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假日历来是观察党风社风的重要窗口。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各地以形式多样的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广大人民群众在慎终追远中寄托浓浓哀思,汲取奋勇向前的力量。从中,我们能看到新时代党风之变,看到社风民风持续向善向好。
看党风作风之“变”,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带头守住自身行为。不少地方印发通知对廉洁过节提出明确要求,严禁使用公务用车参与私人祭扫、踏青游玩,严禁借祭扫之机搞违规吃喝宴请,紧盯“四风”建设突出问题,释放了一步不停歇、半步不退让的鲜明信号,让清明更加“清明”。 看社风民风之“新”,不搞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盲目攀比,一束鲜花寄托哀思,文明祭扫在神州大地上蔚然成风;深入开展移风易俗,绿色低碳祭扫方式备受青睐;越来越多的人走进烈士陵园、革命纪念馆,在重温历史中传承红色基因。党员干部发挥带头作用,变化十分明显。 党风正则民风淳。新时代以来,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会所中的歪风”、刹住“车轮上的铺张”,从紧盯关键环节和重要节点持续用力,到聚焦隐形变异新问题开展靶向施治……我们党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驰而不息加强作风建设,持续擦亮中央八项规定的“金色名片”,带来激浊扬清之变,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这不仅凝聚了干事创业的正能量,也激发了亿万人民的精气神。 领导干部的作风是引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重要风向标。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向上向善,这是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 就拿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来说,曾经公务接待滋生“酒桌上的应酬”,助长大吃大喝不良风气。2013年,中办、国办印发《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对接待范围、接待标准等划出“硬杠杠”。如今公务接待中大吃大喝现象少了,工作日一律不准饮酒成为自觉。浙江衢州等地还推行“公务餐”一件事改革,公务人员开展公务活动后一律在单位食堂扫码就餐。 党员干部从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走出了“不喝酒不好联络感情、不好开展工作”的思想误区,把心思精力更多用在抓落实、干好本职工作上。抓住公务接待这个小切口,持之以恒改作风、树新风,让公务接待更轻松,不仅刹住了庸俗的“酒桌文化”,使热衷在“酒桌”上表现的人没有市场,也树立了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导向,引领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 实践表明,党风政风直接影响着民风社风。以优良的党风带动民风社风,关键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加强作风建设,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既动真碰硬盯住关键领域、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才能让歪风邪气失去生存空间,让新风正气充盈全社会。领导干部作风不过关、不过硬,党风社风民风就不可能好。要以身作则、严以律己,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当好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和标杆,以实际行动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 作风建设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尤需绵绵用力。坚定不移把中央八项规定作为铁规矩、硬杠杠,以“十年不够就二十年,二十年不够就三十年”的韧劲常抓不懈,以“一锤接着一锤敲”的决心一抓到底,定能夯实作风建设之基、做到化风成俗,以新风正气凝聚人心、提振信心、鼓舞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