,大连中山区葵英街道独立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强立马赶到这名回国人员住处,发现家里还有3口人,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

  “不行!不能进家门!必须严格执行单独隔离的政策!”王强果断让这名回国人员等候,他与其家人沟通,陪其母亲专门查看了另一处租下的住处,确认符合条件后送其入住,又将口罩、消毒液等物品送过去。

  忙完接送安置,已是将近凌晨。接下来,监督这名回国人员严格执行隔离政策,帮助买菜、取快递、收垃圾等工作,都被王强和社区的工作人员包了下来。

  “现在到了关键时期,尤其要防输入,我绝对不能掉链子。”王强的话,道出了千千万万社区工作者的心声。

  社区既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又是复工复产第一线。战“疫”不能松懈,复工复产更要加力提效。

  目前,位于大栅栏街道的北京坊已经打开“栅栏”,开放街区多处入口,迎接消费者。晌午,陆续有顾客扫描健康码、监测体温后进入,餐厅也重新开放……

  “从社区防控到复工复产,我们不断打补丁补短板,越做越有信心。”李婕说,“我们决不能、也决不会麻痹懈怠,这次战‘疫’,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记者刘红霞、史林静、关俏俏、蔡拥军、王君璐、庞明广)

  3月7日,吉林省长春市长山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吴亚琴在登记社区车辆出入信息。 新华社记者 林宏 摄

  2月19日,重庆市渝北区龙塔街道工农社区工作人员(左)向居民发放口罩。 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3月8日,在北京市中关村街道白塔庵社区出入口,“90后”志愿者王玥(左)接过快递员送来的社区居民的快递。  新华社记者 任超 摄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蔡甸街跃进社区网格员高波(左)到居民区进行排查(2月7日摄)。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沙井街道丰和社区书记徐晓琳(左一)在对一家刚恢复营业的餐饮店进行检查(2月26日摄)。  新华社记者 周密 摄

  2月18日,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桂小妹(右)和青山区工人村街青和居社区第三网格网格员李文丽进楼道准备开展逐户排查。  新华社记者 程敏 摄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