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村电商发展,这也是首次直接将农村电商作为一个条目单独陈列出来,农村电商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随着城市电商被各大巨头占领殆尽、市场趋于饱和,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也纷纷到广大农村去刷墙。无论国家政策还是市场环境,农村电商都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然而,面对地理环境偏僻、基础设施薄弱、人才储备缺乏等诸多难题,农村电商的发展之路仍然走得步履蹒跚。
“卖难”有所缓解,物流仍是痛点
20多年前,从一个不足8000元的粮食加工小作坊起步,到现在成了拥有资产6000多万元的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这让周亚刚在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这个国家级的贫困县成了名人。他创立的双亚有机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该县做电商较早的企业之一,经过不断探索努力,有机黑米、黑米茶、黑米巧克力等招牌产品的线上销售已是有声有色。回顾当年的“触网”历程,周亚刚不仅有收获,也遭遇过烦恼。
“黑米是洋县的特色农产品,也是抗衰老的健康绿色食品,但传统的渠道很难让外面的人知道。”周亚刚说。受地理环境的制约,传统的销售渠道难以让洋县当地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发现问题后,周亚刚紧跟形势走上了电商之路,把当地农民种植的优质产品通过互联网推介出去,很快便在市场上小有成绩。这本是件好事,可周亚刚依然愁眉不展。
原来,由于农村地区幅员广阔,群众居住又分散,基础设施薄弱,物流网络在乡镇的覆盖率较低,如何打通农村电商最后一公里的物流,这成为周亚刚一块心病。当前,一些贫困县三公斤首重的快递价高达28元,大幅推高了农产品的成本,使利润本来就微薄的农产品丧失了竞争力。拿面积3206平方公里的洋县来说,一个偏远村镇发一单快递,可能需要快递员行驶上百公里。
根据市场调查的数据,我国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损耗平均比例是30%,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则为3%。另外,消费品下乡配送成本高,特别是在非平原地区,低效且返程空载严重,这又抬高了物流成本,进一步阻碍了农村电商的发展。
一些大型的电商企业开始布局农村物流。阿里巴巴启动千县万村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元,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苏宁通过1600多家直营店,打通农村市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超过90%的区域已经实现了次日达。此外,海尔、TCL、中国邮政等也在不断推进农村电商建设步伐,以“村村乐”等为代表的农村电商平台也渐渐崭露头角。
另一方面,国家也为农村电商发出了政策红包。继2016年一号文件提及快递下乡工程后,今年再提快递下乡。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支持农产品电商平台和乡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商贸、供销、邮政、电商互联互通,加强从村到乡镇的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快递下乡工程。加上十三五规划中要“实现村村直接通邮”的工程计划,进一步落实了国家的政策支票,必将大大促进农村电商的发展。
开店容易运营难,电商人才是“短板”
“农村电子商务在发展过程中作为一个新兴事物,虽然十分迅猛,但是毕竟是初级阶段,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近日,在陕西汉中举行的农村电子商务暨互联网+旅游主题会议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副主任付诚如是说。他坦言,人才问题、技术能力问题等,都是制约农村电商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地域限制、软环境、工资待遇等因素,农村地区既无法留住高端技术人才,又难以吸引高层次的运营管理人才。目前,我国农村地区大部分电商从业人员都是当地农民,大多不具备专业技能,无法满足农村电商的发展需求。阿里研究院与淘宝商学院联合发布的《县域电子商务人才研究微报告》显示,我国县域网商对电商人才的需求量超过200万。
对于人才问题,付诚认为,人才就在身边。根据现有的农村条件,引进人才非常困难,只能就地去发现、挖掘人才,对农村地区进行专业化电商人才培训。在他看来,加强现有人才的培养和嫁接至关重要。
长期从事农村电商研究的共青团陕西省委农工部部长魏延安则认为,仅通过“上课”远远不够,还需要政府和相关企业在农村地区进行产业布局,为“电商新农人”创造学习、实践的机会。除基础培训外,政府有必要加大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招生力度,加强与院校、企业及行业协会的合作。
据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介绍,农业部正加大对“双创”带头人的培训力度,从有经验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创业带头人和科研院校专家中,筛选培养一批农民创业创新辅导师,培养一批既懂互联网,又比较了解农业农村特点的新农民。
在山东的一个淘宝村,有一个69岁的老人叫“一指禅”,自我摸索学会了一个手指打字,现在已经能进行熟练的客服工作。在陕西武功,60多岁的老人非常熟练地在微信朋友圈发自家苹果的促销信息……如付诚所言,农村电商的人才其实就在身边。
电商不是挤独木桥,要变纵向列队
农村电商的根基是优质农产品,做大做强农村电商首先要解决农产品的可持续上行问题,并打造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产品。
“农产品上行首先要破解标准化问题,包括外观标准、内在标准和生产标准。”魏延安说,现在农业部门做了很多标准都是生产标准,这不利于规范农产品销售。比如,网店上苹果宣传得很好,但是消费者收到的苹果颜色、大小不一。而高档苹果则应当告诉消费者其中的含糖量、酸度等准确信息。这需要推动外观标准和内在标准的提升,同时,要解决农产品认证问题,实现信息的可追溯。
产品同质化竞争、业态高度相似是农村电商面临的另一个问题。
2014年起试着做电商的张文伟,一开始在线上主营洋县当地大宗货品,但网上同质化严重,不具有市场优势,张文伟开始尝试冷门产品。恰恰是这些平时不起眼,被人忽视的“非主流”地方特产,让张文伟的淘宝店去年收入100多万元。
“有特色才有门槛,有门槛才有竞争力。不能看到别人卖苹果赚钱了,就一窝蜂卖苹果,一定要挖掘本地特色产品,打造出有影响力的品牌。”魏延安说。
在电商业态上,也不是只有开网店卖特产才是发展农村电商。魏延安表示,一个真正成熟的电商平台并不是大家都挤独木桥,而是变成纵向列队,手拉手挨个过独木桥。如果搞电商不行可以搞电商服务,如果电商服务还不行,可以搞电商供应链,不要都在前面挤。
“互联网时代关键是如何打造商业模式,做农村电商各方面都想做不可取,必须在产业链里的上端、中端、末端做出选择,一定是分工,各赚各的钱。”西安邮电学院院长张鸿说。(冯玲玲)
来源:国是直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