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要更加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精心推进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突出制度创新这个核心任务,围绕打造“四区一高地”,加快投资贸易便利化和金融领域改革创新,大力支持企业“走出去”,带动和推进外贸转型升级。
制度创新这个“核心任务”将如何完成?6月20日,解读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对我省推进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成效和下一步措施,一一道来。
成效
两个月新设企业5310户 平均每天新注册资金11.9亿元
谈及成效,省商务厅厅长刘欣用“企业主体加快聚集、便利化措施成效初显、改革创新亮点频出、对外影响不断扩大”来概括。
刘欣披露:从4月1日挂牌至5月31日,四川自贸试验区新设企业达5310户,注册资本达725亿元。其中,位于成都的两个片区新设企业4655户,注册资本645亿元。
同期,全省新注册企业4.48万户。换言之,同期全省每新设100家企业,就有11.8户企业是在这片不到1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四川自贸试验区新落户企业以每天87家的速度在增长,平均每天新注册资金11.9亿元。”刘欣表示,自贸试验区“放管服”改革走在全省前列,投资便利化水平大大提升;海关总署、四川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四川银监局、省公安厅、省工商管理局等部门和中央在川机构密集出台了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支持政策。此外,我省通过举办外国领团天府新区行、川南临港片区(深圳)投资推介会等系列活动,推动一批金融、航空航天、信息技术、新能源、物流产业入驻。
制度创新、支持政策、投促平台效应叠加,这片“试验田”已成为四川开放发展新引擎、投资四川的新热点。
特色
“3区+N园”自贸试验区与五大经济区联动发展
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省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卿表示,我省将坚持以四川自贸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更高水平推进开放合作。
四川自贸试验区如何彰显特色?刘欣表示,我省将研究“3区+N园”协同改革方案,加快形成自贸试验区与五大经济区联动发展的格局。
3区,即自贸试验区三大片区;“N园”,指选取省内条件成熟的园区,适用自贸试验区的经验。不涉及中央授权的改革事项,将尽快在全省同步实施。促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自主创新改革示范区、自贸试验区相融互动,改革、创新、开放这三张“王牌”协同推进,相互促进。
如何联动?开放通道连接。刘欣透露,我省将建设国际开放通道枢纽,着力建设国际铁路运输重要枢纽、国际性航空枢纽、区域性水运口岸、中欧陆空联运地建设,打造多式联运、无缝对接的立体开放物流体系。
积极探索与沿海沿边沿江地区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以投资大合作、产业大协作、口岸大通关、要素大流动、人才大交流等为重点,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周边省(区、市)合作。
“对欧合作”也是发布会的重点。刘欣透露,我省将探索与欧盟委员会全面合作,推进“欧洲中心”项目建设,以服务贸易、双向投资为重点,推进与欧洲地区深度合作。加大“双向”经贸合作平台建设,加快中德、中法、中韩、中意、新川等国别园区建设。
落实
“清单制+责任制”定期检查评估,复制推广改革经验
四川自贸试验区向中央争取到159项重点改革试点任务。刘欣透露,我省已梳理出82项今年要完成的改革事项清单,涉及贸易便利化和开放口岸、金融改革创新、投融资、全面提升对欧经贸合作水平等方面。建立了“清单制+责任制”管理模式,推出总体方案责任分工清单、首批改革试验任务清单、首批创新举措清单等“五张清单”,实施台账管理、跟踪督办;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落实督查督办、信息报送、定期例会制度,一月一检查、一季度一评估,压实责任。
我省将加快编制实施方案和《三年行动计划》,认真落实年度工作要点,抓紧推进改革清单落实。抓紧完善目标考核、统计监测、绩效评估等规章制度;加快开展立法工作,力争半年内建立起与自贸试验区试验举措相匹配的法律制度。
我省还将加大改革经验的系统集成和复制推广力度。在继续高标准推进自贸试验区两批共54项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和商务部8个“最佳实践案例”的同时,适时建立专项工作推进小组,加强改革事项的分类推进和系统集成,加大国内首创“国际会展检验检疫监管新模式”和“多式联运一单制”两项改革举措的研究、验证、评估和标准化,率先在全省复制推广,待取得成功经验后争取向全国推广,力争年内2项以上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魏冯 记者 曾小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