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农
四季都吃到蔬菜,中国为什么能?
2019-09-18
A+
A-
中国最北的漠河,冬季气温低于零下40摄氏度; 中国西部的托克逊,平均每年只有9天降水; 中国西南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 生活在这样多样化的国土上,14亿中国人仍然可以一年四季吃到蔬菜。
中国为什么能做到?
2014年6月10日,北京街边的蔬菜水果摊。(视觉中国图)
2018年5月19日,江苏省海安市农场天鹅村菜农在菜地里收获卷心菜准备销售。(视觉中国图)
2019年7月7日,河北故城县建国镇姜圈村蔬菜基地,种植户在采摘冬瓜。(新华社记者李晓果 摄)
过去十余年来, 中国的蔬菜生产量不断提高, 连年位居世界第一, 而且蔬菜产量的增速高于播种面积的扩大。
中国也在向世界提供越来越多的蔬菜。
2015年7月15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宁安镇,一家蔬菜生产合作社的社员在采收准备出口俄罗斯的番茄。(新华社记者张春祥 摄)
中国为什么可以在冬天吃到蔬菜?
在中国北方,进入秋季后温度快速下降, 特别是冬季土壤逐渐冻结, 有5到6个月无法种植室外植物。 科技解决了这个重大问题。 通过大棚种植等方式, 中国北方冬季可以产出新鲜的蔬菜。 2006年至2016年, 中国的设施蔬菜面积平均每年增加大约160万亩, 接近洛杉矶的面积。
2018年1月18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罗圩乡蔬菜农业示范园区,村民在运输刚收获的芹菜。(新华社记者李博 摄)
2017年7月20日,福建省政和县东平镇现代光伏农业科技示范产业园。(新华社记者林善传 摄)
2018年3月30日,河北省南和县贾宋镇,工作人员在大棚内采收“乒乓球番茄”。(新华社记者陈雷 摄)
今天的设施蔬菜已经不是简单的“大棚”, 而是通过科学技术改善蔬菜生产环境, 比如通过智能体系联通自动灌溉、通风设备, 并且对光照热量、虫害等都进行监测。
2019年4月3日,在安徽省肥西县花岗镇现代农业示范区一家蔬菜种植企业内,工作人员在采摘青椒。(新华社记者刘军喜 摄)
2018年7月9日,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石槽村,农民遥控自走式洒水设备给种苗浇水。(新华社记者崔立来 摄)
2019年2月13日,技术人员在山东省潍坊青州市高柳镇一育苗企业大棚内分拣菜椒秧苗。(新华社记者王继林 摄)
中国最主要的一些蔬菜都来自设施栽培, 设施蔬菜年总产量近3亿吨、价值超过1000亿美元。 中国还根据不同的地理气候建立了六大蔬菜产区, 使每个季节都至少有3个产区能够生产蔬菜, 从而满足全国的蔬菜需求。
2013年5月31日,琼海市谭门镇市前洋露天常年蔬菜基地,农民在耕作。(视觉中国图)
中国如何满足14亿人吃菜?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但人均蔬菜消费量已达世界第一。 蔬菜产量的增长得益于多重因素, 一方面政府通过立法等方式保证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 坚决制止以这些土地建设房屋或用于其他用途, 最关键的是科技进步促使中国蔬菜的单产持续提高。
中国申请登记的蔬菜品种超过10000个, 通过加强蔬菜品种选育、改进育种方法, 中国的蔬菜品种更加优质、抗病、高产, 特别是适合设施栽培。 在盐碱地上,改良后的茭白每亩年产2000公斤, 也可以种植越来越多的蔬菜品种。
2018年12月12日,河北省乐亭县乐亭镇一家现代农业园区的工人在育苗大棚内工作。(新华社记者杨世尧 摄)
2013年11月4日,甘肃靖远,在盐碱地上引进种植南方特色蔬菜——水果型茭白获得成功。(新华社记者陈斌摄)
中国未来的蔬菜什么样?
在保持数量冠军的同时, 中国也希望成为蔬菜质量的冠军。 由于越来越多使用科技手段, 几乎所有的乡村都在尝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中国的农药使用量已连续多年下降, 化肥使用量持续零增长。 蔬菜的生产也更加自动化, 培育更精准。
如今,中国正在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通过生产源头的调整,为消费者提供质量更好的产品, 它将为中国和世界带来更多、更好的蔬菜。 总监制:周宗敏 策划:倪四义 监制:冯瑛冰 出品人:王进业 制片人:苏会志 钱彤 执行制片:程瑛 张正富 郑晓奕 导演:山旭 执行导演:张晶雪 冯春 田德伦 统筹:杨光 刘沛 制作:李奇 视觉设计:郭超 翻译审校:赵颖 章博宁 Katie Capstick
分享到:
最新评论
相关新闻
我国着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锚定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切实保障化肥供应 农业农村部组织成立农资保供专班
农业农村部:2025年粮食总产量跨上1.4万亿斤台阶
国家乡村振兴局:响鼓重锤抓紧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粮食安全,总书记为何强调这两个字?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