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赴使命 用热血铸忠魂——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

2019-04-02  A+ A-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 题:以生命赴使命 用热血铸忠魂——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

  新华社记者

  这是一个创造历史的时代——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的奇迹。

  英国《经济学人》赞叹:中国是世界减贫事业的英雄。

  这是一个创造英雄的时代——

  脱贫攻坚是硬仗中的硬仗。在这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多少人投入战斗,多少人冲锋在前,多少人永远倒在了战场上……

  从西南到西北,从隆冬到初春,我们走进这战场,在嘹亮的冲锋号角中,寻找那逝去的身影……

  这些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以生命赴使命,以忘我的情怀追逐人民的梦想,用热血燃烧出信仰的熊熊之光……

  (一)壮烈的牺牲

  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全国脱贫攻坚的重要战场。

  2016年清明刚过,46岁的县委书记姜仕坤倒下了。

  姜仕坤(左)在长流乡与村民交流(资料照片)。2016年4月12日,贵州黔西南州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倒在了脱贫攻坚的路上。 新华社发

  清明节那天,正在开会的姜仕坤再度出现休克的症状被送到医院,检查报告还没出来,他就拔掉输液管匆匆赶回县里开会……

  姜仕坤浑然不知自己人生进入倒计时:

  4月6日,上午到兴义参加全州乡村发展倍增计划与易地扶贫搬迁专题会。中午赶回晴隆,主持会议研究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4月7日,白天随全省项目观摩团观摩扶贫项目,随后连夜赶回晴隆检查观摩点的筹备工作;

  4月8日,上午在观摩点汇报工作,下午随团观摩贞丰项目。晚上9点多,召集会议部署脱贫攻坚相关事宜;

  4月9日,赶赴贵阳参加总结大会,之后连夜赶回兴义;

  4月10日,上午在兴义参加全州易地扶贫搬迁动员大会,下午出差广州;

  4月11日,在广州病发住院;

  4月12日,凌晨6时,这个大山里土生土长的苗族汉子在睡梦中再也没有醒来……

  2010年春节前,刚满40岁的姜仕坤出任晴隆县县长。

  当时,全县181个行政村有122个村贫困发生率超过50%。

  年还没过,姜仕坤就下了乡。

  他到贫困户肖长青家里去了。一座吊脚楼,梁歪、缺瓦,四面透风。姜仕坤红着眼圈,掏出兜里仅有的200元递过去:“买口锅先把年过了吧……”

  他爬上晴隆的最高峰,极目四望,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石漠化严重。1000多平方公里的县域面积,竟找不出一块像样的坝子。

  走过一村又一村,一张蓝图在姜仕坤心中逐渐清晰起来——就从百姓关心的水、电、路入手吧。

  有些事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去干,而是因为干了才会看到希望。

  他说:“解决贫困问题不能等靠要,只能闯干拼!”

  推动西泌河水库水电建设,实行电网改造,他敢闯;

  新修和改造通村公路、通组路和连户路,他敢干;

  孜孜不倦钻研养羊技术,全力以赴发展山地旅游,他敢拼。

  肖长青整日唉声叹气,姜仕坤说:“给你多少钱,都不如给你找条路。”给他买来焊枪等工具,有电焊特长的肖长青很快成为村里的致富能人。

  2014年,姜仕坤任晴隆县委书记,职务变了,干劲没变。

  6年时间,他行程60万公里,鞋底磨穿了,头发跑白了。

  一次下乡回来,他疲惫地抬腿到凳子上歇脚,惹来同事们哄堂大笑,原来他鞋底磨出一个大洞,露出了脚底……

  6年时间,他带领晴隆县交出这样一份成绩单:贫困发生率从52.2%降至25.1%。

  6年时间,跟时间赛跑,是他的常态。晴隆老百姓含泪说:“姜书记是累死的。”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0)以生命赴使命 用热血铸忠魂——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 

  王新法(前)在湖南石门县薛家村考察(2014年摄)。 新华社发

  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英雄们以奉献与牺牲,挥洒出生命的风采。与姜仕坤有相同选择的还有退伍老兵王新法。

  湖南石门县薛家村,一个刻有红色记忆的地方。

  88年前,贺龙麾下红四军某连68名战士在这里的剪刀峡壮烈牺牲,当时村民将他们散落的遗体掩埋起来。

  5年前,“扶贫志愿者”王新法自掏退休金“请烈士回家”,在薛家村六塔山建烈士陵园,68位英魂齐聚于此,成为这个贫困村的守护神。

  两年前,王新法成为长眠于此的第69位“英魂”……

  2013年,王新法从石家庄公安局退休,在全国各地考察后,选择去薛家村扶贫。

  九分山、半分水、半分田,人均年纯收入不到2000元,这是个土家族穷寨子。

  村民们开始看不透这个外乡人——整天穿着迷彩服,脚蹬雨靴,手机铃声设成冲锋号,见人敬军礼……到底想干啥?

  他成立“薛家村帮民共富军人团队”,先后有140余名志同道合的退役、现役军人、军属捐钱捐物支持这里的扶贫事业。有人开始跟随他;

  他带着人加固河道,架起了5座桥,爬山越岭,铺设管道引来山泉水,修建蓄水池,村民吃水浇茶园的难题解决了。有人开始佩服他;

  为增加耕地,他提出移风易俗“迁祖坟”。有村民说:“迁也可以,你要在我家祖坟前磕头。”王新法二话不说,跑去哐哐哐三个响头,自此村里100多座祖坟得以动迁。有人开始敬重他。

  为拔穷根、拓富路,他组织村民规划生态茶园,使茶园成了薛家村的“绿色银行”。村民们离不开他了……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11)以生命赴使命 用热血铸忠魂——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

  王新法在湖南石门县薛家村的河道里探测,准备为村里修桥(2015年摄)。 新华社发(常德市宣传部供图)

  2017年2月23日,午饭过后,王新法叫上战友谢淼和几个村民,商量修改村里第六座桥的设计图。

  “春汛来之前,得把它修好,要不娃娃老人过河都不安全。”王新法说。

  “能这么快吗?”

  “能!大不了没日没夜干呗!”

  谁知他话音未落,突然捂着胸口,一头栽倒在地上,再也没有起来。

  十里八乡的人们赶来送别。薛家村那些只跪天跪地跪祖宗的土家族汉子,对着灵车,齐刷刷跪下……

  在薛家村人看来,王新法没有走,他只是将他的“指挥部”转移到六塔山,与那68位烈士一起,看着村子越建越好……

  “披星戴月访贫困,风餐露宿找穷根。脱贫攻坚路何艰,鞠躬尽瘁多少人! ”

  这是2017年5月的一个晚上,贵州六枝特区牛场乡干部陈国学给在大箐村扶贫劳疾而逝的老友倪裔豹发去的一条短信。

  这也正印证了数月来,我们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从六盘山区到乌蒙山区,走过一个个脱贫攻坚战场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那些壮烈的牺牲如蒙太奇般在我们面前一一闪现: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4)以生命赴使命 用热血铸忠魂——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

  四川乐山市公路管理局工作人员在公路管理局原党委书记、局长王川的办公室整理书籍和文件(2017年2月13日摄)。王川在实地勘察小凉山精准扶贫交通项目时,突遇山岩崩塌,与其他6位同事殉职,年仅53岁。 新华社记者刘坤摄

  2016年3月8日,四川乐山市公路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川在实地勘察小凉山精准扶贫交通项目时,突遇山岩崩塌。人们在千斤巨石下,找到王川和其他6位殉难同事,其中一位手里紧紧攥着施工图……

  2018年4月18日,安徽界首市代桥镇茶棚村村干部柳西周,因病去世。为了村里的脱贫事业,他成了“拼命三郎”,忙到没有时间去医院里检查患病的身体……

  2018年11月19日,云南大关县“90后”扶贫女干部王秋婷工作途中遇车祸去世。原本婚房已布置好,准备春节与爱人步入婚礼殿堂,她却没有等到那幸福时刻的到来!

  ……

  这些牺牲的英雄中,有县委书记、县长、乡镇干部、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乡村医生、退伍老兵……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不辱使命,淬炼成钢,身殒为民,书写壮烈!

  (二)梦想的召唤

  大林镇李家坝村村民在大棚里管护香菇(2017年2月13日摄)。四川南充大林镇李家坝村前党支部书记李和林在查出胃癌后仍坚持工作,为村里建起食用菌产业园,在岗位上与死神赛跑到最后一刻。新华社记者陈地摄

  记者采访中听到这样一个和妻子“三离三别”的故事。

  李和林,四川南充大林镇李家坝村党支部书记。这个上门女婿,结婚时兜里连个毛毛钱都没得。人穷矮半截,无论与媳妇有什么争执,媳妇声音一大,他就不吭声了,人送外号“耙耳朵”。

  就是这个“耙耳朵”的男人,为着家乡的致富梦,三次不听妻子劝阻,执意离开妻子辞工回乡。

  2009年,之前已经两次被叫回村里领头致富的李和林向妻子保证:“这回一定听你的,好好打工赚钱。”

  然而,李和林前脚刚踏进南充市区的工厂,后脚村干部又找上门来:“和林,村上修路,这是咱全村人的梦啊!你能写会算,回来吧!”

  “不行!”一旁的妻子一口回绝。

  见丈夫没说话,妻子撂下狠话:“你要么在镇里跟我一起打工,要么再也不要回这个家!”

  一整夜,李和林在床上辗转反侧,一声声叹气。妻子的心,又软了。

  第二天一早,她把丈夫叫到眼前:“有鸡叫天明,没鸡叫天也明,我日子照过。你回去吧!”

  接着又竖起两个手指:“立两个规矩,一是家里没钱还得出来打工;二是不许为了村里事花自己的钱。”

  李和林跳起来抱住妻子,连连点头。

  回到村上的李和林,还是背着妻子从信用社贷了1.5万元,划入村集体账户。

  当精准扶贫的号角吹响,他带领李家坝村在“圆梦”的路上匆忙追赶:

  1万株核桃树种下去了,百亩食用菌产业园拔地而起,7公里多的水泥路和便民路纵横交错,780多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村里通向外界的唯一一座水泥桥也修好了……

  2016年,整村脱贫的最后时刻,李和林大口大口吐血,一查,胃癌晚期。

  这天,极度虚弱的他趴在妻子耳边说:“想去楼上再看看。”

  肿胀的双脚已穿不上鞋子、迈不开步子,妻子两只手卡在李和林的腰间环成一个圈,自己上前一步,拽他挪一步。

  15个台阶,挪着走了15分钟。

  平台上,他痴痴地看着村里那一片白花花的木耳大棚。转过脸,捋了捋妻子有些花白的头发:“这辈子,我最对不起的是你。”

  “怨不怨老李?”李和林去世两年后,我们问他的妻子。

  女人说:“怨!”然后,背过脸去抹起眼泪。

  也是这个女人,在丈夫去世当年将儿子送上扶贫路。那一年,她的儿子全票当选新一届村主任。她说不为别的,就是为了丈夫和大家伙儿的梦。

  正是因为梦想,这些扶贫英雄们才有了舍小家顾大家的胸怀,才有了敢于牺牲的勇气;正是因为梦想,在贫困堡垒的攻坚之地,他们成为贫穷的掘墓者,成了百姓的知心人。

  2017年5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淋巴癌”。拿到诊断报告,她一天一夜没说一句话。

  治疗进行了5个月, 她再也坐不住了:“我们乡脱贫攻坚到了最后时刻,看病先放放!”

  她不顾劝阻与医院签下协议:“自愿放弃化疗,回家自主选择医院治疗。”

  这个急火火的女人,就是宁夏固原市泾源县黄花乡党委书记马新娟。

  马新娟(着红衣者)在脱贫攻坚活动上签名(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宁夏固原,好比西海固的心脏,位于六盘山区。1935年红军长征到这里,毛泽东豪迈地写下:“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缚住贫穷的苍龙,是马新娟的梦想。

  上胭村,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五十多户村民居住在一片河滩地里。那里,晴天都能踩出一脚水。可扶贫搬迁,一连好几任村领导班子都摆不平。

  上任不久,马新娟把帐篷扎在了村口。

  这天,马新娟带着村干部来到“钉子户”马老头家,马老头的儿子马而旦顿时急了,抡起锄头朝村干部砸来。

  “想干啥?!”马新娟一个箭步,挡在前面。

  “嗵”的一声,锄头落在泥地上,砸出碗大个坑。好多村民闻声也聚拢过来。

  随手拉过来一个板凳,马新娟往院当间一坐,听明白了马而旦的小心思:他家房子大,怕新分的房子面积吃亏,补偿款拿不到。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7)以生命赴使命 用热血铸忠魂——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

  马新娟在家中整理、登记扶贫信息(资料照片)。 新华社发

  马新娟扳起手指头给他一项项算:

  “你家院子200平方米,再把西头旱厕都算上,一次性补偿能有16万多元。我给你打个包票。”

  “山坡上的房子打水可方便?灶垒得得劲儿?”村民马虎林递了一句。

  “自来水、新炉灶,包你满意。住上新房,儿媳妇都好娶!”

  ……

  夕阳渐落,心头的结儿打开了。一院子的人黑着脸来,高高兴兴地回。

  半个月后,51户村民悉数签了搬迁协议。

  就这样,在马新娟的带领下,村民们一个个“美丽”的致富梦春草一般疯长。

  羊槽村姑娘多有一手好手艺。马新娟推动成立扶贫车间,40多个贫困妇女顺利就业。她们做的布艺手包、鞋垫、枕套、烫字葫芦远销北上广。

  ……

  2018年春天,上胭村的桃花开了,39岁的马新娟的生命却走到了尽头。

  一年后的春天,我们在上胭村的村头遇上村民马彩琴。

  我们问她:在你心里,马书记像什么?

  她脱口而出:像桃花。

  说着便扯开了嗓子唱道:

  “什么花开在三月呀,三月里是桃花。桃花开开了,咋没给我摘摘来,妹妹也没见……”

  还没唱完,泪如雨下。

  马新娟就是那满山遍野的桃花,扎根穷乡僻壤,开在料峭的早春,绽放光华。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

  这是中华民族千年追求的梦想;

  这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前赴后继的百年拼搏。

  扶贫英雄们以梦想为引领,用精神做路标,用生命为百姓闯出幸福的新天地——

  四月,是万物生长的季节,梦圆之处,开出下一个花季。

  (三)为民的情怀

  2018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挂职融安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蓝标河倒在了脱贫攻坚岗位上,年仅44岁。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8)以生命赴使命 用热血铸忠魂——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

  蓝标河(右二)在广西融安县同仕村与贫困户商量脱贫发展之策(2018年4月13日摄)。2018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挂职融安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蓝标河倒在了脱贫攻坚岗位上,年仅44岁。 新华社发

  蓝标河的微信名叫“向人民报告”。

  向人民报告,报告什么呢?

  蓝标河的哥哥蓝标松告诉我们,应该是一种报答父老乡亲的情怀吧。

  “我们从小家里很穷,但身为村干部的父亲对乡亲的困难有求必应。标河从小就耳濡目染。”

  蓝标河参加工作以来,20多年间一直在扶贫战线上,几乎走遍广西全区百余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区。

  有人不理解这种坚守,他笑着说:“我是穷苦人出身,穷怕了,能为贫困群众做些事,觉得特别值。”

  那天,为起草全区脱贫标准体系的文件,他带着干部走访随机抽取的贫困户。赶到村子时已至下午5时,还要渡水才能到。有人提议:“不如就近找几户算了。”他却坚持租了条船,到抽取的贫困户家了解情况,返回县城已是深夜……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蓝标河赴融安挂职后,尤其能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这句话的意味深长。

  调研、开会、讨论……他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密密麻麻写满了挂职以来的工作安排。“倒排工期”“盯紧专项规划”“越快越好”等紧迫的字眼,频频出现在笔记中。

  大坡乡同仕村李建萍家6口人挤在泥巴房内,一月都吃不上一回肉。那天,蓝标河一脚泥一身水地走进屋门:“以后咱们就是亲戚了,我会尽力帮你们……”于是,蓝标河成了李建萍家的常客,大事小事都操心,李家日子再也不像从前。

  2018年4月,蓝标河(左)走访广西融安县同仕村贫困户(资料照片)。2018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扶贫办挂职融安县委常委、副县长的蓝标河倒在了脱贫攻坚岗位上,年仅44岁。 新华社发

  2018年4月13日,周五。

  结束了一天的繁忙工作,蓝标河匆匆从县城赶往同仕村,手里拎着鸡肉、猪蹄等熟食,叫上几个村民,走进村民黄永礼家,围坐在一起边吃边聊:

  “今天来主要是想和大家一起商量下,今年脱贫咱们要干点啥。”

  话音未落,同桌的4个帮扶对象立刻眼睛一亮。

  “黄启广,你会编竹编,我来帮你推销,收入一定没问题。”

  “黄德连,这几年金橘产业前景好,多把品质搞上去,不愁卖。”

  ……

  他对每家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大家劝他喝点自酿的葡萄酒,蓝标河摆摆手:“晚上回去还要赶个汇报材料。”

  谁能想到,第二天晚上,他因连续加班、疲劳过度,猝然倒在工作桌前。手边笔记本上的下周工作计划,早已排得满满当当……

  “你走出穷山沟,又来到穷山沟,百姓的冷暖忧愁,总放在心头。你把乡亲当亲人,付出了所有……”

  蓝标河走了,有人把他的情怀写进歌里献给他,也献给那所有把人民装在心里的扶贫干部。

  这里面也包括四川岳池马家村的张秀代。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5)以生命赴使命 用热血铸忠魂——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a

  这是张秀代(左)与村干部外出考察时的合影(翻拍照片)。2016年7月,张秀代被检查为肺癌晚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也不曾停歇。 新华社发

  他的干部履历只有一句话:“1985年任马家村党支部书记至今。”

  有村民说:“三十多年了,老书记像老母鸡一样,一直把群众护在怀里。”

  很多村民记得这样的场景:那是一个三伏天,毒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

  一个老头佝偻着腰,手里拿着一把卷尺,从路的这头量到那头,在本子上写写划划,豆大的汗珠子砸在土里。

  有人劝他歇歇,他却动了气:“我没那么娇气!眨个眼,就可能有人偷工减料,我的路就被糟蹋了!”

  这个老头就是张秀代,村民的路就是张秀代的命。

  马家村四面环山,中间凹陷,犹如“碗底”。

  盼路盼了几十年,得知脱贫攻坚启动,张秀代像打了鸡血一样,把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公路项目,当成“宝贝疙瘩”,一年四季都粘在工地上,寸步不离。

  退伍军人出身的他,常年一身迷彩服,眉毛上挑,目光犀利、性子刚烈,跟谁都敢“呛”。

  乡干部来村里考察,他撂下“狠话”:“是来给老百姓干事的,我就支持配合;如果是来装样子,我们不欢迎!”

  就在张秀代满腔热忱奋斗在反贫困前线时,他被查出肺癌。去世前一周,他坚持参加村里最后一次脱贫攻坚会议。

  送他的那天,全村男女老少打着火把,一路哭着陪他在生前铺就的水泥路上再走一遭,火光照亮整个山沟……

  谢仕发也是这样的人。他生前在江西吉水枫树陂村被称“郎中书记”。

  他曾是个村医,谁家老人头疼脑热了,谁家小孩感冒发烧了,随叫随到。

  谢仕发几乎了解村里每户人家的情况。每到年底,他总是拿着一年来行医的赊账本子发呆。看着密密麻麻的名字,摇摇头,拿起笔一个个划掉……

  谢仕发的医者仁心,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当选村支书后,村民说:“‘郎中书记’能治好我们的‘疾病’,也定能治好我们的‘穷病’!”

  都是治“病”,却大不相同。

  治“疾病”是别人求自己,治“穷病”却要求别人。

  那段时间,县里一些部门办公室,常有一个人赔着笑脸出现:“领导,我们村里硬化路面,给点支持吧!”“领导,你们今年有啥扶贫项目不?”

  认识不认识的,他都推门而入。

  一个不好意思向村民要诊费的人,却成了一个“厚脸皮”的人。为了让全村人过上好日子,谢仕发成了一个无所畏惧的“战士”。

  2016年春节,外出打工、经商的乡亲们陆续返乡。谢仕发自掏腰包,在村祠堂摆下酒席。

  “娃娃们上学走的那座桥不安全啊!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别苦了咱娃!”他肝不好却一桌桌敬酒,一饮而尽。

  村民们看在眼里,一呼百应……

  心里装满了群众的“郎中书记”,治好了村民的“疾病”与“穷病”,却最终没有治好自己的病。

  躺在病床上,他对前来探望的村民,用微弱的声音说:“去永丰县的那条水泥路,我可能没办法修通了,对不住大家。那个地方常塌方,大家出行要小心……”

  话音未落,哭声一片。

  誓言无声,大爱无形。

  把最后的力气留给扶贫事业,把最大的不舍献给生养的土地,把最后的嘱托留给接续奋斗的党员干部——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为人民利益顽强战斗,谁就是人民群众心中永远的英雄!

  (四)信仰的力量

  四川中江,黄继光的家乡。

  2018年,一场特大洪灾让当地百姓饱受创伤,眼看洪水就要冲垮公路、冲毁贫困户的鱼塘,又一个“黄继光”冲了上去。

  只见他一个猛子扎到水中,一分钟,两分钟……浮出水面换口气又扎下去。

  “徐书记,快上来,危险!”山洪打着猛漩,村民吓得声音都变了。

  水里的人哪里肯听,一潜再潜,奋力撬开水底挡住泄洪洞的石板……确保泄洪顺利后,他钻出水面时,嘴唇发紫、腿直打晃,随后大病一场。

  徐书记,大名徐将军,其实原本只是村里的一个小电工,从小就崇拜老乡黄继光,后来被选为村支部书记。

  村民们说,扶贫战场上,他就是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一条“断头路”,四年都没修好;一座危桥,断了去镇里唯一的路。

  “修!马上修!”位子都没“坐热”,徐将军就开始向贫困“开战”。一个“大喇叭”,是他的“冲锋号”;一辆“电三轮”,是“将军”的“坐骑”。

  面面相觑的村干部,搞不清楚一分钱没有,他怎么就敢拍板让大家干?

  “将军”皱着眉头,找包工头垫资施工,耐着心思劝说大家捐钱。胖胖的身体撑满驾驶室,上坡时“电三轮”爬不动,急得他下来推着走。

  可不曾想,修路压了青苗,有村民堵住挖土机要赔款,好说歹说都不行,徐将军火了,拿起喇叭,机关枪似的开骂:

  “别光想着自己!这路修好了还不是大家享福,你们不理解可以,为啥子要当泼妇?又不是盘古开天地就有路,都是人修出来的!”

  不知道是被徐将军的气势镇住了,还是被这番道理说动了,村民们各自散去,再不找茬儿。

  路修好了,短短一年多,村里贫困村民从158人锐减至12人。而这位“冲锋陷阵”的将军,却被一场突发脑溢血打倒了。

  2018年12月21日中午,他从村办公室出来,一头栽倒路旁,再也没有醒来。

  从中江县向北100公里,革命老区江油,4月桃花遍野、游客如织。谁曾想到这里曾有的贫瘠、落后的另一番景象。

  偏远的小坝村,自古“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

  村里有人不认命,对着党旗发誓:“一定要带领乡亲们发家致富。”他要将这片贫瘠之地的资源盘活,改变青山的模样。

(新华全媒头条·图文互动)(2)以生命赴使命 用热血铸忠魂——记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

  青方华24岁时背着炸药上山修路(翻拍照片)。当选小坝村党支部书记18年,青方华领着乡亲修路架桥,发展产业。2016年,小坝村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成为乡里首个人均收入过万元的村。 新华社发

  他,就是小坝村党支部书记青方华。

  接触过他的人,对他有个共同评价:有本事。

  听说城里有人养娃娃鱼挣钱,他找到养殖场,塞给看门的200元钱,不但看到了鱼塘,还把项目引到村里来;

  听说山地适合养羊,他买来肉羊,贫困户管养,合作社管卖,当年底就实现每只羊700元的收益;

  听说100多公里外的邻县木耳种得好,他脑瓜子又亮起了光,跑去天天堵种植大户的门,想学技术。晚上没地儿睡,就钻进附近山洞一躺,用树叶当被窝。如此近一个月,终于如愿以偿。

  没有人知道,有先天性心脏病的他,是怎么熬过了那一个个漫漫寒夜……

  铁打的身体也禁不住这样的劳累,青方华病倒了。从此左半身部分失去知觉,路都走不稳,跌跌撞撞,他却更忙了。有时忙热了,一只手解开衣扣,却怎么都扣不回去。再后来,干脆不扣了,无论刮风下雨,敞着胸膛。

  有人不明白:“你这么聪明的脑壳,自己干早成富翁了,干吗整天起早贪黑,给别人作嫁衣裳啊?”

  他嘿嘿一乐,眼一眯说:“家传的。”

  2016年,小坝村摘掉贫困村的帽子,成为乡里首个人均收入过万元的村。

  就在这年的12月20日,在走访贫困户路上,青方华父子的车意外坠崖。儿子重伤,而48岁的青方华再也没有醒来。

  至此,人们才慢慢理解他口中“家传”的含义。青方华一家几代,满门忠魂。

  1935年红四方面军在江油与国民党军激战,在这里建立苏维埃政权。一个月内,9000江油子弟参加红军,其中就有青方华的爷爷杨松山。

  杨松山临行前将幼子托付给邻居青家,这孩子就是青方华的父亲青文金。杨松山后来在战场上英勇殉国。青文金长大后,入了党,曾任村支部书记、乡长,带领一方百姓干了一辈子……

  青方华走了,他的儿子青杨康复后,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青家木屋椽子上,工工整整地刻着一排五角星。青方华曾这样对儿子说,青杨的“青”,是不忘养育恩;青杨的“杨”,是不忘来时路!

  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它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任凭岁月洗礼;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为人民奋斗终身。

  从西南到西北,我们走过脱贫攻坚战场,深深地被它所震撼!

  张秀代临终前,让儿子找来自己的入党介绍人。等人赶到时,张秀代已眼睁睁不能吐出一个字。

  “我明白他的心,他就是想告诉我,他这辈子对得起入党誓词。”紧握着手,俩人眼中全是泪。

  王新法曾在给妻子的信中剖析自己的内心:“如果入党是一种信仰的话,那么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比共产主义更值得信仰的信仰。”

  丁永华,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阳基村第一书记。生前多次被警告血压过高,他却说:“没有谁不惜命,唯有共产党人不怕死。”妻子说,他穿的每件衣服上都佩戴有一枚党徽。

  吴国良,云南昆明东川区汤丹镇扶贫办副主任,2018年4月26日因公殉职。这位“85后”小伙子,生前最喜欢《亮剑》里的李云龙,他常说:党员就要有党员的样子!

  ……

  一次次深入的采访,犹如一场场深入灵魂的洗礼。

  它让我们看到:信仰,是所有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牺牲者的心灵密码,是他们共同的精神基因。

  它让我们坚信:“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

  清明将至,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高耸入云。

  这是一个追思怀远的日子,让我们从心底献上心香一瓣,祭奠这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牺牲的英雄们,为过去,为现在,为将来……

  而告慰他们最好的行动就是,万众一心,奋斗不息,向着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目标奋勇前进!(记者赵承、熊争艳、姜琳、林晖、刘敏、谢佼、赖星、周楠)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