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冲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经营的小卖部。摄于2020年5月。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鼓起实干劲头。过去寨子贫穷落后,主要原因是大家思想观念保守。有些人觉得,把家里的几亩耕地、林地弄好,日子能过就行了。还有人觉得,农村人只能种点庄稼、干点体力活,对学习新技术、开拓新门路没有信心。为了引导村民走出封闭、摆脱贫困,由党员、致富带头人和新乡贤组成的宣讲队,经常开“火塘会”、办讲座,同群众一起话未来、谋发展。村里组织村民到外地参观,设立“爱心脱贫超市”,一点一滴激发大家的干劲。走访中,我们看到一位大嫂在路边卖桑葚,戴着头巾,神情略显忸怩。同行的乡干部介绍说,传统佤族妇女不爱抛头露面,以前出门做买卖是难以想象的事,如今也有了商品意识,都在琢磨怎么把日子过得更好。 做足务工文章。腾冲的旅游市场开发早,就业机会多,务工经济一直是寨子里的“支柱产业”。2014年,全村有90多名劳力外出打工,但由于没有手艺,多数人只能干挑沙灰、搬砖头等苦力活。还有不少四五十岁的壮劳力,常年守在寨子里,基本就是“半就业”状态。这几年,在上级帮助下,村里对适龄劳动力开展了多轮培训,确保人人都能掌握一到两门实用技能。村委会还经常同周边的机场、茶园、景区联系,千方百计为村民特别是贫困户寻找就业岗位。2019年,村里外出务工超过130人,实现工资性收入308万元,是2014年的1.6倍。贫困户赵兴凯、杨洁夫妇在腾冲机场务工,两人月收入加起来将近6000元,一家4口顺利脱贫。尝到甜头的赵兴凯主动找村干部帮忙申请创业贷款,他说自己打算开个冷饮小吃店,来村里看风景的人多了,生意肯定差不了。 腾冲市三家村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村民在收获油菜籽。摄于2020年5月。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壮大特色种养。司莫拉村民以种养为生,但长期以来都是个人单干,缺技术、规模小、效益差,遇到年景不好,养家糊口都成问题。为了摆脱这种状况,村里连续开展种养提质增效活动。在生猪饲养上,选用优良品种,推广新的技术,让村民学会了科学配料、分圈饲养,养猪效益明显提升。在种植上,实行产业资金补贴,鼓励村民调整优化结构,扩大经济作物面积。几年下来,茶、核桃、油茶、万寿菊等栽种面积达到1550亩,占到全寨耕地面积的70%。尽管核桃、油茶等尚未到丰产期,但农业调结构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2019年,村里家庭经营性收入65万元,比2014年增加40%。 党群一心振兴乡村 在座谈走访时,村民们聊着聊着,就会很自然地沉浸到总书记到村里时的场景中。品味那份特殊的记忆,回首走过的脱贫历程,大家说得最多的就是,“党的扶贫政策比太阳还要温暖”,“党群一心是脱贫的最大秘诀”。 人心齐,泰山移。几年前,同很多贫困村一样,司莫拉的党组织也有软弱涣散的问题,干部“说话没人听、办事没人跟”,群众“各自为战”。村“两委”认为,搬走压在佤族群众身上的贫困大山,首先要干群一条心,关键是党员、干部要带好头。于是,有段时间,村党组织经常开展的一项活动就是清理生活垃圾,开始时群众站在边上看,慢慢就有人跟着干,现在几乎没人再乱扔垃圾了。为了帮群众寻找适宜种植的经济作物,有的村干部自己先掏钱试种,即使赔了上万元也没有怨言。村里还创立“三员三长制”,推选群众当矛盾纠纷调解员、安全生产监管员、乡风文明宣传员和路长、巷长、院长,村里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是干群一起商量着办。村党总支书记赵家清说:“以前做工作,常因群众不理解而难过,现在干群、党群是一股绳,大家都一门心思想着怎么把寨子发展好。” 摆脱贫困的佤族群众,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着自己的感恩。村里广场上的两个亭子,分别被称为“感恩亭”、“思源亭”,寓意“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村民们满怀深情地说,是总书记带领大家走上了康庄大道。 佤族有一句谚语:生命靠水,兴旺靠木鼓。如今的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清泉汩汩流淌,鼓声绵绵不绝,村民对未来也有了更多的憧憬:发挥绿水青山优势,用好佤族民俗文化,发展农旅结合,融入腾冲旅游圈……司莫拉人相信,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跟着共产党走,自强不息,苦干实干,新时代的幸福之歌一定会越唱越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