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者练书法欲戒掉朋友圈:写小楷这药需提前服

2017-02-24  A+ A-
  在失眠的日子走笔会先贤

  堵力

  凌晨3点30分,我的眼又叭地睁开,头脑一阵澄明,四肢却沉重地陷于被褥。知道难再入睡,便一咕噜爬起来,轻手轻脚摸至客厅一角,点灯磨墨,铺开宣纸。

  放眼窗外,天寒气清,暗夜寂静,似乎猫儿们也归窝蜷缩了。零落着几盏灯儿昏黄地隐在窗帘里面,透出主人与我一样慌乱地失眠心绪。

  漫漫长夜,内心独行,已经很久了,谁解其中味,我不知道,但是知道有人为此抑郁,有人为此自尽。

  5岁那年,我说“宁可死,我也不写毛笔字”。所以现在握笔,每扯出一条一线都颤颤巍巍,如履薄冰。死与毛笔,孰轻孰重,现在看出来了。

  好在,我喜欢古人说话的韵律,这些黑白,这些简单的纸与墨很快揪住了我。我发现,自己每画一道,都需要5到10秒,而且在整个过程中,我必须屏息凝神,将元气提于胸腔,再将洪荒之力通过手臂传于笔尖,最后却要轻轻地送出。

  每写完一个字,我都要喘息一番,感叹一番,上下打量,自我鄙夷,然后竟然是开怀地自我褒奖,“哇,你的进步好大!”

  就是这横竖撇捺的轻重掂量,让自己淡淡地忧又淡淡地喜,冲淡中,我慢慢困了。

  而过去我此时呢,往往是躺在床上,被失眠的魔一把抓住,那些七七八八的琐事,别人的一个冷漠眼神一个轻蔑嘴角一句噎人的双关语,万虫齐发,嗡嗡嘤嘤挤向我的心间。

  身上一阵阵地出汗,心中火热,手脚冰凉。仿佛被父母、爱人、孩子、职场扔于无人之境等死。《琅琊榜》说的梅长苏中了天下奇毒火寒之毒,先是火毒攻心再被寒蚧毒虫噬咬。这时候也觉得自己跟他所受的折磨一般无二。

  最后忍无可忍,爬起来吃安定。但想着药半个小时才会起效,便忍不住又拿起手机,在微信里跟美国朋友拉扯两句,跟12点前给我发信的同事回几句话,看看热闹的朋友圈。待躺下时,精神又亢奋起来,与渐渐发力的安定相遇,就像小炒肉里搅和了甜奶油,两种味道油腻腻地蒙住了心,挣扎不出也挣扎不睡,就这样拽着被子被无数小鬼打缠到东方发白。

  也曾数羊求救也曾读书求困也曾背诗求静也曾打坐以澄心,最后,都败于杂念。

  但写字不同,你第一笔写歪,后几笔可以修正,你一个字写歪,可以通过后面的字平衡,又自成一趣。所以,你即使起笔很烂,但收笔却未必。你收笔时墨干了泄了气,但知道下次再磨墨,只要写肯定会进步,便又充满欣喜。

  在这个农耕社会流行的文化载体面前,什么急躁的功利的东西都不值一提。一个电话没接到又怎么样?一个指令或一个请求指导的微信错过了又怎么样?当微信模糊了工作和生活的边界,当我们总在备战状态,时刻准备回复各种来信,表现出各种机德良好面目的时候,已经把心,绷成了一块石头,没有了弹性,又如何应接大事?

  拳头收回来,才能打出去。

  当然,所有的道理现代人都懂。我们小学是背着格言长个子的,中学时代是鸡汤文养活着考试的,大学时代是励志的人生设计锤炼中成长的,所以别跟我说大道理别跟我好为人师,别给我指点什么秘籍诀窍,锻炼快步走,调节呼吸、少虑少思,我都知道是良方。但我,就是做不到!

  每次看小友们打怪升级,每次在电影院看暗黑力量、伏地魔,我都深知有个失眠魔怪纠缠着我的生活,死死地扒住我懒的软肋,充溢在我人生的缝隙中。

  毛笔,就是这么个软软的小刷子,它与宣纸、旧报纸摩擦的过程,就是在默默地给我石头般坚实愤怒亢奋的心挠痒痒,一丝丝,如春风,慢慢地河开了,慢慢地燕来了,慢慢地,我的江南岸绿了。我内心的澄明醒了,所以我的俗与慌睡了。

  第一次抄《心经》,第二次《道德经》,第三次《阴符经》,第四次《黄帝内经》,第五次《论语》。

  朋友问,哇,你要练字啦,以后签字漂亮了。说实在的,字漂不漂亮与我无关,5岁的时候不在意,今天仍不在意。但我的心变了。

  就像心理学家说的广场效应,人群聚集的公开场合,人们往往会表现出与日常生活大相径庭甚至完全相反的言行。在一个巨大的广场上,人们会不自觉地从众激动泪流。比如,合唱、齐声朗诵都能让人非常愉悦。

  这些千百年前的经典,曾经被多少人诵读过、抄写过、讲解过、收藏过。我因为一支小小的毛笔,柔软的笔尖,打开了一个门径,门里面,是历史的纵轴,我与千百年来的人共处于时光的广场上,大家聚在一起在用心诵读,用心抄写,合并了声音与影像,让这些智慧与韵律在我们之间共振。涟漪散开,就像引力波一样穿越星际。

  夜很深、夜很寒,我一人独醒,如此寂寞地见到了先贤们。他们沉醉大道,他们“虚其心实其腹”,他们“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在如此大的坐标系中,我虽然渺小,但不慌不忙,虽然无知,但背有依靠,虽然字丑,但偷偷自得。

  小楷确是养正的药石,是炼心的妙方。邪不压正,那些盘踞在我心我意中的伏地魔、黑暗骑士都绝尘而去。自豪地将丑字拍下,发朋友圈,关机睡觉。回笼觉起来,不自觉地笑起来。

  我知道这个笑与客气的笑、职业的笑、被有人安慰的笑、被笑星胳肢的笑不同。那是发自华夏大树根部,带着先贤的鼓励、祖先慰藉的笑容。

  朋友们懂的不懂的,都发来祝贺,少有的朋友圈反响。大概,不懂笔墨的人,虽然尚不能马上开始,但他们祖先留下的基因,也在轻轻地摇动他们,让他们本能地赞许;懂得抄经妙处的人,也在为有了更多的人进入中华历史的大广场而共鸣含笑。

 
  一友评:字拙而气韵顺。深得我心。活到这个岁数,已经不是要去展示、表演什么了。把这些字拿出来,不是要臭美,而是把那时的心会那时的怡然迫不及待地送给大家。给慌张烦恼着急的朋友圈顺气。提前感知春风,化却自己窗外的冰封,我有了自己的路径。如果,在历史的大广场上,我们以另一种方式相遇、相知,然后共鸣,击掌相庆,何其欢愉!

  准备以后睡前写字,戒掉朋友圈啦。写小楷这药,需提前服。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