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区改革:只有美好的愿景 难见灿烂的前景?

2017-12-08  A+ A-
  欧洲联盟委员会6日发布欧元区改革计划草案,部分呼应法国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提出的欧盟改革建议,如设立帮助欧元区国家挺过经济危机的“稳定机制”。

  然而,更为关键、也更具争议的改革建议,即设立欧元区财政部长和欧元区统一财政预算,没有被接纳。

  【“未雨绸缪”都同意 “防漏方案”难统一】

  “经历多年危机之后,是时候了,该把欧洲的未来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欧盟委员会主席让-克洛德·容克在一份声明中说,“修补屋顶就得趁阳光灿烂的时候。”

  容克所用欧洲俗语相当于中文“未雨绸缪”。欧元区改革方案的宗旨是确保19个欧元区国家在遭遇类似2008年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的“暴风雨”时有备无患。只是,就“屋顶”怎么修才能“防漏”,欧元区国家意见不一。

  对欧元区进一步融合,8个非欧元区欧盟国家也有疑虑:它们日后会不会成为欧盟内“二等公民”,在欧盟财政决策过程中发言权更小、也更难分得资助?

  马克龙提议设立欧元区财政部长和欧元区议会,以监督管理一个数千亿欧元规模的欧元区统一财政预算。欧委会所提方案则是为启动结构性改革的成员国提供“现金奖励”。

  欧委会支持建立欧元区“稳定机制”想法,以便向遭遇经济危机的个别欧元区国家提供援助。现行欧洲中央银行机制难以应对这种局部经济危机。但欧委会没有提及投入资金规模。

  欧委会不提设立“欧元区财政部长”,而建议在欧委会高级成员中任命一名“经济和财政部长”,主持欧元区国家财政部长每月例会,可能在2019年11月新一届欧委会就任后正式设立这个职位。各国财长对让欧委会官员主持财长例会的想法不“感冒”。现有机制下,欧委会仅作为观察员出席财长会。

  德国支持将欧元区国家政府各自运营的现有重债国援助基金改造为“欧盟货币基金”,欧委会同意,但提出这一基金应成为欧盟常设机构,接受欧洲议会监督。各国政府恐怕难以接受这一方案。

  【“法国提建议,德国不参加,这可不行”】

  “只有欧委会能够就欧元区和整个欧盟(改革)提出具体建议,虽然一些人会希望它最好什么也不提,”欧委会分管经济事务的委员皮埃尔·莫斯科维奇在新闻发布会上说。

  德国之声广播电台报道,这番言论可能暗指德国不支持较激进的欧元区改革方案。

  涉及欧盟财政事务,德国一向趋于保守。作为欧盟最大经济体,“统一欧盟预算”意味着德国要出更多资金。欧委会方案没有采纳德国提出、斯洛伐克和荷兰支持的设立“主权破产机制”建议。这一机制旨在施压成员国政府节俭开支、控制预算。

  欧盟规定成员国预算赤字不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法国近年屡屡超过这一限定。马克龙今年9月提出宏伟的欧盟改革蓝图,希望借助欧盟制度改革振兴法国经济、缓解高失业率和提高劳动力市场流动性,但欧盟其他国家对马克龙是否有能力推动国内改革信心不足。

  欧盟成员国财长自11月起开始商谈欧元区改革方案,但遭遇一个明显障碍:德国陷入选举后组阁困境,安格拉·默克尔政府成为看守内阁,难以出台任何重大决策。是否能够继续当欧盟改革的首席推手,取决于默克尔领导的联盟党与第二大党社会民主党能否再度组成“大联盟”政府。

  马克龙对“大联盟”寄望颇高,因为走中左路线的社民党一贯赞同把欧洲一体化推向深入。拟于7日至9日召开的社民党代表大会将决定是否正式启动联合组阁谈判。社会党领袖马丁·舒尔茨6日说,会上将讨论社民党如何“尽一切力量”促成德国政府经济响应马克龙关于欧盟改革的设想。

  他说:“法国提出建议,而德国不想参加,这样可不行。”

  【“没人喜欢,但没人敢说”】

  12月15日,欧盟将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总部召开欧元峰会,与会领导人来自19个欧元区成员国和其他6个签署2012年欧盟财政协议的欧盟国家。未签署这一协议的捷克、协议签署时还未入盟的克罗地亚获邀以观察员身份参加。

  欧盟官员说,欧洲理事会主席唐纳德·图斯克准备在峰会上让各国代表就如何“增强欧洲货币联盟”提出建议,供欧盟明年6月作决策。12月4日,包括英国在内的欧盟全体成员国将举行峰会,但“重头戏”会是英国“脱欧”议程。

  “12月峰会不会作出什么重大决定,”一名欧盟人士告诉法新社记者,“没人喜欢欧委会的一揽子改革方案,但没人有胆说出口。”

  “我可以提前告诉你,德国组成新一届政府的时间,一定早于所有成员国就这些改革举措达成共识,”德国财政部长彼得·阿尔特迈尔说。

  美国佐治亚大学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副教授卡斯·马德说:“德国强势政府继续缺位,英国‘脱欧’方案仍模糊不清,意大利选举已经铺开。这种情况下,欧盟和欧元区注定会继续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就算马克龙和默克尔愿意合力推进更具雄心的改革议程,他们要说服他们的天然盟友还是不容易,比如奥地利和荷兰的领导人都喜欢更具民族主义倾向的方案……(欧盟)只能侥幸期盼经济形势改善,让那些无能又拒绝改革的国家少出麻烦。”(沈敏)(新华社专特稿)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