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心安处是故乡——我国最大异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发展侧记

2018-08-29  A+ A-
  新华社银川8月29日电 题:吾心安处是故乡——我国最大异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发展侧记

  新华社记者于瑶

  吴忠市红寺堡区,地处宁夏中部,曾是一片生态脆弱、人迹罕至的荒漠。20年来,在不断破解生态建设与大规模移民之间矛盾中,红寺堡不仅把干涸的黄土地改造成“绿洲”,昔日的军事训练靶场也“变身”为我国最大异地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

  告别荒山秃岭不是梦

  在红寺堡城北,一道10万亩的生态屏障巍然挺立,顽强阻隔风沙侵蚀。站在绿树成荫的生态公园顶端,郁郁葱葱的林带向远方延伸,400多亩的紫光湖波光潋滟,不时传来喜鹊的叫声。

  在20年前,这里年降雨量不足300毫米,戈壁沙丘纵横,一度被当成军事训练靶场……1998年以来,随着黄河水淌进这片沉睡的土地,宁夏南部山区23万群众陆续迁移至此。

  在梁宝银心里,最初的红寺堡并不像家。“刚来的时候,这里是不毛之地,连只麻雀都难找到,每年沙尘暴达20多次,真的是‘一碗面里半碗沙’。”这位从事生态建设近20年的林业人回忆说。

  虽有了黄河水的滋养,当初的苦,就连从“苦瘠甲天下”西海固搬迁而来的部分移民也想逃离。

  以“生态立区”为发展目标,红寺堡大力推进灌区绿化,加快构筑绿色屏障。“老百姓也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种树积极性很高。”梁宝银说,看着树苗长大、成林,很多移民打消了逃离的念头。

  “这里种活一棵树很不容易。”红寺堡区委书记丁建成说,但我们坚持不懈,2010年以来年均投入过亿元作为林业建设资金,小环境越来越美。

  “这搭儿柳丝柔柔荡,那厢里春燕剪双双。”20年来,红寺堡人累计造林124万亩,城市绿化率、绿化覆盖率、城区人均公共绿地分别达到35%、39%和27.5平方米。崛起的绿色新城,不仅是移民的骄傲,更是可以安放内心的故乡。

  戈壁滩上绽放蕊红花

  走在罗山脚下,眼前平畴沃野,阡陌纵横的葡萄架令人心旷神怡。为破解扬黄灌溉土地、水资源有限的束缚,红寺堡大力发展以葡萄为主的高效节水产业,不仅扮靓了红寺堡的土地,也撑起了群众致富的希望。

  宁夏东方裕兴酒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全祖在酒庄里如数家珍地介绍着每一款自酿的葡萄酒。从兰州到红寺堡,从地产业“转战”葡萄产业,他也说不清为何这样抉择。

  刘全祖把酒庄里最高端的葡萄酒系列命名为“戈蕊红”,寓意“红寺堡就像是戈壁滩上绽放的花朵,神奇并富有魅力。” 不负所望,“戈蕊红”在国际葡萄酒大赛中屡屡斩获大奖。

  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降雨量少,境内无污染……借助这些优势,红寺堡葡萄种植面积达10.6万亩,葡萄酒产值达4.5亿元,参与种植的农户亩均收入4000元,年解决农民就业40万人次。

  从单一种植玉米到酿酒葡萄、黄花菜等特色产业叫响市场;从单纯种植到种植养殖、加工相结合;从高耗水、低产值到低耗水、高产值,20年来,红寺堡经济逐步从“温饱型”向“致富型”转变,移民年收入从不足500元增至近8000元。

  此外,随着新能源、轻工制造等产业发展,大风、光照、干旱等“劣势变优势”,成为当地发展新经济的资源禀赋。

  黄土地长出“文化庄稼”

  农忙时节,大河乡香园村的图书阅览室里,仍有三五人围坐在长条桌旁翻书。

  红寺堡23万移民来自11个县,包括14个民族,文化背景不同,生活习俗不同,融合难度大。“我们把‘村’作为文化活动的主阵地,64个行政村都建了10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服务中心,通过采取摸清底数、缺什么补什么和一村一策,使村文化服务中心与周围民居很好地融为一体。”红寺堡文化馆馆长马宏志说。

  如今,乡村大舞台、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以及成套的健身设施成为红寺堡所有村的“标配”。红寺堡还搜罗当地文化名人资源,根据各自特点,建立“户”一级的文化大院。

  在“马慧娟文化大院”里,每月有一次读书交流活动,身为红寺堡镇文化站站长的马慧娟还教不识字的农村女性认字,在微信群里推荐好文等。

  初中毕业就离开校园的马慧娟酷爱文学。2001年搬迁到红寺堡后,网络、手机的普及让她的梦想有了实现的载体。7年间,马慧娟在网上发表了近百万字的散文等作品,成了当地有名的“拇指作家”。

  “文化是最好的润滑剂,通过不断提升移民对红寺堡的认同感、归属感,‘感恩、包容、创新、奋进’的红寺堡精神更加深入人心。”丁建成说。

  如今,马慧娟出版了散文集,走进了鲁迅文学院学习,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名气越来越大。但她告诉记者,她哪儿都不会去,红寺堡使她梦想成真,她的根就在这里。

分享到:

电脑版

Copyright@2008-2018 中国社会新闻调查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