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乡愁:村史馆“寻根”成为新年俗

2022-02-07  A+ A-

  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题:记住乡愁:村史馆“寻根”成为新年俗

  新华社记者屈婷、杨文、马晓媛

  春节期间,一批自制的乡土“贺岁片”在山西吉县刷了屏。听说自己的身影也曾出现在村史馆的屏幕上,这让32岁的文城乡青村农民李晓军觉得很光荣。

  李晓军参演的是一部名叫《过年回家看爸妈》的微电影,演的就是他自己——一个外出打工的青年。虽然讲的是家常事,第一句台词还是拍了20多遍才完成。

  这些“贺岁片”意外地受欢迎,也吸引着返乡的年轻人走进村史馆。很多人觉得,在“故纸堆”里看到这些鲜活的农村生活记录,很有趣。

  从只会墙上挂相框,到学着“实景布置”;从支起几张空桌子就开张,到如今张罗起多媒体影音手段;从讲述村子的历史,到发扬村风村德的教化之用……分布在中国乡村的大小村史馆,照见着一代代农民的喜怒哀乐,也记录着生生不息的岁稔年丰。

  记住的力量

  春节前夕,山东省沂南县铜井镇金桥庄村,几位村里老人连同石匠仔细在一块石头上刻着大字:桥连南北,堑变通途,立德为善,同心造福。

  这块石碑是为了记住当年的不易。也是在建村史馆前夕,这个村子率先立起村名碑。位于沂蒙革命老区的金桥庄村,几十年山路蜿蜒,前些年通过硬化路、修筑桥,让出行大大便利。去年新桥修好之后,村民自发挑了几块大石头立在村口,刻上“金桥”俩字,立做村子新地标。

  立碑立传,是为了忆苦思甜,不忘根本。很多村子自筹资金建村史馆,也是源自这股子心气。

  罗曼沟村位于六盘山西麓的沟沟壑壑中。春节前一场罕见的大雪,让半山腰处新修的村史馆红色砖墙格外显眼。

  大年初一,回乡的年轻人三两成群,约着一起来到村史馆“寻根”。

  走进村史馆,展板上的一段村庄“改名趣闻”折射出这个小村庄的百年变迁史。

  罗曼沟村位于宁夏最后一个脱贫的国家级贫困县西吉县马莲乡,最早叫“落难沟”村。新中国成立后,村里人嫌“落难沟”太难听,渐渐地把村子叫成“落满沟”村,寓意种的粮食落得满沟都是。

  可是,“苦甲天下”的西海固山太大、沟太深,老百姓粮食“落满沟”的念想多年一直落空。直到脱贫攻坚战打响,落满沟村在村干部、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泥路变硬化路,窑洞变砖瓦房,通了自来水,有了宽带网,村容日新月异。

  “村干部不知怎么在材料中把落满沟错写成‘罗曼沟’,后来村民们都觉得罗曼沟更好听,更符合现在村子的气质,就索性将错就错把村名改了。”罗曼沟村党支部书记安发银说。

  村名一再变,而罗曼沟村村民却一直不敢忘记自己的“根”。村“两委”和村民们商量后,决定利用村部闲置房屋布置了这个村史馆,“担心好日子过惯了,年轻人忘了先人们当年是如何苦过来的”。

  春节到了,很多村庄里平时安静的村史馆又热闹起来。回乡过年的人要去看看里面添了什么新东西,老人会带着一家子人来转上一圈,一些“网红村”的村史馆则是游客必到的打卡地。

  忆乡愁,看变迁……从北到南、从西到东,逛村史馆已成为一些乡村的新年俗,几代人也在这里完成了平时少有的跨时空“交流”。

  留下的乡愁

  “看,这个是石碾。过去我们就用它把高粱、谷子、稻子脱壳碾碎。”山西临猗县嵋阳镇嵋阳村村史馆里,72岁的村民刘林全向几位返乡过年的大学生讲起过去的故事。

  村史馆不大,却存放着不少压箱底的“宝贝”:农耕用具、腌菜缸、孩子学步的站桶……这些农家日常用品讲述着往昔生活的苦辣酸甜。

  每一样老物件,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以前家里没通电,就靠点煤油灯来读书写字。”刘林全说,那时候脸被煤油灯熏黑是常事,有时看书入神,头发还会被烧焦。

  乡愁,不仅藏在耕耘桑梓的往事中,也藏在烟火百态的民风民俗里。

  地处黄河东岸、吕梁山南端的山西吉县,用3年时间在全县建起了54个村德村史馆。

  全县第一家村德村史馆建在吉县屯里镇太度村。它是一座两层小楼里专门辟出的一个大房间,但有模有样:墙壁上贴满了村庄的历史、历年“好媳妇”评比、优秀学子的照片等,屋里空地上摆着书架、电视机等。

  曾经,建好的村史馆怎么“火”起来,是一个挑战。

  吉县文联主席刘旭山告诉记者,他们希望村史馆成为村民寄托乡愁的“纽带”,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村民在“家门口”感受家乡的美好。

  太度村有个传统:每年重阳节“赛被子”。媳妇们比赛谁孝顺,就看谁家家里老人们的被褥最干爽、被面最洁净、棉花最松软……赢得比赛的“好媳妇”照片被挂在村德村史馆,全家面上都有光,让这个民俗顿时成了“网红”活动。每逢年节,不少尊师重教、致敬革命英雄的活动也在村史馆里办。

  修村史、扬村风……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越来越多的乡村日渐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留住历史、留住乡愁成为共同心愿。

  沂蒙革命老区临沂市临沭县朱村,有山东省第一个村级档案馆。

  73岁的村民王经臣,拒绝了回城里养老的机会,专门回村里帮忙整理档案,大家叫他“王馆长”。

  论起朱村历史档案来,他声音洪亮,如数家珍:农业税票、户口材料、房产档案、统销救济清册、小麦丰产奖状……10类1.6万余卷(件)档案,连同那战天斗地的艰苦创业史,都被妥善保存在这个村级档案馆中。

  “它们是朱村人心底最深沉的力量和精神源泉。”王经臣说。

这是山东临沂市临沭县朱村的村史档案馆。

  传承的希望

  忙碌一年,47岁的温杰回到了从小长大的太原市晋源区赤桥村。

  看看那些明清时留下的院子,摸摸那些活了千年的古树,再转转村中心的村史馆,他心里有说不出的踏实和欢喜。

  “我们赤桥村有2500多年的历史,相传是‘豫让刺赵’的发生地,还曾是远近闻名的造纸村……”温杰如数家珍。

  多年前,赤桥村里自发在村委会小楼的二层建了村史馆,布置了村史展板、历史名人书画、老物件等。这几年,村史馆愈发完善,展品多了,实物布景也做得越来越漂亮,慕名远道而来的人越来越多。

  如今在太原市区一家绿化企业上班的温杰说,这些年,不少村民离开赤桥村,年轻人向往城市,对农村的感情日渐淡漠。但有了村史馆以后,很多年轻人才发现自己家乡这么“有的聊”,开始喜欢“晒”家乡。

  “除了游客,现在村史馆甚至吸引了很多历史研究者、爱好者,这让村里一些老人特别开心。”赤桥村党支部书记吴伟强说,村民们收拾出老物件,也总想着送到村史馆来,大家都希望这里能让已经走出村子的孩子们更了解、记住赤桥。

  在迅速变化的当代中国,小小村史馆容纳的,往往是几代人生活和情感的传承。

  山东省莒南县石泉湖村,青山绿水,街净村美。村广场上,一块“山东水库之母”石碑格外醒目。

  冬日暖阳下,流水潺潺,穿过石桥。不少游客“打卡”村里修建的村史馆,39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村史馆馆长李洪浩趁机“客串”讲解起当年峥嵘岁月。

  李洪浩十分熟悉馆里展品和历史,里面有他的爷爷——全国农业劳模李义丰的事迹。当年,时任石泉湖村党支部书记的李义丰,从黄泥地上牛蹄窝能存水得到启发,带领村民在山沟里建成最早的石泉湖水库。后来,这个村共修了四座水库,使80%的土地变成了水浇田,获得连年大丰收,成为沂蒙老区农业战线的典型。

  如今,李洪浩带领村民在红色文化上做文章。他们打造红色旅游、农家乐等,让游客住民宿、游青山,感受当年光辉岁月。

  “在石泉湖村人眼里,那些展品不仅是从贫穷走向小康的见证,更是我们与祖辈情感交流的‘活物’。”李洪浩说,在乡村振兴的前行路上,那些父辈高扬的旗帜一直都在心里,激励大家延续那份光荣。(参与采写记者张亮、王飞航、武江民)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