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 引领发展(提质增效)

2017-09-08  A+ A-
  

内蒙古首趟高铁于今年8月开通。
本报记者 吴 勇摄

现代化农业设施补肥作业。
资料图片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提出的发挥自身优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要求,大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实现了新老产业齐发力、互促进的生动局面。下面一组数据令人鼓舞,到2016年,内蒙古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42.5%,创历史最高水平,比2012年提升了7个百分点;稀土化合物产量和云计算产业规模已位居全国第一。今年上半年,内蒙古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稳的格局更加巩固,好的态势更加明显,呈现出结构优化、动能转换、质量提升的鲜明新特征。数据显示: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4.9%,高于全国平均增速62.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2.37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32元,同比减少2.46元。

  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

  本报记者 丁志军

  进入21世纪,内蒙古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传统产业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为此,内蒙古积极引导传统产业迈向新型化。

  精细化工让传统的煤炭行业实现蜕变。乌审旗图克镇工业园区里,矗立着中合天创3个巨大的白色煤炭周转大罐。乌黑的煤炭进入这个设备,穿过重重管道,从另一端出来时成了无色无味的食品级塑料。

  “十二五”以来,内蒙古强化煤炭转化及以煤为原料的煤化工产业发展,煤化工、氟化工、氯碱化工、精细化工及煤—电—用一体化产业链逐步构建。

  传统产业融入了科技含量,逐步走向高端;工业体系向现代化、新型化迈进,过剩产能也就被化解。同2012年相比,2016年全区原煤产量由10.7亿吨减少到8.5亿吨,原煤转化率由25%提升至34%,稀土分离产品产量由2.9万吨增加到5万吨,稀土就地转化率由34%上升至50%。

  同时,内蒙古鼓励煤炭、电力、化工、冶金企业实施重组,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提高资源转化率和产品附加值;积极推进“互联网+制造”,焕发传统装备制造业活力;实施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短短5年时间,内蒙古逐步成为全国最大的现代煤化工基地,陆续投产多个全球、全国首套(条)现代煤化工装置项目(生产线),共采用100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目前,内蒙古煤炭、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能产量和发电装机容量、外送电量均居全国第一。

  农牧业也是传统优势产业。据介绍,目前,内蒙古的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1%,同时农牧业开始跳出传统的简单生产和加工环节。

  新兴产业,成为新亮点

  本报记者 吴 勇

  “没想到半年多会有这么大的变化。”8月,呼和浩特金川开发区,一个新建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基地,让前来参观的专家感到惊奇。

  短短10个月,百家生产企业,从立项、建厂、设备安装到投入生产,一系列工作全部完成,基础设施连同生产投资超过100亿元。“我们有信心把内蒙古打造成中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基地及产业基地。”中国沃特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联盟理事长李瑶说,“内蒙古电价低、气候干燥、石墨和稀土资源丰富,这些都是发展新能源电池产业的优势。”

  近年来,自治区规划了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蓝图,加快发展电力设备、特高压输送电装备、农牧业机械、节能环保设备等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方面,内蒙古重点建设八大新能源基地,提高风电和光电消纳比重;新材料产业方面,重点是做大稀土、石墨烯、光伏、蓝宝石等新材料产业规模;节能环保产业方面,重点是研发和应用一批高效节能、先进环保的新装备;高端装备产业方面,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打造整车制造和电池、新一代电机、电子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制造全产业链。

  在鄂尔多斯市的京东方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超洁净生产车间里,玻璃基板在传送带、机械手的操控下迅速穿梭。工作人员介绍,2015年一期工程实现满产,今年二期工程将建成,达产后年产值超过百亿元。目前生产规模居国内前列。

  2017年初,自治区再次提出要完善支持政策,设立重点产业发展基金,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节能环保、高端装备、生物科技。推进稀土产业升级,培育国家重要的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先进制造业。“还要积极发展配套产业,形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自治区发改委负责人说。

  如今,曾以煤炭闻名的内蒙古,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按照规划,到“十三五”末期,内蒙古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10%。

  一带一路,联通五大洲

  本报记者 丁志军

  “内蒙古与世界上165个国家和地区实现贸易往来;全区有18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口岸,形成了铁路、公路、空运并存的开放格局;经满洲里和二连浩特口岸进出境的中欧班列有1202列……”

  2016年内蒙古对外开放的一组组数据,见证了内蒙古走向世界、融入世界的努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立足优势,抢抓机遇,对外务实合作不断深化,向北开放桥头堡建设迈出重要步伐,对外开放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今天的内蒙古,已形成北上南下、东进西出、内外联动、八面来风的对外开放新格局,成为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枢纽。

  设施联通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内蒙古坚持把设施联通作为对外开放的先导性工程,持续加大口岸、铁路、公路、航空领域的建设力度,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区4个对俄边境口岸、10个对蒙边境口岸,分别承担着中俄陆路运输货物总量的65%和中蒙间货运总量的95%。

  经贸合作是发展对外关系的“压舱石”和“推进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内蒙古外贸进出口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企业走出去步伐也明显加快。对外贸易方面,2012年—2016年全区累计进出口额达到622.9亿美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63倍。截至2016年底,内蒙古备案境外投资企业累计553家,对外投资合作业务已拓展到五大洲31个国家和地区。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内蒙古正以前所未有的开放姿态,迎着“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以更加澎湃的开放活力,在更大范围和更广领域走向世界。

  服务业态,点燃新引擎

  本报记者 张 枨

  近年来,以文化、旅游、融资租赁、“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服务业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一个新引擎。去年,内蒙古服务业增加值达7925亿元,是2011年的1.6倍,年平均增长8%;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2.5%,比2012年提高7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47.2%,较2012年提高了16.2个百分点。

  去年底,内蒙古全区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714.7亿元,同比增长20.3%,是2011年的3倍,年均增长24.6%。今年初,内蒙古提出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着眼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实施“旅游+”战略,打造“壮美内蒙古 亮丽风景线”品牌,让美丽风景变成真金白银。

  如今,全域旅游正在内蒙古有序推开: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串联全旗景点景区,打造了一环和五条精品旅游线路。赤峰市宁城县围绕“温泉古都,山水宁城”定位,推进城乡资源跟旅游结合……

  除了旅游,目前内蒙古以物流业、金融业与信息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正在转型升级。去年,内蒙古全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1142亿元。全区新铺设干线光缆2721公里,互联网用户普及率达到95%,提高6.3个百分点,电子商务交易额成倍增长。以商贸服务业等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正朝着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方向发展。

  养老、科技和家庭服务等也在不断更新。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4种养老服务模式试点正在推广,扎鲁特旗阿尔本格勒区域性敬老院等公办养老机构改革也在推进中。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