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银川2月7日电 题:“揽工汉”们的“年终总结”
新华社记者许晋豫、杨泽
年关将近,在宁夏银川市的一个十字路口,每天早晨都会有一群身着厚重棉服的人三五成群聚在一起,一旁三轮摩托车挂着“木工吊顶、定制家具”等字样的纸板则说明了他们“揽工汉”的身份。说起过去的一年,他们有喜,有忧,有期盼。
来自宁夏隆德县的王克勤在银川市打拼将近20年,电动车前别着的滚刷说明他是个粉刷工,也正是靠着这把滚刷,他供出了自家两个大学生。过去一年,王克勤跟着装修队、靠着熟人,收入在六七万元,这样的收入在宁夏山区农村已是十分可观。
“想过上好生活,最终要靠自己努力。我们家在山区,种地没收成,只好出来打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能够走出大山,现在这个目标越来越近了。”王克勤笑着说。
这个不起眼的十字路口不仅是劳务市场,更是农民工群体就业的“微缩盆景”,汇聚了不少农民工的“创业史”。
“2017年5月至11月份的每天早晨,都有好几百人聚在这里找工作,来这里的大多是庄稼人,部分人初来乍到一时找不到工作,这并不新鲜。出门在外谁都不容易。”廉价招待所老板李柏林见证了“揽工汉”们的苦辣酸甜。
在李柏林看来,“揽工汉”最怕的就是没活干。尤其是近几年,建筑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对“揽工汉”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之前行情好的时候,像王克勤这样的熟练工人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而这样的好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了。王克勤告诉记者,房地产不景气,家装行业也受到了影响,2017年的活儿比往年少了三分之一。趁着年前这几天,他每天早上都来试着揽点小活,多挣一点好回家过年。
除了工作减少,欠薪也让“揽工汉”们头痛不已。来自甘肃平凉市的唐厚生是木匠出身,奋斗多年,他成立了装修工程队,还在银川市贺兰县买了房。即使到了年底的淡季,忙活了一年的唐厚生也不舍得歇着,一早便开着三轮摩托过来碰运气。
“因为工程大多没有合同,拖欠工资便时有发生。我们有时要为一点工钱跑好多趟。”唐厚生说。
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但以王克勤和唐厚生为代表的“揽工汉”都有着自己的生活理想。
王克勤希望小儿子也能考上大学,孩子们都能有一个好的未来;唐厚生则希望能在银川市里买套房,工作、生活更加方便。他们大多不善言谈,却都在为各自的“小目标”默默奋斗着。
说起新年愿望,“揽工汉”们最大的期盼便是有活儿干。唐厚生说:“虽然挣的是辛苦钱,但我们不怕苦。春节过后家装行业将逐渐迎来旺季,我们希望活儿多些,只要忙起来,我们心里就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