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昌赣高铁开通运营首日开出的首趟G5025次列车从南昌西站驶出(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高铁为何在这里“拐了个弯”?
铺开昌赣高铁线路运行图,一段小小的折线引人关注:高铁线自北向南从万安西站引出后,没有径直往南,而是向东延伸90度至兴国县,并由此产生全线最长的两座隧道。
高铁为何对这里格外关照?回望历史,答案不难得知。苏区时期,兴国全县23万人口中参军参战的就有8万多人,为国捐躯的5万多人。正是因为昌赣高铁的开通,曾为革命作出巨大牺牲的“将军县”得以被纳入全国高铁版图。
细节彰显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现在国家发展了,人民生活好了,一定要饮水思源,不要忘了革命先烈,不要忘了中央苏区的老百姓们”。
12月26日,昌赣高铁开通运营首日开出的首趟G5025次列车从南昌西站驶出。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昌赣高铁自北向南连接南昌、吉安、赣州,直接服务井冈山革命老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从规划建设之日起便深深地打上了红色印记。
这是饮水思源的深情致敬。在新投入使用的吉安西站记者看到,取意于井冈山五指峰设计的站房,如同矗立于云海之间,格外醒目大气。再加上广场上种植的杜鹃花树等众多红色元素,让这座车站的气质与众不同。
“红色是老区的底色,我们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参与吉安西站建设的吉安市城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肖鑫说,如此设计,目的就在于提醒人们时刻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好红色基因。

12月26日,昌赣高铁开通运营首日开出的首趟G5025次列车从南昌西站驶出(无人机拍摄)。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
正是因为有这样攻坚克难、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座全长2100多米、主跨300米的双塔式斜拉桥才得以顺利完工,并创造了高速铁路大跨度桥梁铺设无砟轨道等多项国际领先的工程技术。
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从线路反复优化到施工建设,从联调联试到安全评估,一大批铁路干部职工奋战在高铁建设一线,车务段、工务段、机务段、供电段等各个部门密切配合,确保昌赣高铁开通运营万无一失。
昌赣高铁的开通结束了万安县等地不通火车、不通高铁的历史,沿线百姓亲切地称之为“圆梦之路”,许多群众感言:“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高铁能为老区发展带来什么?
即将迈入2020年之际,高铁开进赣南,增添的不仅是一条通道,更是逐梦未来的信心。
过去的5年,是昌赣高铁蹄疾步稳加快建设的5年,也是井冈山革命老区、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提速的5年:2017年,井冈山市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2018年,瑞金市脱贫摘帽;2019年,赣州市会昌、寻乌、安远等6县区脱贫摘帽……

12月26日,从南昌西发往赣州西的G5033次列车从南昌西站驶出。新华社记者 彭昭之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