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夫妻店”每年为国家提供粮食6000余吨

2018-09-26  A+ A-
  新华社哈尔滨9月26日电 题:“夫妻店”里话丰收

  新华社记者杨喆、唐兴

  秋日农场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穗随微风轻轻摇摆,送来稻香阵阵。站在即将丰收的稻田前,楚丽霞眉眼间充满了笑意:“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这片农场名为乔楚种植家庭农场,位于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腹地的“粮都”富锦市境内。农场以“夫妻档”经营者乔志国与楚丽霞的姓氏命名。

  今年恰逢乔志国与楚丽霞结婚20周年。20年间,夫妻二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不懈奋斗,打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丰收时节,他们更加坚信,农业是“有奔头”的产业。

  乔志国与妻子楚丽霞都出生于富锦市兴隆岗镇新风村的农民家庭,自小一起长大。楚丽霞家境相对好一些,而乔志国小时候经常吃不饱饭。这让乔志国对粮食、对土地都有更深的感情。

  结婚之后,乔志国专心经营承包的90亩地。楚丽霞还记得,丈夫当时就像“拼了命”一般去种地:“春耕时凌晨三四点就下地了,一直干到中午。”楚丽霞说。

  从承包90亩地时起,他们就意识到,不能一直“随大流”搞粗放式经营。经过研究和考察,他们选择种植当地少有人种的白瓜,收获了他们的“第一桶金”。

  靠着种瓜积累下的一些钱,夫妻二人商量好,每年都要在上一年的基础上扩大3倍左右的承包面积。于是,从90亩到300亩直至今年的11000亩,事业越做越大。

  随着规模的扩大,楚丽霞也辞去了学校的工作,专心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他们意识到,还像以往一样搞家庭承包经营,无论是技术上、管理上都会面临很大的瓶颈。于是,2013年夫妻俩注册成立了家庭农场,请来了技术人员,建立了规范的管理体制。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在乔楚二人这里,变成了丈夫主管生产,妻子主管管理和营销的“夫妻店”。

  如今,20年前的“小作坊”已发展成为资产7000余万元、每年为国家提供粮食6000余吨的现代化农场,不仅鼓了自家腰包,也带动周边百余户农民致富。

  近年来,随着我国粮食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他们意识到,粮食不能一直依赖国家政策性收储,面向市场,走优质高效的发展之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农场要面向市场做品牌、搞营销,不仅让农产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

  今年,与普通圆粒水稻相区别,他们种植的水稻80%都是优质品种,并且全部实现了订单种植,每斤比普通水稻可多卖6毛钱左右。

  今年秋收时节,恰逢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夫妻二人对未来更加充满期待。他们的儿子如今就读于农业大学,毕业后也希望能够从事农业生产。

  “过去我们就为了赚钱,现在我们希望能做出更好的农产品回报社会。国家政策这么好,这么重视农业,未来农业一定是有奔头的产业。”乔志国说。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