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肥胖、近视、耐力差……青少年的体质问题一直牵动着社会的目光。
虽然经过各方努力,一些体质指标有止跌回升的势头,但是现实中存在的“不让动、不敢动、不想动”问题,仍然在对青少年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高了,胖了,体质差了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生营养状况得到巨大改善。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身高、体重增加的同时,身体素质下滑问题却日益凸显,“好日子养不出壮孩子”令人担忧。
王子希是江西省宜春市一名六年级学生,刚满13岁已经戴上了近视镜。王子希的语文老师张云说:“我教了几十年书,过去小学生戴近视眼镜我还挺意外,现在比比皆是。”
近视、肥胖,成了青少年健康问题两个触目的标签。2018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的《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指出,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当下学生肥胖比例较高,四年级男生肥胖比例为8.5%、女生为5.1%,八年级男生为8.5%、女生为6.2%;学生视力不良问题突出,四年级、八年级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分别为36.5%、65.3%。
西部某大学运动队指导教师赵龙说:“这几年招生进体育队越来越难,孩子们个头高了、身体胖了,但耐力、爆发力等却不如以前。”
按照有关标准看,虽然国内青少年体质经过20多年的持续下滑,肺活量达标率等指标已有止跌回升的势头,但距离“健康阳光”仍有较大差距。
不让动、不敢动、不想动
国家多次重申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共同发展的重要性,并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着重强调,但现实中存在家长为孩子升学不让锻炼、学校害怕发生安全事故不敢锻炼、青少年沉溺网络世界不想锻炼问题,“不让动、不敢动、不想动”成为青少年增强体质的主要障碍。
记者采访中发现,一说起孩子的健康,没有家长不重视的。但是一提起运动,家长们就显露出担忧。“升学压力大,先保证不生病不受伤”“等考上大学再锻炼,现在时间太宝贵了”……
“我们小时候最盼着上体育课了,尽情追跑、踢球,出多少汗都是快乐的。”王先生说起自己的童年,又说起儿子学校“不出汗、不脏衣、不长跑;不摔跤、不擦皮、不受伤;无强度、无对抗、无冲撞”的温柔体育,不禁长叹一口气。
出于安全考虑,现在中小学体育课基本不会开展跨栏、跳高、标枪等项目。一位专家说:“现在孩子在学校摔倒,学校就得负责。背着压力负担,学校自然不敢让孩子进行强度大、有风险的体育锻炼。”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孩子唯一的“运动”就是“冲浪”,不是在水里,而是在网上。原先的呼朋引伴、跑街串巷,变成了“并肩作战打中路”。全国人大代表、江西财经大学环境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一直关注此类问题,她认为,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期,长时间待在屏幕前,会造成肌肉、神经高度紧张,损害人体各种机能,引发多种疾病。
健身:老年奋起、中年觉醒、少年沉睡?
当下社会,积极健身的大都是老年人和部分觉悟的中年人,殊不知,青少年时期对一生健康至关重要。
许多家长认为运动影响学习、耽误时间,却没有意识到青少年时期不仅是学习的黄金期,更是体质养成的关键期。
家长的不正确认识,造成很多孩子在本该生龙活虎的年纪却成了快走几步都要喘的小胖墩,长大后很容易成为“三高”以及心血管疾病的“猎物”。
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张显友说,儿童时期多锻炼身体,可以有效预防成年后疾病发病率。目前国际上已将识别和预防儿童期肥胖症和高血压危险因素,视为成年人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核心内容。
青少年体质决定国民素质,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我国,为何一直没能有效解决青少年体质下滑问题?德智体全面发展喊了这么多年,为何仍旧“重智育轻体育”?值得认真反思。
对此,受访人员提出一致观点:要尽量让青少年“动起来”。我们可以从加强体育社团建设、设立学校意外伤害保险基金入手,鼓励学校充分设置体育课程。学生的天性是好动的,我们要尊重并给予科学引导,让学生爱上运动,主动要求运动。
事实上,为推动全社会重视青少年体质问题,近年来各地推出了不少政策措施。例如,江西省明确2019年中考体育科目分值增加至55分,2020年增加至60分;云南等多地把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
国外的经验做法同样值得借鉴。美国政府通过奖励定期开展体育活动的青少年,有效改善了这一群体由于身体活动减少导致的健康问题;加拿大对青少年子女开展适当运动的家庭给予税收优惠等。
要改变学校对体育活动“慎之又慎”的状态,需给学校一个合理的环境,建议设立学校意外伤害保险基金,由保险机构运营,统一进行赔付,消除学校的后顾之忧,让校方敢于组织、敢于教学、敢于让学生动起来。(记者:邬慧颖 王君宝 杨稳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