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展现负责任国家形象”(推动抗疫国际合作,中国在行动)

2021-11-12  A+ A-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中国率先提出新冠疫苗应该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做出促进疫苗公平可及的“中国承诺”,采取一系列扎实行动落实这一庄重承诺。中国是世界上对外提供新冠疫苗最多的国家,为构筑全球免疫防线作出重要贡献。

  数据显示,中国已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17亿剂疫苗,全年将对外提供超过20亿剂。中国已向“新冠疫苗实施计划”供应超过7000万剂疫苗,并捐赠1亿美元,还同30个国家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同19个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

  11月4日,秘鲁总统卡斯蒂略发表电视讲话,祝贺秘中两国建交50周年。他在讲话中强调,中国在全球抗疫中充分展现团结合作精神,感谢中方对秘鲁抗疫的大力支持。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同建交太平洋岛国首次外长会上,太平洋岛国赞赏中方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感谢中国积极提供医疗物资、疫苗和资金支持。中方宣布建立中国—太平洋岛国应急物资储备库,愿继续向有需要的太平洋岛国提供疫苗,为实现疫苗在太平洋岛国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作出贡献。11月7日,中国援助瓦努阿图第二批新冠疫苗运抵瓦首都维拉港。

  萨尔瓦多卫生部长弗朗西斯科·阿拉比日前表示,中国新冠疫苗及时运抵萨尔瓦多,“助力当地度过疫情‘最艰难时刻’”。今年3月起,多批中国新冠疫苗抵萨,保障该国为老人、医护人员等高危人群率先接种。阿拉比说,中国疫苗帮助萨尔瓦多成为地区疫苗接种管理最好的国家之一。泛美卫生组织数据显示,萨尔瓦多约55.6%的人口已完全接种新冠疫苗,接种率位居拉美国家前列。“在全球抗疫合作中,中国展现负责任国家形象。”阿拉比说。

  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本月底将在论坛非方共同主席国塞内加尔举行。塞内加尔外长艾莎塔·塔勒·萨勒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是第一个向塞内加尔援助新冠疫苗的国家,并一直通过多种方式向塞内加尔提供支持,塞人民感谢中国的帮助。

  11月7日,中国政府援助卢旺达第二批30万剂国产新冠疫苗运抵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国际机场。卢卫生部生物医学中心部门负责人阿尔伯特·图依施密说,这批疫苗将有效弥补卢疫苗供应缺口。中国为全球疫苗公平分配作出重要贡献,展现了大国担当,“中国的行动鼓励其他国家加入推动新冠疫苗公平分配中,从而使更多国家可以获得疫苗”。

  11月3日,中国政府向埃及政府援助的新一批新冠疫苗交接仪式在埃及卫生部举行。埃及卫生部代理部长加法尔表示,在埃及疫情发生后,中国率先向埃方提供支持与帮助,“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升华了两国间的深厚情谊”。患难见真情,埃方愿继续同中方团结一致,深入推进疫苗生产本地化、疫情防控等各领域合作,反对将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

  中国政府援助约旦第二批新冠疫苗交接仪式11月4日在约旦首都安曼举行。出席交接仪式的约旦卫生大臣菲拉斯·哈瓦里表示,这体现了约中两国深厚友谊和坚定的战略伙伴关系。他高度赞赏中国为推动疫苗在全球范围内公平合理分配作出的巨大努力,并表示中国疫苗将有效助力约旦推进全国疫苗接种工作。

  11月3日,中国政府援助尼泊尔政府的160万剂国药新冠疫苗运抵尼首都加德满都。中国通过援助、商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等渠道,已累计向尼提供近1500万剂国药疫苗,成为尼最大的疫苗供应国。中国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尼民众的高度认可。尼泊尔卫生和人口部部长卡蒂瓦达在交接仪式上致辞时表示,尼泊尔政府寻求在明年4月中旬前为全部人口接种新冠疫苗,中国在疫苗交付方面提供的合作与便利“非常有助于实现这一目标”。

  英国政府11月8日发布公报说,英国将承认世界卫生组织新冠疫苗紧急使用清单上的疫苗,完全接种这些疫苗的旅客入境英国后将免除隔离,其中包括两款中国疫苗。

  11月1日,中国援助的一批国药集团新冠疫苗运抵坦桑尼亚。坦桑尼亚卫生部长瓜吉马高度赞扬中方对坦抗疫的大力支持,表示坦桑尼亚政府和民众对中国疫苗拥有充足信心,认为这批疫苗及时运抵将帮助坦方更好更快地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10月30日,一批中国捐赠的科兴新冠疫苗运抵厄瓜多尔首都基多。厄瓜多尔卫生部长加尔松在欢迎仪式上说,中国疫苗对厄瓜多尔实现疫苗接种目标和抗击疫情至关重要。厄外交部当晚发表声明说,中国的支持深化了两国间的合作关系和友谊。

  不久前,中国政府向柬埔寨政府无偿捐赠的第六批疫苗抵达柬首都金边。柬卫生部最新数据显示,柬埔寨已累计收到近4000万剂疫苗,其中3530万剂来自中国。柬卫生部国务秘书约桑巴表示:“鉴于柬埔寨较高的疫苗接种率,我们有信心在今年年底前对已经接种疫苗的外国游客重新开放边境。”

  (本报曼谷、北京11月11日电 记者赵益普、曲颂、俞懿春)


  《 人民日报 》( 2021年11月12日 02 版)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