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西武宣县二塘镇双桂小学,老师韦旭禧给学生们发牛奶(6月19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祎铭 摄 “首先是教师数量不足,存在结构性缺编;其次是条件艰苦,好的老师留不住……”盘玖仁坦诚直白地说出了偏远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存在的短板。 “你反映的问题很实际。”习近平总书记回应道。 “昨天我去看了汝城县文明瑶族乡第一片小学,学校里有教学楼、宿舍和食堂,营养午餐是免费的,孩子们很开朗,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基本解决了义务教育普及化的问题,但教育资源不均衡问题又突出出来。‘十四五’时期要着力解决这个问题,要好好研究。” 村支书、乡村教师、扶贫干部、农民工、种粮大户、货车司机、快递小哥、餐馆店主、法律工作者……两个多小时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同每一位发言代表都进行了交流。 “正确的道路从哪里来?从群众中来。我们要眼睛向下,把顶层设计同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 在吉林省吉林市一拉溪镇,农民在运粮车上整理收割机收获的水稻(2018年9月17日摄)。新华社记者 许畅 摄 为了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从今年7月到9月,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了7场专题座谈会。 从出席人员看,涵盖企业家、党外人士、经济社会领域专家、科学家、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地方党政领导、基层代表等各领域各阶层人士; 从召开地点看,既有北京,也有合肥、长沙等考察调研途中; 从座谈主题看,有专门针对某一群体的开门问策,有针对某一区域发展的问诊求方,还有针对基层群众的意见听取…… 沉甸甸的“十四五”规划建议,正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主持下,在一次次深入调研、广集民智中找到破题的关键,在一场场座谈交流中凝聚奋进的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鼓励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以各种方式为‘十四五’规划建言献策,切实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十四五’规划编制中来,齐心协力把‘十四五’规划编制好。” 8月16日一大早,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官网、新闻客户端及“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同步推出了新专栏——建言“十四五”。 通过互联网就“十四五”规划编制向全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这在我国五年计划和规划编制史上是第一次。基层百姓的所思所想、所期所盼,得以直通中南海。 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亿万网友的议政热情被充分点燃。短短两周时间里,累计收到超过101.8万条建言,其中对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党的建设、乡村振兴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最为集中,为文件起草工作提供了有益参考。 网上意见征求活动告一段落后,习近平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针对人民群众所提建设性意见,“有关部门要及时梳理分析、认真吸收”“要总结这次活动的经验和做法,在今后工作中更好发挥互联网在倾听人民呼声、汇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更好集思广益、凝心聚力”。 8月中旬,“十四五”规划建议稿向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征求意见。共收到108个单位和10份党外人士书面材料反馈,总共提出修改意见2181条。收到从中央领导职务退下来的老同志等方面反馈意见58份。 在认真研究、逐条斟酌基础上,起草组对全会文件稿初步增写、改写、精简文字共计366处,覆盖各方面意见建议546条,反馈意见的吸收率达21.88%。 “从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主持召开多场座谈会到启动网络意见征求活动,从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到听取党外人士意见建议,这次五年规划建议征求意见范围之广、参与人数之多、形式之多样堪称前所未有。”一位曾多次参与中央重要文件起草工作的起草组成员说。 春去秋来,耕耘收获,规划建议稿在夜以继日的反复打磨修改中日渐成熟。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2次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建议送审稿。 10月26日上午9时,这份承载党和人民重托、凝聚各方智慧力量的文件,摆放在了出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各位同志面前。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工作报告,并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从26日下午开始,与会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有关方面负责同志以及党的十九大代表中的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分成10个小组,围绕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和建议讨论稿展开讨论。大家争相发言,气氛热烈,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出席会议的198名中央委员中189人发言,166名候补中央委员全部发言,153名列席人员中151人发言,不少人多次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与会同志一致表示,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砥砺奋进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恢弘气魄、远见卓识、雄韬伟略,惊涛骇浪中坚如磐石,风险挑战中运筹帷幄,充分展现了大国领袖的政治智慧、战略定力、使命担当、为民情怀、领导艺术,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和高度信赖。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领航掌舵,有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顽强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 与会同志一致认为,规划建议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我国中长期发展进行战略擘画,以理论武装引领整体设计,以洞察大势引领全盘布局,以目标愿景引领宏伟征程,兼顾谋当下与图长远、固根本与扬优势、驭变局与开新局,系统回答新发展阶段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通篇贯穿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展现出强大的思想力量、真理力量、实践力量。 经过两天半的充分讨论,与会代表共提出修改意见290余条。文件起草组根据这些意见,对建议稿作出31处修改。 28日晚上,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审议建议修改稿。 29日上午,建议修改稿再次提交全会讨论。文件起草组吸收与会代表新的意见建议,又对建议稿作出修改,最终形成建议表决稿。 29日下午,全会正式审议通过了这份建议。 “全会通过的《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强调指出。 在山东青岛,人们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下线仪式上参观(2019年5月23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迈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规划建议将指引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年11月3日,新华社受权播发规划建议全文。 思想有多深,实践就能走多远。 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三个“新”,构成了规划建议全文的逻辑主线,体现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未来发展的深邃思考。 “这三个‘新’的提法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而是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4亿人口大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战略思考,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一位起草组成员说。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 从判断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到提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提出新发展理念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再到党的十九大明确我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论断一脉相承,表明我们党对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认识不断深化,充满着历史纵深感、与时俱进的时代感。 ——新发展阶段之“新”,就在于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这在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实现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翻开规划建议,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跃然纸上。 “高质量发展不能只是一句口号,更不是局限于经济领域”; “要研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如何充分体现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当前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还不少,改革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文件起草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传递一个鲜明指向:“十四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要体现在国家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新发展理念之“新”,就在于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十三五”以来,被实践证明科学有效的新发展理念,将继续引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保证新发展阶段走稳走深走实。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 “十三五”规划建议中,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如一条主线主导布局,统领全篇;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则将五大发展理念化作一条论述逻辑线,如经脉串联起各章节的枝枝叶叶,推动新发展理念在更深更广层面落细落实。 这是文件中一个别具深意的安排——在规划建议的12个方面重大任务部分,“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被放在了最前面。 “如同‘十三五’把创新发展放在‘集装箱式’块状结构的第一部分,‘十四五’规划建议的这一安排,进一步表明我们党对创新发展的极端重视,尤其是大变局下的大国博弈,更坚定我们走科技自立自强的创新发展道路决心。”起草组成员这样认为。 “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像当年攻克“两弹一星”一样,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 在起草创新发展部分的重要内容时,习近平总书记给予进一步指导,强调“十四五”时期要加强系统谋划,集中优势兵力,敢于抢抓机遇,“尽快冲出重围,一个山头一个山头攻下来”。 空中俯瞰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2018年7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徐昱 摄 在江苏省淮安市,体育爱好者在淮安森林公园进行“全民健步走”活动(8月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干石泉 摄)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坚持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我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 “规划建议中的这些重大部署进一步表明,新发展理念将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强调要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基础上,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这反映出我们党对发展规律的更深刻认识。”一位起草组成员说。 ——新发展格局之“新”,就在于这一新战略部署,是适应我国新发展阶段要求、塑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必然选择。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今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第七次、第八次中央财经委会议,都与谋划新发展格局有关。自今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提到的这一新战略部署,成为规划建议的重要内容。 这是否是中国迫于外部形势的无奈之举、被动之举?是否意味着中国扩大开放政策将发生改变? 面对各方关切,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遭遇过很多外部风险冲击,最终都能化险为夷,靠的就是办好自己的事、把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 “我们强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要关起门来搞建设,而是要在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进行总体性应对,以顺畅的国内大循环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形成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新优势。” 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规划建议的一系列部署,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开拓发展新境界。 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背后,始终贯穿着两件大事:统筹发展和安全。 实施国家安全战略、防范和化解影响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各种风险……规划建议中关于“安全”的提法和系统部署,彰显着我们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总体国家安全观。 “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规划建议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和守正创新,将为中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开好局、起好步发挥统领作用。
在“2020年上海市夏季人才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面洽会”上,求职者了解招聘单位信息(7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颖 摄 永葆初心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十四五”规划建议对人民群众意味着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生动阐述:“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我们就要不断制定新的阶段性目标,一步一个脚印沿着正确的道路往前走。” 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正是起草“十四五”规划建议的价值基点,也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四五”开启之时,恰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 百年风雷激荡,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此次起草规划建议的过程,也无时无刻不澎湃着赤诚火热的为民之心。 研读全会规划建议,扑面而来的是浓郁的人民情怀,贯穿始终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发展为了人民—— 文件起草期间,正值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公共卫生体系等方面存在的一些短板”。广大人民群众也对补齐发展短板有高度期待。 民有所呼,党有所应。 规划建议中有关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论述篇幅,占到“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内容的一半以上。习近平总书记还亲自提出,科技创新要增加“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要求,这进一步凸显中国共产党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民的关爱。 一名起草组成员介绍:“起草本次全会文件的时候,我们始终秉持这样一条原则——是否能够真正增进人民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 百姓期盼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这份规划建议就提出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一系列新举措; 贫困群众脱贫后仍有返贫风险,规划建议就提出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帮扶机制、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等具体举措,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高速城市化进程中老旧小区暴露出治理困境,规划建议就对我国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作出部署,努力让城市“有里有面”、百姓安居乐业…… 拼版照片上图:这是整屯搬迁前的广西南丹县里湖瑶族乡董甲村么干屯(2018年1月10日摄)。村民们都搬迁到“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里湖王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下图:这是广西南丹县“千家瑶寨·万户瑶乡”里湖王尚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8月4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周华 摄 据文件起草组介绍,规划建议提出的12个方面重大任务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所占的篇幅最大。可以说,规划建议中的一切发展政策都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发展依靠人民—— 网友“问琴知雅意”从未想到,听起来十分“高大上”的“十四五”规划建议,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8月中旬,当看到几家中央媒体推出建言“十四五”专栏时,“问琴知雅意”便在央视网建言专栏上留言: “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保障的热点,农村养老更是困中之困,农村老龄化更为严重,探索有效的农村特色养老模式非常必要”“为农村老年人提供家门口的照料、医疗、娱乐服务”。 几乎同一时间,一位网名为“云帆”的网友在人民网建言专栏上建议: “乡村振兴应该先从农村互助养老开始,让留守老人有归宿、让进城子女在城里能安心创业。在农村人口聚集区域,由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共食堂、公共宿舍,有意愿的老人都可以免费居住、生活在一起,年龄小的、有能力的老人照顾年龄大的、能力弱的老人,形成互助养老模式。” 网友们的建议,很快就送到了文件起草组案头,并得到起草组同志高度重视。 在江西省南昌市东湖区彭家桥街道文教路北社区,老人们在社区的“幸福食堂”吃午饭(7月29日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经过统筹考虑研究,规划建议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从卫生健康领域单列出来,作为单独的一条“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同时,网友建议的“互助性养老”模式也正式写入了文件。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规划建议充分汲取了人民群众智慧,也必将凝聚起广大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强大合力。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对社会主义本质有着清醒的认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习近平总书记话语坚定。 经过数十年高速发展,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比以往更加厚实。 在规划建议中,我们党第一次在全会文件中突出强调“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同时下了更大力气促进共享发展—— “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财力支持,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规划建议还在收入分配领域出台一系列政策组合拳:“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享有同祖国共发展、与时代同进步的无限机遇。 时代大潮,澎湃向前。 从1953年至今,14个五年规划(计划)勾勒着中国从一穷二白到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也贯穿着一个百年大党一以贯之的主题: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站在新的重大历史关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向前迈出更大的步伐,14亿中国人民携手迈入现代化社会,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将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 “这是何其远大的目标,何其宏伟的蓝图!”参加全会的一位中央委员动情地说,“百年大党的初心使命,就浓缩在这份规划建议中。这个伟大愿景不仅会造福14亿中国人民,更将深刻影响整个世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手中。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深刻认识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亿万人民团结一心不懈奋斗,中国,必将在现代化新征程上再创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更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