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箐口村的途中,道路狭窄而崎岖。箐口村,位于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东北部,有480户2013人,其中贫困户206户685人。在中国,人们常常用“八分山、一分水、一分田”来描述贵州的地理形态。箐口村也不例外。
尽管看上去仍然有贫困的痕迹,但成片的猕猴桃园、满山的果树林等很多细节都能让人感受到满满的发展热情。村里人说,每日都把村寨打扫干净,这在两年前不可想象。
沿着去年才修通的水泥通组路,一块块村规民约和“新梦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宣传牌立于道路两边。在最高的山头上,“脱贫攻坚”四个大字格外显眼。
在箐口村,一系列改变都源自于“新梦想农民夜校”的开办及“新梦想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成立。
而这些“新梦想”与这个山村走出去的年轻人张凌及他的伙伴分不开。他们是放弃了在城市优越的工作环境后,回到箐口,开始“乡村合伙人”的创业生活。
1985年出生的张凌,2010年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在贵阳已经创办了文化传媒企业,现在是箐口村村主任。
“张凌回乡带领大伙脱贫创业,凡事为大伙着想。”在箐口村提起张凌这个名字,42岁的村民张习文连声称赞,“我们都很信任他,愿意跟他合伙干。”
作为公司的董事长和箐口村的村主任,张凌邀请多名专家来到箐口村把脉,并且对如何开展可持续性发展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基层工作和开公司是不一样的。必须搞明白‘干什么、干得了、如何干’”。
黔西南州推行的共商机制,让张凌工作推进顺利。通过与村民共商,结合专家建议,箐口村脱贫致富的规划是发挥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化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
“居住在城市里是为了生存,而居住在农村则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张凌说,他的目标是在不破坏惬意的乡村生活的前提下,箐口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山地农业发展,做好山地农业、搞好山地旅游、发展山地经济,凭借“三山计划”帮助村民走上富裕的道路。
尽管如此,张凌也表示,这是一件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困难与挑战并存的目标。他和他的乡村伙伴们已完成了对箐口村的480户人家摸底调查。
“培养一批乡村能人很关键,目前有46户村民成为‘新梦想’合伙人,希望以后会更多。”张凌说他们希望用发展农业来带动当地村民增收,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在他看来,乡土管理人才是一个乡村要发展所需要的最根本的因素。
“农村发展有四缺:知识、资金、平台、能人。”上任村主任后,张凌成立了“新梦想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217万元人民币带领72户321人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目前已种猕猴桃1000亩,李子、杨梅、樱桃500亩,养殖蜜蜂500桶。
“信任是愿意合伙的前提,我的土地全部种上经果树了。”村民张清义举着大拇指说。
“贫困的现实逼迫人必须只争朝夕”,箐口村支书李兴国说:“我担任支书已经6年多了,晚上开会不奇怪,但现在却成为新常态,这就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