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疫区内的阳光——驰援武汉医生的战“疫”笔记本

2020-02-18  A+ A-
  新华社武汉2月18日电  题:记录疫区内的阳光——驰援武汉医生的战“疫”笔记本

  新华社记者杨淑馨、潘志伟

  “武汉,我们来了!”肖冠华在他的第一篇战“疫”日记中写道,在汉口医院支援的日子里,除了用专业的医术救治病人,这位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的医生也成了这场战“疫”最前沿的记录者。

  除夕团圆夜,在值班室吃完作为年夜饭的快餐,肖冠华便随着广东省驰援湖北医疗队紧急出征。大年初一清晨四点,医疗队抵达了武汉的住处。几个小时后,心怀热血的肖冠华在“肖大夫的笔记本”公众号上发出了在前线的第一篇日记,他写道:“面对未知的敌人,没有人会不恐慌,但作为医务人员的我们,责无旁贷。”

  以亲历者的视角讲述一线的故事,肖冠华希望用真实的记录揭开疫情可怖的面纱,传递抗击疫情的信心。在汉口医院的日子,每天都是紧凑的节拍,但肖冠华仍坚持在珍贵的休息时间里写下支援武汉的点滴,在他的笔下,有“苦”,但最终都是用“乐”来表达和面对。

  在医院的首个值班,肖冠华面临着繁重的任务。由于病区患者数量较多,一刻也不能停转,在值班期间肖冠华与队友们滴水未饮,六个小时下来已经声音嘶哑。但在这篇值班的日记中,肖冠华却记录下寒冬里的第一股暖流,几位热心的武汉市民组成了志愿车队,排班开车接送,疲惫的医护人员不再需要步行下班。

  一周的时间过去,肖冠华逐渐习惯了忙碌的节奏。在凌晨的病区内,肖冠华熟练地在看病人、开医嘱、搬氧气瓶、写病历。夜班固然难熬,但是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下来的是值班过后一碗点缀着海带和黄瓜的热干面,这是在艰苦的前线上简单的满足与惊喜。

  因长时间的值班和穿戴防护用具的困难,头发成了工作的累赘,为此肖冠华和几个队员决定剃光头发。几位医护人员将住所当成了临时的理发室,用随物资寄送过来的工具动手理发。最终,因工作所需的剃光头在肖冠华的日记中幽默地表述为了“削发明志”。

  “我想记录下这些阳光,希望疲惫的医生们能从中汲取坚守的感动。”肖冠华说,在他的日记中写下的不只有他一线战“疫”的经历,还有并肩奋战的医护同行的故事:经历过“抗非”的护士长、95后的年轻队员、爱吃红烧肉的护士……每个鲜活的故事背后都是医者的无畏与决心。

  受肖冠华的这本战“疫”日记激励的不只有医护同行,还有无数关心武汉疫情的民众,这束阳光同样也照入了他们心内。

  微信名为“豹哥”的网友每天都会等待肖冠华的日记更新,家就在汉口医院对面的他看着住院大楼彻夜的灯光,通过所见和所读深刻体会到一线医护人员的辛劳,他在文章留言道:“感谢了!奋不顾身的白衣天使!”翻看“肖大夫的笔记本”中的留言,其中不乏类似的感触。网友们通过肖冠华的文字看到了疫区内的艰苦奋战,同时也感受到了一线医护人员的坚定与信心。

  离家许久,广州家中的兰花已经开放,妻子给肖冠华发来了兰花的照片,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相信我们自己,也相信国家。等一切都过去,武汉的樱花一定也特别美。”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