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四大看点

2017-08-31  A+ A-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  题:开启金砖合作新的“金色十年”——聚焦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四大看点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许可、伍岳、黄鹏飞

  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即将在厦门举行。这是继2017年上半年中国成功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又一场引人注目的主场外交活动。

  金砖国家合作将开启第二个十年,金砖五国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合作前景依旧广阔。厦门会晤有哪些看点值得期待?

  看点一:习近平主席的“厦门时间”怎样安排?

  作为东道国领导人,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峰会期间有一系列重要活动。

  除了出席金砖国家工商论坛的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外,习近平主席还将主持召开金砖国家领导人小范围会议和大范围会议,重点讨论世界经济形势和全球经济治理、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国家安全和发展、深化金砖合作、开展人文交流、推进机制建设等议题。

  此外,习近平主席还将主持召开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就“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广泛的发展伙伴关系”等议题进行讨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认为,厦门会晤作为今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可以让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地设置议题,在国际治理体系中超越西方模式,为发展中国家呐喊。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表示,厦门会晤在逆全球化思潮和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背景下召开,迫切需要与会国家为推动全球治理机制改革、加强南南合作、维护全球化等贡献“金砖智慧”和“金砖方案”。

  看点二:“金砖+”模式如何扩大“金砖朋友圈”?

  金砖国家不是封闭的俱乐部,金砖合作的影响也远远超出五国范畴。从2013年开始,历届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均由东道国邀请一些非金砖国家进行对话交流。

  今年,中国提出“金砖+”模式,基于这一理念,中方将在厦门会晤期间邀请埃及、墨西哥、塔吉克斯坦、几内亚、泰国的领导人,出席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

  陈凤英告诉记者,往届会晤邀请的国家大多来自东道国所在地区,此次中国从全球范围内选择5个具有鲜明地区特色和洲际代表性的国家,共商南南合作和国际发展大计。这有助于扩大金砖合作的影响力,将金砖合作机制打造成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南南合作平台之一。

  王文认为,“金砖+”推动建立更为广泛的伙伴关系,无疑会让金砖合作机制得到更多的国际支持,让金砖合作的第二个“金色十年”起步更稳、发展更顺。

  看点三:迄今最大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如何开?

  本次会晤将举办迄今规模最大的金砖国家工商论坛。习近平主席将出席工商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回顾金砖国家10年历程,总结金砖合作经验,展望未来发展前景。其他一些国家的领导人也将在工商论坛发表演讲。

  据中国贸促会会长姜增伟介绍,本次工商论坛参会者既有金砖国家和受邀国领导人,也有联合国工发组织、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国际组织负责人,还有来自25个国家不同领域的大中小企业,包括5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和110多家中国500强企业。与会人员预计接近1200人,工商界代表突破1000人,超过以往历届论坛,中外方代表各500多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沈世顺认为,本次工商论坛的关键点在于南南国家的工商合作如何提升,主要还是促进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工商合作,比如现在最热门的电子商务领域的合作。

  他说,经济、商务合作仍然是金砖的主轴。当前经济全球化形势受到挑战,发展中国家更加期待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而这正是金砖国家所倡导的。这也说明金砖国家将在未来会对世界经济有更强的带动力。

  看点四:厦门会晤将会达成哪些成果?

  自今年1月1日接任金砖主席国以来,中国已经主办了财金、经贸、科技、工业、文化、教育、环境等各领域的会议和活动84场,其中部长级以上会议22场,共形成60多项合作协议和共识。

  专家表示,这些会议和活动为本次厦门会晤做好了前期准备,提供了更有价值的议题,体现了金砖合作机制越来越成熟。这些合作协议和共识也会在厦门会晤的成果文件中集中展示。

  据外交部介绍,金砖五国领导人将在本次厦门会晤后通过《领导人厦门宣言》,系统反映五国领导人重要共识,就加强经济务实合作、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维护国际和平稳定、深化人文交流发出积极信号。

  金砖国家领导人还将同埃及、墨西哥、塔吉克斯坦、几内亚、泰国领导人进行对话。对话会后,中方将发表一份主席声明,归纳会议在落实可持续发展议程、加强南南合作、构建发展伙伴关系、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等方面的共识。

  沈世顺表示,当前全球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对金砖合作都抱有很大期待,一方面希望金砖国家能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提出新的“金砖方案”;另一方面也期待在中国的引领下,南南合作对未来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