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助力全面建成小康

2017-10-17  A+ A-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图片来源:新华社)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不能出现有人掉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的铿锵话语,道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在全国范围内打响脱贫攻坚战,从咬定目标到制定方略,从一次次精准实践到交出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言必信,行必果,合力攻坚结出脱贫硕果。

2013年到2016年的4年间,我国累计脱贫5564万人,每年农村贫困人口减少都超过100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到了2016年底的4.5%;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贫困地区面貌明显改善。

在第四个国家扶贫日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作出重要指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必须付出百倍努力。全党全社会要再接再厉、扎实工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全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是一份庄严承诺,更是一次新的征程。

一个既定目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2年,刚刚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话语,满含深情、质朴真诚。这既是对全党同志的谆谆告诫,也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自梁家河知青开始,历经村支书、正定县委书记、宁德地委书记……习近平总书记工作岗位虽在变化,而他花精力最多的是扶贫。这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前往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从云贵川到东三省,从千里冰封内蒙古到革命老区遵义。“到乡亲们家中,同他们聊天。他们的生活存在困难,我感到揪心。他们生活每好一点,我都感到高兴。”

在河北省滦平县,习近平总书记说:“把贫困地区孩子培养出来,这才是根本的扶贫之策”;在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他首次提出“精准扶贫”方略,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成为了新时期脱贫开发的指导方针;在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他说“党中央制定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在甘肃省东乡县布楞沟村,他说“要把路修好,把水引进来”……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福建宁德赤溪村保留着一封弥足珍贵的“回信”!村里2016年初,给总书记写了一封汇报脱贫致富情况的信,没想到总书记这么快通过网络媒体回了信。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人民日报社,走进人民网演播厅,同赤溪村的乡亲们视频连线说:“滴水穿石,久久为功,弱鸟先飞,你们做到了。你们的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

让贫困群众占住手,更要填满心。湖南省十八洞村培育了三年的猕猴桃挂果了,眼看着付出的辛苦换来了丰收的喜悦,村民们说想把猕猴桃送到北京,让总书记尝尝“扶贫花”结出了“幸福果”;千里之外的甘肃省布楞沟村,村里铺上了水泥路,村民马麦西家的自来水墙壁上写了“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贵州省华茂村村民王培宽前些年不愿意流转土地,认为“土地是我们的依靠”。在村支两委的工作下,现在他在流转土地的企业务工挣薪金,土地入股挣股金,还学习了现代农业技术,变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农民……

贫困群众更多看见的是生活的变化,道路修通了、产业兴旺了、村里变美了,但在这背后,国家在脱贫开发上通过理论创新、体制机制保障,为打赢攻坚战编织了一张立体化的“保障网”。

一套精准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思想是行动的先锋,理论是实践的向导。从党的十六大提出本世纪前20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党的十七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再到党的十八大提出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扶贫开发的理论积淀和指导方针不断完善。

作为精准扶贫理念的发源地,不少人来湖南省十八洞村学习经验,看到村里还是山石铺路、黄泥竹竿做墙、黏土烧瓦片,感觉村子建设的速度比想象中慢。“十八洞不依靠财政钱修路、盖房,村里脱贫开发靠的是精准施策、因地制宜,挖掘群众内生潜力,不栽盆景、不搭风景,探索的产业模式可复制、能推广。”村第一书记石登高如是说。

十八洞村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的一个缩影,在它脱贫成效的背后体现了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的扶贫开发战略思想。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开发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了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力度之大、针对性之强前所未有。

——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一起抓。切实加强贫困区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形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堡垒;

——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强化政府责任,引领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构建扶贫专项、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补大扶贫格局。建立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强化“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

——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扶贫开发贵在精准,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做到扶真贫、真扶贫、真脱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果可持续性。建立脱贫攻坚投入体系,脱贫投入力度要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相匹配;

——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牢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生态保护放在优先位置,扶贫开发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探索生态脱贫新路子;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注重扶贫先扶智,处理好国家、社会帮扶与自身努力的关系,发扬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精神,调动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

——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扶贫开发路径,创新扶贫资源使用方式,从多头分散向统筹集中转变;创新扶贫考评体系,从侧重考核地区生产总值向考核脱贫成效转变。

——坚持脱贫监督,建立考核评估体系。督查坚持目标导向,围绕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推动工作落实。中央出台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办法,确保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为了做到扶真贫、真扶贫,近五年来围绕“一个标志性指标”“两个重中之重”“三项制度”“四个需要”“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国家出台扶贫文件261件,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文件5件;各地派出驻村干部277万余人,发达地区和中央单位向贫困地区选派干部12万余人;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642亿余元、扶贫小额信贷3650亿余元、易地扶贫搬迁资金2914亿余元……

上有千跟线、下有一根针。扶贫开发四梁八柱顶层设计基本完成,执行的好不好,县域层面是工作落实的核心环节。在河北省威县县委书记安庆杰看来,基层要吃透中央政策,关于国家扶贫开发的精神,执行的好不好,县与县之间发展的速度要差出五年。

一项攻坚实践:“下一番绣花功夫,织一张保障网”

在河北威县,十里鸡鸣、百里菜廊、万亩果香,农业产业引导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做到了针对贫困户的产业全覆盖、股份合作全覆盖。

产业强,则区域富;区域富,则百姓康。在扶贫开发中,有两类举措明确了脱贫帮扶的人口数字,其中一类就是产业扶贫。到2020年,要通过产业扶持,解决3000万人脱贫。

安庆杰表示,中央文件强调完善农业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产业融合发展增值收益,培育农民增收新模式。“土地流转、入园打工仅能解决贫困户短期收入提升,但如果贫困户不能参与利益共享,永远只能拿小额固定收益,则会带来社会治理隐患。脱贫不仅是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更是乡村治理的新抓手。”他说。

为了加快贫困人口脱贫步伐,近年来我国还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电商扶贫、旅游扶贫、光伏扶贫、构树扶贫等精准扶贫十大工程。

在广西合浦,“春豇豆是农民的摇钱树,秋豇豆是农民的钱袋子”,之前的矮旧房屋变成了“豆角楼”;在四川苍溪,红心猕猴桃搭上京东电商快车,为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提供了有力补充,让贫困户种的出、占住手,卖得掉、填满心;在河北承德,“风不扶我,雨不扶我,产业扶我;地下没有,地上没有,阳光里有”,一副对联写出老百姓对光伏项目致富的期望……

在成效背后支撑机制的作用尤为关键,财政投入上,2016年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十三五”时期,国家将向省级扶贫开发投融资主体注入约2500亿元资本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

在金融支持上,设立扶贫再贷款,实施比支农再贷款更优惠的利率。支持农信社、村镇银行等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贷款,由财政按基础利率贴息。扶贫小额贷款累计发放3113亿元,保险业扶贫、证券业扶贫力度明显加强;

完善扶贫开发用地政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扶贫开发用地需要。中央和省级在安排土地整治工程和项目、分配下达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计划和补助资金时,向贫困地区倾斜。在连片特困地区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可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在省内使用;

实施健康扶贫工程,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对贫困人口参加新兴农村合作医疗个人缴费部分由财政给予补贴;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扶脱贫的家庭实施政策性保障兜底,做到应保尽保;

脱贫攻坚再攻坚,为了完成难中之难、困中之困的扶贫任务,一张立体化的脱贫保障网已经编织完成。“不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2020年如期脱贫的步伐更加坚实有力。

一篇优异答卷:“坚决打赢攻坚战 敢叫日月换新天”

脱贫攻坚形势喜人,贫困山乡风生水起。谈及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的成就与经验,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表示,2013年至2016年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391万人,累计脱贫5564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10.2%下降至2016年底的4.5%,下降5.7个百分点。

“习近平总书记把我国脱贫攻坚的成功经验精辟概括为:加强领导是根本,把握精准是要义,增加投入是保障,各方参与是合力,群众参与是基础。这将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刘永富说。

但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一些地方出现了层层加码、滥用扶贫资金和重台账轻实干等倾向性问题。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对症下药,确保前期扶贫工作的成效不打折扣。

饱而复饥、暖而复寒,对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拿出办法总比困难多的信心和勇气。

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召开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科学确定脱贫时间,不搞层层加码”;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出重拳,重点整治截留私分扶贫款、优亲厚友,虚报冒领扶贫资金等突出问题;对于重台账、轻实干本末倒置的现象,各地脱贫实效考核办法正在逐渐完善……

几千年前,战国诗人屈原曾感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对人民生活艰难感同身受;明代名臣于谦用“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抒发为百姓谋幸福的情怀;

96年前,嘉兴南湖里的一艘红船从黎明中驶来,从这天起镰刀和锤头组成图案的旗帜,在神州大地飘扬。中共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指出,“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实践;

68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摆脱贫困提供了制度保障和理论支撑,通过财政补贴、实物救济等保障贫困群体最低生活水准;

39年前,中国按下了改革开放的快进键,扶贫开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共有6亿多人摆脱了贫困;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面对中外记者,发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时代强音,5564万中国人摆脱贫困,这相当于一个欧洲大国的人口数量;

再过3年,还将有4335万人脱贫,中华民族将历史性跨越贫困的束缚。

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中华民族第一个百年目标就在眼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必能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必能达成,中华民族必将在复兴伟业上书写新篇章!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