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摔跤"热到"找寻"热:荧屏父爱话题呼唤“爸爸回归”

2017-06-19  A+ A-
原标题:从“摔跤”热到“找寻”热:荧屏父爱话题呼唤“爸爸回归”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近日在中国的票房突破12亿元,网上讨论“摔跤爸爸”的热潮此起彼伏。有趣的是,与“摔跤爸爸”前后衔接上映的迪士尼影片《加勒比海盗5》《银河护卫队2》也或多或少触及了“找寻爸爸”的情节。这些围绕父爱展开的银幕作品,尽管没有国产片,但却意外引发了国内观众对父爱话题的新思考,对“爸爸回归”的心灵呼唤。

  “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著名作家朱自清当年对父亲的记忆,曾是人们表达对父亲依恋心理的一个缩影。但毕竟时过境迁,朱自清时代的情感,在今天的中国又有几多变迁。

  一些影评人提出,《摔跤吧!爸爸》影片中的印度父亲形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父亲形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种威严的训导方式,让中国观众很容易产生共鸣。

  “外国文献对于中国父亲的认知,大多仍停留在受强烈儒学传统文化浸染的严父形象。”上海纽约大学教师李萱表示,20世纪以来,随着男性主导的经济基础和传统文化模式被打破,中国社会日趋丰富的价值观念正在重塑“父亲角色”。

  专家认为,改革开放后,新环境下男女社会地位更趋接近,家庭内部的代际关系也从“以家长为中心”转向“以孩子为中心”。父亲在家庭内部的权威性有所“褪色”。

  李萱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中国父亲与子女的相处模式中,肢体上的亲密互动明显增多。“不过,中国爸爸们仍会习惯性地顾及男性社会权威、家庭模范形象,再加上中国传统以来间接表达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父亲对于孩子情感传递仍不足。”

  有关“父爱”的另一项延伸讨论是围绕电视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展开的。一些男演员在“真人秀”节目中展现了自己与子女的温情关系,相比女演员在家庭和社会上的母亲形象,父亲们更能引发观众点赞。

  “爸爸,你说你爱我!”“我爱啊。”“大点声,让全世界都听见!”这类节目中儿子对父亲任性直率的要求,也真实地反映出当前国内家庭教育中的“父爱缺位”。

  儿童教育专家认为,父亲尽早与孩子建立亲密关系是非常必要的。早期参与育儿有助于父亲角色在家庭关系中的长期良好发展。这意味着面对新生命,父亲的承受度和角色转换往往比母亲滞后。

  近年来一些针对“父爱”的网上调查还发现,一方面中国家庭中,由母亲照顾孩子的比例,仍远远高于父亲。还有网友直接讽喻:“孩子他爸”才是“最没用的母婴产品”。

  专家解读,一方面现代社会男性职场压力与日俱增,客观上他们与其他家庭成员、包括孩子们的直接沟通时间仍在逐步减少,爸爸变成了一个早出晚归,只会看手机、玩电脑的“空摆设”;另一方面,受到整个社会思潮和环境影响,传统男性更趋阳刚的一面,也正在走向中性,甚至阴柔,少了“摔跤爸爸”的那种满满威严。目前这两种趋势性的现象都还无法直接促使“父亲角色”为家庭育儿提供更大更有效的帮助,值得引起深思。

  电影院里的“摔跤爸爸”热和“找寻爸爸”热,也从一个侧面带热了社会话题,呼唤日常生活中父爱的回归,也呼唤出现更多与父爱相映衬的“爸爸类”文艺作品。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