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题:国货自强当过“三关”
辛识平
高冷如火箭卫星,威猛如摩天造楼机,贴心如模拟试衣镜,接地气如“网红”食品……正在上海举行的首届中国自主品牌博览会上,600多家知名品牌企业携产品集体亮相。各种奇思妙想、高新技术令人大饱眼福,刷新了人们对国货的印象。迈向高质量发展,国货当自强,关键是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品牌发展道路。
自主品牌,是一个国家的名片。曾几何时,国货似乎总与“土气”“廉价”相连。如今,这样的印象早已颠覆。从高铁等大国重器,到手机等日用产品,越来越多国人以使用国货为荣,成为“国粉”。这一转变的背后,是中国品牌近年来的发展崛起。但也要看到,得到国际普遍认可的中国品牌仍然偏少。世界500强企业中,中国上榜企业超过110家,而入选世界品牌500强的中国品牌只有37个。差距显而易见,追赶时不我待。
打造中国品牌,首先要过质量关。品牌立得住,靠的是质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调查显示:在出境游大量购物的消费者中,超过70%是基于“国外品牌质量信得过”。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品牌信誉,才能更好适应国内消费者对更高品质生活的要求,赢得市场青睐,立于不败之地。
打造中国品牌,其次要过创新关。当今市场竞争激烈,不创新会被淘汰,创新慢了也会丧失优势,“吃老本”越来越行不通了。这次品博会上可以看到,不少企业已经在产品创新方面迈出积极步伐。用钢笔的人少了,就推出可以画画的软笔和内含智能模块的电子笔;千人一面的衣服不受欢迎,就用3D扫描技术量身定做。创新让产品技术含量更高,也让供给更贴近需求,推动中国品牌向着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为提高产品竞争力、打造过硬品牌奠定了基础。
打造中国品牌,还要过形象关。在不少消费者心目中,意大利皮具精致优雅,法国化妆品气质时尚,这种“品牌形象”背后,是数十年如一日严格管理、精心塑造的产品文化形象。在品博会现场,中国高铁、中国核电讲述产业集群的“品牌故事”,青岛“五朵金花”、黑龙江绿色食品诉说区域的“品牌故事”……以企业故事塑造企业形象,以文化浸润赋予产品生命,凸显中国企业打造企业形象、开发产品形象的自觉,让一些中国品牌越来越有故事,也越来越有“范儿”。
品牌打造绝非一日之功。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尽快过“三关”上台阶,才能加快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让更多的中国品牌走向世界、享誉世界。
大视窗
新闻热点
新闻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