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习近平提出中国方案

2020-07-10  A+ A-
2020年7月11日是第31个世界人口日。在当前背景下,联合国人口基金将主题确定为:“终止新冠肺炎疫情:当下如何保障妇女和女童的健康和权利”。

目前,疫情已波及210多个国家和地区,影响70多亿人口。如何终止新冠肺炎疫情是摆在全人类面前最紧迫的任务。

一直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行动,阐明中国理念、提出中国主张。习近平强调:“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全球疫情防控分享经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同各国一道促进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言出必行,中国始终用实际行动为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尽责,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担当。

携手抗疫 中国积极开展国际联防联控

新冠疫情发生后,习近平在部署疫情防控时多次强调要同世卫组织、相关国家保持良好沟通并及时向外界通报疫情。习近平更是身体力行,开启了非常时期的“云外交”,先后同60多位外国领导人、国际组织负责人通电话、通信,并出席多场国际会议。

2020年3月2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并发表题为《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的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在此期间,习近平始终强调,中方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维护好地区和全球的公共卫生安全,反对将疫情政治化、标签化,并呼吁各国积极开展国际联防联控。

在习近平的部署下,中国一直践行积极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的主张,不但在第一时间向国际社会通报疫情信息,并且同1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举行了180多场专家视频会。

而某些西方国家的部分政客戴着有色眼镜屡屡对中国的抗疫行动进行诋毁和污蔑,不断造谣中国隐瞒疫情。中国则用铁一般的事实一次次戳破他们的谎言。

 

风雨同舟 中国积极向国际社会提供援助

2020年5月1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疫情无国界。危机面前,人类更是一个命运共同体。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在多个重要外交场合承诺,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并呼吁国际社会向应对疫情能力薄弱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帮助。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透露,截至5月31日,中国共向27个国家派出29支医疗专家组,已经或正在向150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举办线上线下培训400余场;地方政府、企业和民间机构、个人通过各种渠道,向15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捐赠抗疫物资。

2020年3月7日,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派遣的中方医疗专家组和中方援助的防疫物资由广州抵达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以援助伊拉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华社发(哈利勒·达伍德摄)

此外,中国积极参与并落实二十国集团缓债倡议,已宣布77个有关发展中国家暂停债务偿还。中国还将进一步加大援非抗疫力度,继续向非洲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提振士气 中国积极为世界经济复苏按下“快进键”

疫情在全球传播蔓延,人员流动、跨境商贸活动受阻,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双重打击,世界经济深度衰退不可避免。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习近平多次主持召开、出席重要会议,赴地方考察调研,为恢复经济社会运行秩序积极部署。

2020年6月22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会见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与此同时,习近平在外交场合积极呼吁“各国应该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减免关税、取消壁垒、畅通贸易”,并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及新业态合作,表明了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应对疫情挑战的坚定决心。

疫情以来,中国始终践行承诺,持续向国际市场供应防疫物资、原料药、生活必需品等产品,坚定不移扩大改革开放,积极扩大进口,扩大对外投资。

2020年5月9日上午10时,满载3500立方米、294.42吨国际合作防疫物资的75041次中欧班列,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公司吴家山站开出,驶往塞尔维亚共和国首都贝尔格莱德,支援塞尔维亚及周边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宋英辉摄

中欧班列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大幅增长,累计开行5122列,同比增长36%;6月份开行1169列,创历史新高。

6月15日,筹备了两个多月的第127届广交会正式开幕广交会首次搬到“云端”举办,不仅是应对当前疫情影响的创新之举,在稳住外贸基本盘的同时,也在特殊时期为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激活新动能。

……

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经济全球化形态,但全球化发展大势没有改变,搞“脱钩”“筑墙”“去全球化”,既割裂全球也难以自保。中国一直以来的举措为各国抗击疫情、稳定世界经济作出巨大贡献。

文/王政淇 于子青 实习生王江珹

图/王潇潇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