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赦免试验莫重蹈廉政账号覆辙

2017-06-09  A+ A-
作者:张立

2017年4月上旬,四川省乐山市大大小小的政府机关乃至村委会都贴出了一张“敦促令”。“敦促令”的设计者、乐山市纪委书记刘光辉的初衷是,“解脱干部,割裂负能量,让干部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全身心投入乐山的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敦促令”的受益者们却顾虑重重,有的不愿主动暴露自己,有的避重就轻。“敦促令”发布整整一个月后,主动交代问题的官员200多人,有些县区零交代。最新的统计显示,主动交代人数达1668人。(6月8日 《南方周末》)

治腐防腐是从中央到地方政治工作的重头戏,四川省乐山市推出“反腐赦免实验”,可以说是地方反腐的主动探索,效果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从执行来看,怀疑者有之,点赞者有之,如何消化掉腐败为反腐赢取更多时间,需要反腐赦免不断完善,以避免反腐赦免成“廉政账号第二”。

人们对廉政账号印象还非常深刻。从推出试点到大面积推广,最开始的初衷是,让那些收受贿赂的官员主动交待问题,从早预防、从小预防。试行初期,廉政账号确实起到了感化一批、挽救一批的作用。然而,到了后期,廉政账号俨然成为贪腐官员金蝉脱壳的“帮凶”,小钱藏大钱,成为反腐治腐路上新的障碍。各地针对廉政账号交的运行实际,最终取消了廉政账号。

廉政账号的黯然退场,应该成为乐山市反腐赦免实验的前车之鉴,从实际操作来看,也确实发现公众对赦免实验类似于廉政账号的担忧。怎样赦免、由谁赦免、赦免的程度、法律法规和赦免如何平衡,等等,都不是一句简单的赦免实验就能代替。

反腐赦免,目的是解决违纪行为存量,但正如有人所言,“吓死胆小的,撑死胆大的”,假如“老实人”交待了自己收受钱财情况,而那些隐藏更深的“苍蝇”“老虎”不交待,或者一些人避重就轻,赦免实验就失去了有腐必治、酌情处理、标本兼治的初衷。

反腐赦免,体现了乐山市关爱干部的良苦用心,但良苦用心不能成为部分贪腐官员反守为攻的缺口,这就需要靠制度性支撑来保证,需要通过明确的规则来堵塞漏洞,并由此掀开腐败的冰山一角,而不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反腐赦免,既是为了挽救干部,保护干部,又是为了打开反腐的新窗口。赦免是一种尝试,未免就有缺陷和不足,这尤其在后期的制度优化上打好“补丁”。既要情感上感化干部,又要制度上震慑干部,还要组织上规范干部行为,既“护根”,还要清理“烂根”,更要“育根”,形成负能量和正能量的此消彼长。

坚持惩治腐败和预防腐败相结合,是推进廉政建设的重要措施。“反腐赦免”会交出怎样的答卷,需要紧紧围绕党章党纪和法律法规这个中心,汲取廉政账号教训,形成更多的头脑风暴,在制度纲性的硬约束下,最大程度的挽救干部,建设良好政治生态。(张立)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