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生态地位重要而特殊。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强调“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青海,再度聚焦生态话题。 此行,总书记在青海湖仙女湾听取祁连山和青海湖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介绍,并实地察看青海湖环境综合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成效。 从青海自身看,生态保护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的:“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从全局看,生态环境保护事关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是“国之大者”。 “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 打开中国地图,青海的重要意义“跃然纸上”:这里有着中国最大的咸水湖青海湖,有着长江、黄河、澜沧江3条大河发源地的“中华水塔”三江源,有着雄亘其间的祁连山脉……既是丰富的生态资源宝库,又是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国家发展全局中有着无可替代的战略地位。 “‘中华水塔’是国家的生命之源”“必须担负起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海的责任。 生态保护,全国一盘棋,青海特别是三江源“作为水源涵养地,承担着生态功能最大化的任务”。试想如果“中华水塔”的“储水”“配水”“供水”能力退化,或者不能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下游甚至整个中国的生态环境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看待生态环境问题,站在民族复兴、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的高度,而不是局限在一局一域、一时一事,体现的是人民情怀、历史责任。 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宏阔、更长远的时间坐标上,放在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这是立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着眼人民福祉和民族未来。 “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西代表团审议时深刻指出。 远见卓识基于实践调研。对生态环境工作,总书记“历来看得很重”。 在河北正定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主持下制订的《正定县经济、技术、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就列入了“宁肯不要钱,也不要污染”的内容。 1997年,习近平同志到三明常口村调研时就曾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画’,做好山水田文章。”他5次深入生态困境中的长汀,走进山村、访问农户,摸清实情、谋划对策,长汀大规模治山治水的大幕由此拉开。 2000年,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前瞻性地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省战略构想。 2005年,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安吉余村调研深刻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治国理政的重要战略位置,一系列重大部署、一系列重大举措,频次之密、推进力度之大、取得成效之多,前所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在从蓝图变为现实。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很长时间以来,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快速增长,认为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是二元对立、不可调和的矛盾。然而,发展与保护真的两难选择吗? “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决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 “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不是要把它破坏了,而是要把它保护得更好。” …… 站在推进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高度,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生态和生产力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让绿色成为财富,打破了简单地把发展与保护对立起来的思维束缚。 青海牧区一个个镜头历历在目:曾经由于过度放牧,黑土滩一片接着一片,盐碱加重,水土流失,风沙肆虐。牛羊吃不饱,卖不上钱,牧民只好靠扩大养殖数量保证收益,造成恶性循环。 “发展理念搞对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 今天,生态养殖合作社把一家一户“组织起来”,划区轮牧、种草养畜,曾经的“一黑一白”黑牦牛和藏羊无序散养逐渐走进历史,不仅畜牧业实现了高质量健康发展,“草木生而畅茂,牛羊牧而滋蕃”美丽画面又再现祁连山下。 “生态文明建设并不是说把多少真金白银捧在手里,而是为历史、为子孙后代去做。这些都是要写入历史的。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真正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守护好脚下净土,保护好头顶蓝天,为中华民族延续美丽的家园,方能不负嘱托、无愧伟大的时代。 策划:杜尚泽 撰文:秉岩 图片来源:新华社(摄影:谢环驰、李学仁,视觉编辑:赖向东、毕晓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