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实录 周翰文 《海底两万里》的扉页上有这样一句话:“比天空更深的是海洋。”所以,海洋还有无限的可能。 大家好,我是新青年周翰文,今年24岁,是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一名研三的学生。我和我的团队连续在2018、2019年两年获得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的冠军。 今年比赛的主题是“抓鬼”,我们的机器人叫“钟小馗”,钟馗是我们民间传说中一个抓鬼的神仙。我们的设备在比赛过程中,通过声源的引导,顺利地完成了目标的搜索、目标的抓取、目标的撞击、目标的投掷,还有定点的上浮。 我连续参加了三年国际水下机器人大赛。第一年参赛的情景我现在还记得非常清楚。那一年我们把水下机器人的核心和它的硬件软件全部进行了更换,做成了新一代的“小黄鱼”。虽然说叫“小黄鱼”,但是它一点都不小,有80斤重。所以在美国参赛的时候,我们只能拿车辆运输它。 水下机器人跟普通机器人最大的区别,就是它的工作环境是水,普通的机器人是空气。首先,水下机器人的所有机械结构以及它的设备都必须要有防水的功能,这还不是最难的。水下机器人还有两个难点:通讯以及导航。 大家知道,我们在空气中经常通过电磁波来进行通讯和导航。比如说,我们常用的手机定位里面的GPS、无线电通讯。但是在水中,电磁波传播的距离非常短,这就导致我们不能采用电磁波来进行通讯。所以对水下机器人,我们要为它设计专门的通讯与导航系统,这会花非常多的时间。 参加国际水下机器人竞赛的队友,大部分都来自我们学校最大的一个科技创新社团——E唯协会。有人可能开玩笑说,我们是从地下走出来的冠军。没错,在我们的教学楼的地下有十几间地下室,它们就是我们的“秘密基地”。 地下室堆满了各种各样的模型,各种各样的无人机。在桌子上、柜子上摆有很多调试的仪器和设备,同时还摆有很多同学们的洗漱用品。大家为了方便,为了节省时间,把宿舍都搬到了实验室。 有一次,我回宿舍的时候,发现钥匙怎么开也开不开门,就跟室友打电话。他告诉我:“一个月以前,我们就已经把锁换了,你一直没回来,所以不知道这件事。” 我们现在研发的一些水下机器人已经投入了实际的应用。比如在西气东输的一个深洞检测的项目中,这个隧洞差不多有600米长,水深是50米,潜水员是不敢下去的。所以,这个隧洞已经十年没有检修过了。我们的设备在水下连续工作了12个小时,拍摄了近500G的视频。在巡检的过程中,发现了有五处螺栓破损的点,还有多处腐蚀点,找到了这些问题,避免了管道的进一步严重破损。 在海产养殖方面,我们也做了一些相关的机器人。现在,海产养殖一般是用蛙人进行捕捞工作。蛙人,也就是我们说的潜水员。潜水员是一个高风险还伴随着职业病的职业,我们的机器人正好就能代替潜水员做这些事情。 普通的潜水员只能下潜到二三十米的水深,并且他们到水下是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的。我们的设备最深能下潜到200米的水深,而且我们还搭载了一个水声定位设备,使机器人到哪里都知道自己怎么回家。对于我们操作人员来说,只需要坐在岸上,就可以快速完成所有的捕捞工作。 这个行业目前还在发展的一个初级阶段,我们希望将比赛的技术进行产业化、稳定化,推动行业进步一小步。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国家逐步加强海洋强国的建设,深潜器从无到有,从浅海到深海,也激励着我们后辈不断地向深海探索,不断地为海洋强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是新青年周翰文,谢谢大家。 2019年8月5日 大洋彼岸的赛场全场沸腾 五星红旗再次飘扬在 最高领奖台上 这群“技术宅” 打破了西方垄断 让中国成为继美、加之后 第三个夺冠的国家 这是新一代青年 在国际舞台上赢得的喝彩 也是为中国“Z世代”(95后) 呐喊的声音 不分昼夜 不问四季 他们将自己 “钉”在地下实验室 为国“出战” 不眠不休 他们将青春 献给祖国的荣誉 一个大学社团如何“玩转”国际顶尖赛事? 一个95后如何看待“Z世代”这样的标签? 一个理工男如何面对“钢铁直男”的评价? 青年说×水下机器人世界冠军周翰文 访谈实录 周翰文 问:你觉得自己是学霸吗? 答:不是。 问:为什么不是? 答:确实不是学霸。 问:水下机器人能干什么? 答:抓海参,当然这是海产养殖这一块。它还可以做一些海洋环境的保护工作,比如说观测珊瑚的生长情况。它还可以做一些水下搜救的工作,就比如说沉船事故发生的时候,我们的设备可以到水下去观察。因为我们设备带有动力定位,它可以抗住水流。水下机器人下去之后,一般会被水流冲走了,但我们的设备有这个系统,能定在原处。 问:常年做科研,有烦躁的时候吗? 答:烦躁是一定有的。我觉得,可能做什么行业都会有烦躁的时候。有难受的时候,你才能享受高兴的时候。 问:科研要是不出成果怎么办? 答:其实我是这么想的:比如说,你做了十年的科研,然后最后发现这个东西做不通,但它不光是给我们团队自己,也能给这个行业别的从业者一个警醒。 问:在实验室度过大学时光,以后会不会后悔? 答:我觉得,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这是自己的自由,它不是什么要强求的事。只要这个选择自己觉得是对的,就没什么好后悔的。希望大家在遇到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的时候,一定要勇敢一点,不要因为你跟朋友不一样,朋友可能去玩,或者是他们去参加聚会,然后你就不太去做这个事了。如果以后自己的工作能跟自己喜欢的东西结合起来,其实是非常爽的一件事。 问:你怎么看待一万小时定律? 答:我其实不太赞成一万小时定律,因为一万小时要看你是怎么用。有可能你1000个小时就成了专家,也有可能你10万个小时也成为不了专家。还是要看方法,实事求是,这个事情确实做了是有用的,那就去做。 问:你怎么看待“Z世代”(95后)? 答:我觉得95后接触的信息更多一些,想法更开阔一些。可能大家总说我们没有吃过那些苦,或者没有经受过那些东西。但我觉得,可能有些苦是没有必要去吃的,我们会在别的地方吃苦。我觉得,我们应该比我们上一辈的人会做得更好一些。走着瞧,不要笑话我们,我们会做好的。 问:你觉得大家对理工男有偏见吗? 答:搞科研搞得好的人,他其实得有一股“轴”劲,可能就是在平常人看来不太好沟通的一种劲。它用来对待人可能不太好,但是用来对待问题是很有用的。就是有一个问题,它要求刨根问底,这个事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他要辨明白,才能把这个问题最后能想透彻。但是与人相处之间,可能就不是这样。所以,可能大家对理工科的这些人留下的印象,就是不太善于交流。 问: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是新青年? 答:要有一股韧劲,要有一股冲劲,还要懂得团队配合,愿意为行业发展奉献自己的精力。 古有诸葛亮造“木牛流马” 为前线送去军需 今有科研青年携水下机器人 不断向深海迈进 科技兴邦,海洋强国 新青年,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