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陪餐,不只是陪吃饭

2019-10-31  A+ A-
近年来,校园食品安全事故不时发生,“舌尖上的校园安全”时刻牵动着亿万家长的心。近日,教育部通报了校园食品安全整治工作的最新进展:全国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建有食堂的一共38万所,到10月14日已经有31.86万所达到了“明厨亮灶”,覆盖率达84%;下一步,将重点督促各地落实校长、园长陪餐制以及推进“明厨亮灶”,对出现的问题严肃查处。

为校园食品安全多加一道安全阀的陪餐,可不仅仅是陪学生吃饭那么简单。首先,细节要抓好。例如,陪餐者,无论是校长、园长、老师,还是家长,都必须办健康证,并在学校食堂醒目位置进行公示。

其二,要无微不至地关爱学生。例如,从2005年建校以来一直实行班主任陪餐制的河南省郑州市宇华实验小学,班主任在陪餐时除了要确认饭菜是否打够量,更要监督孩子好好吃饭,及时调整孩子过敏的菜品。而且,陪餐也是了解学生、增进师生感情的绝佳机会。

更重要的是,陪餐不能流于形式。让校长、园长陪餐,是希望通过与学生共同进餐的方式激发学校管理者的责任意识,让他们在与学生共担风险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自觉地对食堂的环境卫生、食材配送与储存、出品质量等各方面加强监督。而让家长参与进来,亦是在强化这种监督。如果仅仅停留在陪吃饭上,并没有发挥监督的作用,也不能对问题及时改进,那么陪餐就毫无意义。在这一点上,北京一些学校的做法值得借鉴。例如北京舞蹈学院附属中学丰台实验小学,每年中午11时校长会准时出现在后厨,检查食堂餐的准备情况、冰箱冷藏的温度达不达标、饮料是不是在保质期内等,陪餐后还需填写“陪餐记录表”。再例如门头沟区新桥路中学,成立由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学生餐负责人、校医以及当地领导干部共同组成的“膳食委员会”,加入陪餐队伍,同校领导一并先行试餐,观察孩子们用餐时的反应,并收集意见反馈。

当然,陪餐只是校园食品安全的一个环节。我们亟须建立并执行好校园食品安全保障的长效治理机制,构建覆盖校园食品安全每一个环节的监督闭环,并且在每一个环节上实行“精细化管理”,力求在细节上不断完善。唯有如此,才能让“未来的主人翁”们吃得安心。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